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登基,朕不做亡国之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2章 兵贵神速!

萧景辰摆了摆手,语气坚定:

“朕意已决,此次亲征莒州,不仅是为了平定叛乱,更是要向天下臣民展示朝廷的威严和主战决心。

邓芝,你作为京北大营的指挥使,朕将全军交给你,务必保证行军途中一切井然有序。”

邓芝见皇帝态度坚决,只能躬身领命:

“末将遵旨,定当竭尽全力,随驾平定莒州。”

郑九源也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末将愿随陛下一同前往,为陛下开路先锋!”

萧景辰点了点头,赞赏地看了郑九源一眼:

“由你负责粮草辎重和军需调度,务必确保大军顺利出征。”

“末将遵旨!”

郑九源振奋的拱手回道。

随后,萧景辰又仔细叮嘱了一番行军的具体事宜。

包括行军路线、粮草辎重的运送、以及沿途的警戒等等。

三人一一领命,各自前去整军。

而萧景辰本人,也换上了一身戎装,准备随军出征。

不到两个时辰,在邓芝、甘虎、郑九源的亲自整军下,一支由五千精锐老兵和一万新兵组成的军队便已经集结完毕。

这时邓芝前来中军大帐禀报:

“陛下,部队已整军完毕,是否现在出发?”

萧景辰应了一声,叮嘱道:

“不急!朕今日要犒赏全军,好好吃喝,明日五更时分出发。

切记!出京前先不要打朕的大纛,以训练新兵名义全军迅速出京。”

“遵旨!”

就在这时,展昭来报:

“陛下,犒赏将士们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

萧景辰顿时欣喜道:

“赶紧都做上,朕今日要和将士们一起吃饭!”

……

今日出宫前,萧景辰便让刘喜安排人去采买了许多猪肉。

还特意叮嘱在宫里拉了一批厨子来大营里做饭。

萧景辰准备给士兵们做一顿大餐,好好犒赏即将出征的将士。

此时,一口口大锅就架在校场里,每口锅里都油滋滋地冒着大泡。

呼啦啦的腾腾白气,夹杂着雪风吹开。

不多时,一股股肉香味便飘散开来,弥漫在整个大营里。

“都听好了!”

“皇帝陛下要犒赏兄弟们,今天酒肉管够!”

邓芝挥着令旗,让士兵们集结成方阵,准备吃饭。

一众正在集结排队的士兵们闻言,个个都是精神抖擞,不住地吞咽口水。

随后就听邓芝又大声说道:

“你们都给老子听好了!

上了战场别踏马的尿裤子,老子丢不起这人。”

“是。”

众官兵齐声回答。

“好了!排好队,开始吃饭。”

邓芝招呼一声,就开始让人分发肉食。

此时正在中军大帐里的萧景辰,也早已吃上了。

今天他和士兵们吃的一样,馒头、稀粥,还有猪肉。

只是和将士们不同的是,萧景辰足足分了有半斤猪肉。

吃完饭,萧景辰又让邓芝给即将出征的将士们分发了一笔赏钱。

毕竟是要上战场了,有些人只怕是有去无回。

家里还有妻儿老母,虽然不能近身奉养,可至少也得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京北大营里喝彩连连,士兵们齐齐高呼:

“陛下万岁!”

美美吃喝一顿酒肉,又休整了一夜。

次日一早,刚到五更时分。

萧景辰便亲自领着中军出征,其中包括三千精锐,以及展昭统领的一千锦衣卫。

邓芝统领一万新兵押后,郑九源则负责后续的粮草辎重和军需调度。

至于郑九源,昨晚入夜时分,便已经率领两千精锐带齐三日口粮先行出发了。

白雪皑皑,一队队士兵整齐有序地走出京北大营,踏上了前往莒州的路途。

萧景辰骑着高头大马,身着战甲,目光坚毅。

这一战,他必须赢!

……

大军浩浩荡荡,旌旗蔽空。

士兵们士气高昂,步伐整齐。

平叛军刚出京畿之地,萧景辰便让人打起了大纛旗。

一路更是畅通无阻,地方官府无有敢阻拦。

如此急行了两日,萧景辰的中军便已经离京一百五十多公里。

到了第三日,中军行军速度就显然慢了下来,传令兵来报,后军有士兵开始掉队。

已经有步兵跟不上他们的骑行队了。

其实别说步行的士兵们,就连萧景辰也有些吃不消了。

连着骑了三天马,萧景辰发现裤裆大腿肉都被磨烂了,火辣辣的疼。

萧景辰唤来传令兵询问,邓芝所统领的后军,已经和中军拉开了有近十公里。

萧景辰当即决定让中军安营下寨,休整一夜,等待后军。

黄昏之时,部队刚扎下营寨,邓芝也领着后军赶来。

此时萧景辰正在营帐里查看行军舆图,听闻邓芝请见,立刻传他进帐。

“末将带兵不力,请陛下赎罪!”

邓芝刚进大帐,便跪倒在地主动请罪。

“邓卿,快起来,这次你领军有方,何来过错。”

萧景辰当然不会怪罪邓芝,一万新兵,只落后了半日行程,没有发生哗变,这已经足以说明邓芝的能力了。

要知道,萧景辰这一队中军本就是精锐老兵,还有锦衣卫都是骑马的。

眼看已是黄昏,萧景辰立刻给邓芝下达旨意,让士兵们开始埋锅造饭,好好休整一夜。

明日五更时分,全军再拔营起寨。

夜幕低垂,篝火点点。

整个军营被邓芝安排得井井有序,等吃完饭,有经验的老兵,还会利用灶火余温烧水泡脚解乏。

虽然士兵们都是身心疲惫,不过军营里没有抱怨声。

反而弥漫着一股子斗志昂扬的气氛。

对他们来说,当兵就是为了有饭吃,能够拿军饷。

现在朝廷已经出了军功制,即便他们战死沙场,朝廷还会给他们的家人抚恤金。

尤其现在他们这些人更是觉得当兵有了一种荣誉感。

至此,他们便再也无忧矣!

入夜。

萧景辰坐在中军大帐中泡着热水脚。

此时,一名探马飞驰而来,带进了一封密信。

萧景辰拆开信封,眉头微微一皱。

据探马回报,吴定国居然将莒州前沿三座军镇所有兵力都撤到了莒州城里。

完全放弃了前线的布防。

目前看来,吴定国似乎已经想到,朝廷会派兵前来征讨。

才决定把所有兵力撤回莒州城。

这是打算严防死守啊!

萧景辰立刻召集邓芝前来中军大帐议事。

邓芝看完探报,想了想说道:

“陛下,若按编制来算,莒州城共有三卫,每卫一万两千人,足额来算应该有三万六千兵力,加上城防兵,大概有四万人。

可这次吴定国是兵变上位,末将料定除了吴定国原卫人马,其他两卫绝不会完全听他的。

所以,吴定国才会放弃前沿三座军镇,将所有兵力撤回到莒州城,打算严防死守。”

萧景辰点点头,赞同邓芝的说法。

这也是吴淳丰的看法,吴定国兵变上位本就难以服众。

这也是萧景辰愿意试一试吴淳丰计策的主要原因。

就在这时,只听邓芝又突然沉声说道:

“其实,末将现在最担心的倒不是吴定国,而是宁王。”

“哦,何出此言?”

萧景辰回过神来,就看见邓芝抬手指着舆图上一处地方说道:

“陛下请看,宁王府所在的济东城,就像是一颗钉子直直插在赵天驰将军的阵地大后方。

若是宁王私下里与北狄人勾结,两相夹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萧景辰闻言,目光凝重地望向舆图上宁王府的位置,也立刻意识到,必须尽快拔掉宁王这颗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