1978从长影厂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1章 演员到位

扪心自问,李子成有自知之明。

《伐木人》虽然很好,但也到不了开全国研讨会的程度。很显然,他和《伐木人》是被树立为典型了。

原因嘛,其实也不难猜。

就是上面的人对现如今甚嚣尘上的伤痕文学很不满意。

前世伤痕文学喧嚣一时,但很快没落。内在原因是文学流派的发展导致的,但实际上也少不了官方的发力。

要知道老人家可是亲口说的:哭哭啼啼,没有出息。

毕竟在老一辈革命家的眼中,上山下乡那点事,算什么苦难?

再苦能跟建国前相比?

即便后来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你们觉着上山下乡受尽了苦难,可你们体验经历的那点事,却是无数的中国农民世世代代都在过的生活。

本来这个时期没有《伐木人》的,也没有原著的《灵与肉》。放眼文坛,基本都是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

这个局面让上面也很无奈,加上一切都在回归正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去做,自然顾不上整顿。

可穿越者的蝴蝶带来了新的变化。

《伐木人》横空出世,给一片批判和反思的文风中注入了不一样的空气,立刻就被树立起来。

借着今年文代会的机会,要用《伐木人》来作为战斗的旗帜、呐喊的号角,提前疏导文坛的风气。

这件事对李子成既有风险,也是机遇。

毕竟他出名了、成功了,就等于堵死了一大堆人的崛起之路,人家能不记恨他吗?

机遇自不用说。

小小年纪就有了全国研讨会的资格和待遇,在作家群体当中地位直接就攀爬到了最高。

说句不客气的话,等待研讨会之后,李子成随便去哪个刊物工作,都得是责编起步。

什么李拓、张德宁、陈健功、刘昕武、虎牙,都得给他打下手。

这件事至关重要,李子成也不得不上心,开始思索如何入手?

“你也不和我俩商量一下,这么大的事张口就来,那可是六万块钱呢。”

回程的车上,李庚终于忍不住了,揪着李子成唠叨起来。

李家好不容易有点家底,眼瞅着日子好过了。结果李子成这个败家子,一张嘴就把六万块钱花出去了。

光是想想,李庚就几乎心绞痛发作。

李子成却美滋滋的。

“爸,那可是贝公馆和绿房子。”

“那又怎么了?两座破房子,不能吃、不能住的。听你舅舅说,每年光维护都是一大笔费用,有那钱干什么不好?”

哎,代沟严重啊!

李子成干脆找上贝聿成。

“妈,等舅舅那边拿回了贝公馆,咱们马上就付钱过户,千万不能等。”

贝聿成却笑眯眯的,显然对李子成的做法很是赞同。

“臭小子,你这个便宜占大了。也不知道将来你舅舅啊,该后悔成什么样呢?”

李庚听出来了,十分紧张。

“我说,你该不会陪着这小子胡闹吧?”

贝聿成给了他一个白眼。

“你知不知道当初叔祖建造贝公馆和绿房子,花了多少钱?”

李庚自然是懵逼的,只有摇头的份。

贝聿成叹息一声,甚至忍不住揉了揉李子成的脑袋。

“绿房子我也不大清楚,但是贝公馆……当初叔祖建造的时候,足足花了十五万大洋。要不是如今阿哥他们怕了,不敢留在手里,怎么也轮不到这小子。”

李庚有些晕了。

他虽然不知道民国时期的十五万大洋值多少钱,但也感觉到那是一笔天价巨款。

“这么说……这小子做对了?”

贝聿成却没有回答,反而看向李子成,目光里满是探究。

“你真的觉着,政策什么的都不会变了?”

显然,她也跟贝焕璋等人一样,担心特殊时期还会回来。

李子成面对自己的家人,当然不会隐瞒。

“妈,放心吧,好日子在后面呢。”

经历了这么多事,李庚和贝聿成已经没法将他当成小孩子看待了。毕竟李子成做的一些事,连他们也看不明白,但换来的结果却很惊人。

六万块钱固然很多,但换来贝公馆和绿房子,那已经不是划算的问题了。

李家三人回到上影,剧组这边依旧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让三人高兴的是,朱石茂和陈肖伊到了。

“老茂,你是不是吃胖了?”

见面第一句话,朱石茂就遭遇了暴击。

“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太热情了,一个没注意……咳咳……”

李子成很果断。

“从今天开始,不许吃晚饭,每天早上绕操场跑十圈。瘦不下来,我就帮你割肉。”

朱石茂吓的脸色煞白,忙不迭地跑远了。

可站在一边的陈肖伊慌了。

这剧组这么可怕吗?

还有这小年轻谁呀?

说话也太吓人了。

李子成转向她的时候,却给了笑脸。

“陈肖伊同志,具体的情况你都知道了吗?”

陈肖伊小心翼翼地点点头,一点都不敢出错。

李子成将剧本和人物小传递给她。

因为她是半路进组的,再让她自行做人物小传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李子成在来上海的路上就动笔了。

“宋焦英是一个从骨子到思想都完全西化的人,认知里也是瞧不起国内的,所以你在表演的时候,要展现出那种高傲和蔑视的架势来。但是呢,因为许灵均是许景由的儿子,很可能是许景由的继承人,所以你的这种高傲和蔑视不能过于明显。其中的尺度,你先琢磨琢磨,等过后咱们再调整。”

见李子成不是那么难说话,陈肖伊着实松了一口气。

“同志,你是……”

说了半天呢,还不知道李子成的身份,陈肖伊的心就始终稳定。

“哦,我是这个剧组的副制片主任和编剧,也负责演员的遴选和演技培训。你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来问我。”

得知这个小年轻如此了得,陈肖伊暗暗咋舌,如同看到了神仙一般。

等她告辞后,李子成又去找了王英。

“王姐,宋焦英的演员到了,你去给她量一下身材,可以准备服装了。”

王英不慌不忙,找出早就准备好的画稿,径自去找陈肖伊了。

虽然演员还没有到位,但剧中主要演员的服装,剧组早就做好了图纸。这样等演员就位后,根据身材略微调整,很快就能做出来,一点都不耽搁事。

这其中最费心思的,反而是角色份量并不是很重的宋焦英。

因为这个女人的着装要求,就是洋气和时尚。

原版中宋焦英的造型,即便放到四十年后都不过时。李子成也懒得再去创新,亲自动笔给画了出来。

王英看到这些图纸的第一时间,差点磕头拜师,只感觉自己的服装设计算是白学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子成如今在剧组权威那么高的原因。

不光因为是他是原著作者和编剧,也不是因为李庚、贝聿成。要想令人信服,就得手里有东西。

李子成又急匆匆地赶到操场的一角,这里也是十分热闹,并且人数众多。

“成子,你来了。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陈大龙陈连长和梁为民指导员,他们的连队被指派来配合咱们拍戏。”

本地驻军到了。

这年头拍电影,除了硬件条件不够之外,其余的不要太爽。

比如要拍战争戏,军方就会提供支持,派来现役军人协助。

这些可都是经过专业军事训练的人,肯定比横店群演要强的多。不但不会出现老太太充当日军的滑稽场面,还能走出十二兵团根本做不到的行军队列。

“陈连长,梁指导员,十分感谢你们的帮助,这下我们的工作总算可以顺利展开了。”

看到解放军,总是让人心生亲切。李子成连忙上前,朝两人伸出了手。

两人先是敬了军礼,然后才跟他握手。

“你就是李作家吧?你的《伐木人》写的太好了,我看了好几遍。真是没有想到,能出演你的电影。”

说到这里,陈大龙有些疑惑。

“我记得书中似乎没有战斗场面啊。”

“对,书中没有,但电影里加了战斗的场景。”

李子成赶忙拿出剧本,给陈大龙和梁为民看。

“拍摄这段剧情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许灵均如何被新中国拯救,也为何会如此热爱脚下的土地、热爱这个国家的原因。”

陈大龙和梁为民恍然大悟。

尤其是梁为民,本身就是做政治工作的,更加感触颇深。

“这个情节设计的好,也只有这样,许灵均的所作所为才能说的通嘛。”

一事不烦二主,李子成找上陈大龙。

“陈连长,这个保护小许灵均的片段,你来演如何?”

“我来演?”

陈大龙有点吃惊,同时又有点畏惧。

他可没有拍过电影,完全是他不熟悉的领域,难免慌张。

李子成却觉着他身上完全没有表演痕迹的质朴更好,出现在镜头里也会更加真实。

“问题不大,你不要当成拍戏,而是当成真的打仗,就是在战场上救了一个小孩,是不是就简单多了?”

顺着他的思路想了想,陈大龙果然不是那么害怕了。

“那……那我试试?”

演员安排好了,李子成开始在两位的陪同下,检查战士们的准备情况。

可只看了一眼,他就发现了问题。

“全都停一下,我有事情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