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电影院](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95/52083695/b_52083695.jpg)
第36章 舌尖上的年味
年味,究竟藏在何处?对我而言,它不在满汉全席的奢华里,不在珍馐美馔的精致中,而是隐匿在妈妈亲手烹制的饭菜里,那是一种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味道,也是独属于我,独一无二的年味。
在我们家,有个心照不宣的事实:妈妈实在算不上擅长烹饪。她仿佛被一种神秘的“魔力”操控,好好的新鲜食材,到了她手里,就会变成让人毫无食欲的食物。要么是腥味太重,要么是肉质老得根本咬不动,难以下咽。小时候的我,天真无邪,说话也是没轻没重的,常常直言不讳地说妈妈没做饭的天赋,还信誓旦旦地说等长大了,一定要给她请个保姆,让全家摆脱她厨艺的“支配”。
那时候,我特别羡慕大姨家的姐姐,因为她总能吃到大姨做的各色美食。妈妈常念叨,大姨就算拿到不太新鲜的食材,也能像变魔术一样,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这一点,全家上下都一致认可。大姨还精通各类面食,什么包子、手扯面等,做起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可妈妈呢,不仅会把新鲜食材做得难以下咽,碰上稍微复杂点的烹饪,就彻底“翻车”。有一回她打算包白菜馅饺子,结果白菜出了太多水,一盆肉馅就这么报废了。还有一次,妈妈兴致勃勃地说要给我做红薯饼,最后却端出“一坨”红薯泥,让我笑话了好几天。从那以后,妈妈彻底放弃了钻研美食,每天就做些她擅长的简单饭菜,只求能让饥肠辘辘的我吃饱,不耽误学习。
正因妈妈厨艺不佳,小时候的我,却长成了一个实打实的小胖子,这就成了一件特别矛盾的事。妈妈总打趣说,每次去学校门口接我,就像看到一个圆滚滚的小土豆从校园里“滚”出来。那时的我,满心疑惑,常常在想:妈妈厨艺这么糟糕,怎么就能把我喂到快一百五十斤呢?这个问题一直像个谜团,困扰着我,直到我踏入大学校门。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疫情严重,我们被封在学校,一日三餐只能依赖食堂。刚开始,我新鲜感爆棚,毕竟这是我第一次长时间离家,吃不上妈妈做的饭。我兴致勃勃地尝试食堂的各种美食,想满足自己的味蕾。可没过多久,我就腻烦了。食堂的饭菜油腻不说,素菜里还总藏着花椒、大料和姜丝,对我来说,这简直比受刑还难受。渐渐地,饭菜让我难以下咽,这时,我才惊觉,自己竟开始怀念妈妈做的菜了。
仔细想想,我和妈妈的口味很相似,都偏爱素食,不爱吃肉。或许正因为如此,妈妈才不怎么钻研做肉的技巧吧。妈妈有一道拿手好菜——酸辣土豆丝,酸辣开胃,最重要的是,里面没有我讨厌的姜丝!我从小就对花椒和姜避之不及,就算妈妈做菜时不小心放了,我也会一根一根、一粒一粒地挑出来,绝对不让它们进到嘴里。在学校被封控的那段日子,是我离家最久的时光。面对那些曾经梦寐以求的美食,我却毫无食欲。我这才明白,我想念的不只是妈妈的厨艺,更是妈妈这个人。
回想起从前,从小到大,不管是别人做的饭,还是饭店里的美味佳肴,都很难合我胃口,常常吃上一两口就不想再吃了。唯独妈妈做的饭菜,虽然花样不多,甚至很多时候都是重复的,但我却百吃不厌。因为那饭菜里,藏着妈妈的味道,那是一种独一无二、温暖又熟悉的味道,是家的味道,也是妈妈对我最深沉的爱。
时光飞逝,转眼又临近蛇年春节,我满心欢喜地回到家中。一进家门,就看到餐桌上摆满了熟悉的菜肴,简单朴素,却满是妈妈的味道。吃饱喝足后,我看着妈妈,忍不住问:“为什么你做的酸辣土豆丝这么好吃啊?我在外面怎么都做不出这个味儿!”妈妈只是微笑着,轻轻说道:“你小时候不是还嫌我做饭难吃吗?”听到这话,我猛地一怔,思绪瞬间飘回童年。
那时的妈妈,青春靓丽、活力四射,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可她为了我,心甘情愿地成为家庭主妇,把全部的精力和爱都倾注在我身上,只为给我一个完整美好的童年。那一刻,我的心里泛起一阵酸涩,这里面有妈妈独自养育我十五年的艰辛,也有我儿时对妈妈抱怨的愧疚。看着妈妈不再年轻的面容,我终于懂了,为什么妈妈做的饭菜让我牵挂二十年,因为那是妈妈的味道,是母爱的味道,更是舌尖上的年味。
又是一年寒冬,又是一个新春佳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我想,舌尖上的年味,意味着团圆。而我舌尖上独有的年味,是妈妈二十年来,日复一日为我做的一道道简单却又无比珍贵的饭菜。是妈妈用爱,将我养育成人。舌尖上的年味,是妈妈爱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更是我生命中最温暖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