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98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8章 聪明人之间

【PS:厨子祝读者老爷们新春快乐,蛇年大吉,平安健康,数钱数到手抽筋!】

在很多人的想法中,做生意嘛,不就是一买一卖、一进一出,赚取一个差价零头就行了。

其实不然。

这中间的一些窍门,老生意人轻易不会说出来,算是行业内幕吧。

就比如做餐饮,可不是有了一个好厨子就能赚大钱,其中,食材、调料、辅料等的采购,以及日常经营的细节,一旦出现漏洞,可能会让你亏钱亏到怀疑人生。

就比如上一辈子,陈春年跟过的一位大师傅,脾气极好好,笑眯眯的像一尊弥勒佛。

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大师傅被饭店老板娘指着鼻子骂了半小时,说话那个难听呀。

老师傅一声没吭。

老板娘是二货,竟然每个月都扣那大师傅的工钱

老师傅不仅啥话没说,反而更加卖力的干活,拿出浑身的武艺炒菜颠勺,让饭店的生意火爆异常,食客赞不绝口,络绎不绝。

如此这般五个月。

那家饭店就亏损了七十几万,老板、老板娘一头雾水,愣是没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直到那大师傅主动辞职一个月后,那两口子才想明白。

原来,大师傅那一段时间内,好肉好菜最贵的清油调料什么的,可劲儿的造,饭菜的味道自然好极了,客人茫茫多。

那一夜,老板娘差点被老板打个半死,“哎哟哎哟”叫唤了大半夜。

次日一大早,老板娘扶墙而行,听说都开始小便失禁了……

如此种种,数不胜数。

陈春年深谙此中门道,也深知倒卖山货、药材、粮食和废旧工业产品,比餐饮行业的门道更多,也更容易亏钱。

所以。

在李剥皮那里借了一辆挎斗子摩托车,回到戏院,陈春年第一时间找到粤东老木匠:“老先生,忙呐。”

老木匠正在忙着收山货、卖零碎,忙得满头大汗。

他直起腰,呵呵笑着:“小陈有事?”

陈春年递过去一根烟,往旁边走几步,低声问道:“今天收了多少钱的货?”

老木匠左右看看,没有开口说话,而是捏住陈春年的手,在棉衣袖子里比划几下。

这是老生意人的习惯性动作,牵扯到钱财、价格等,嘴上绝对不说,而是用‘手语’。

‘才收了720块钱的货啊。’

陈春年略微有些失望,不过,他环视一圈,看着周围那些农户挑来的各种山货堆积成山,他笑了。

这都是钱啊。

别看这些玩意儿不起眼,乍一看,似乎没什么用,好像也转手卖不成钱。

可这世上哪有真正的废物?

只要你脑子灵活,会想办法,肯吃苦,很多东西稍微‘深加工’一下,那可就成了一疙瘩钱。

比如乡下奶奶大婶小媳妇大姑娘亲手绣的枕巾、鞋垫、窗帘,针脚细密,做工精细,无论是图案裁剪还是色彩搭配,竟然出奇的好。

刺绣这样的一件小手工,她们可能要花费很多时间,往往需要点灯熬油好几个晚上。

可是,这些所谓的‘手工艺品’,其要价却很低,三五毛钱、七八毛钱,只要能比原材料高出一两毛钱,她们就能偷着笑好一阵子。

除了刺绣,还有剪纸。

红宁人的刺绣和剪纸,在西北一带很有名,差不多是这一方水土滋养的女人家的特色,心灵又手巧。

在二三十年后,好像还得了一个什么非遗称号,县文化馆每年都会组织几次展销会,生意还挺好。

后来,甚至还有人专门做这一门‘小生意’,赚老外们的钱,也算是‘出口创汇’了。

现在是1983年,西北一带的手工艺市场基本一片空白,想要立刻变现赚钱不现实,不过,可以想办法嘛。

对了,还有羊毛、狗皮、羊皮、兽皮和一些品质不错的、上了年份的中药材,陈春年都想要!

“老先生,胆子再放大一些。”

陈春年半眯着眼,扫视一圈周围茫茫多的农民人和堆积成山的‘山货’:“收购零碎老先生是行家,所以,什么能换钱,什么换不成钱,你我心里都清楚。”

“敞开了收!”

“不要怕花钱!”

老木匠瞪大了眼,张大了嘴巴,露出一口豁牙:“啊?真要敞开了收啊?”

陈春年点头:“对,只要你觉得有用,能变成钱的东西,都收!”

老木匠愣了好几个呼吸,喃喃低语:“小陈啊,有些东西利润太低,容易压货,赚不了多少钱。”

陈春年却很自信,咧嘴笑道:“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老先生负责收购就是了。”

老木匠沉思良久,苦笑摇头:“那得糟蹋多少钱啊,这满院子的山货,没有个万儿八千的,根本就收不完……”

……

安顿好直播卖货、抓奖和收购等一应事宜,陈春年开着挎斗子摩托车回县城了。

还别说,这年月最拉风的就是挎斗子摩托车,哪怕你穿一身破棉袄,也丝毫不影响成为最靓的仔。

尤其叔叔们骑的这种,军绿色的车身上,不仅有‘公安’两个蓝底白大字,挎斗子前方,还装了一个警笛。

陈春年一高兴,打开试了试。

‘呜哇呜哇~’一阵乱响。

一路上,那些大小混子、不法之徒和小媳妇大姑娘,看向这边时,眼光都不对劲了……

当然,这只是回城路上一点小插曲,陈春年心里装着事儿,倒也没有彻底得意忘形。

山货,山货咋办!

不说过去三天,在苦水镇公社收购的几卡车‘垃圾’,就是今天一天,老木匠得了陈春年的‘授意’,真的开始敞开了收。

得,一天就收了4卡车‘农副产品’。

这些东西运回县城,在‘深加工’以前,起码得有一个足够大的‘仓库’存储。

所以,他不得不赶回县城,为‘山货’找仓库,为下一步的生意铺路。

至此,他不得不再一次骂一句梁县长是个大坑货,马丹的,让他找仓库,竟然联系了一个冷库。

我就……算了,以后有可能,在他小姨子身上狠狠的找补回来就是了。

此外,还有县剧团那十几亩地皮,必须要趁机拿下,收入囊中!

这叫什么来着?

对,趁火打劫……

……

“姐夫,我又来了。”

陈春年第一次找到梁县长的办公室,开门见山说道:“我要收购几十车山货、药材和农产品,亟需一个足够大的仓库,您能帮我想想办法嘛?”

梁县长愣了好一阵子,这才反应过来:“你真要一直收下去?”

陈春年点头:“嗯呐。”

聪明人相处,有些话不用说出口,若梁县长能体会自己的苦心和难处,不需要那么多废话。

若此人只想要名声、政绩,为了‘送货下乡’而送货下乡,根本不顾及农户们的死活…

陈春年肯定也不会说什么,不过,今后与这种官员打交道,就得多留几百个心眼子了。

这是血的教训。

“小陈,辛苦了。”

梁县长起身,给陈春年泡了一杯茉莉花茶,递过来一根烟,坐在旁边的沙发上,温言说道:“此次送货下乡活动,县上没经验,准备不足,这一点我负主要责任。”

陈春年装傻充愣:“啊?”

看着这货的样子,梁县长直接气笑了:“啊什么啊,放心好了,你在帮我的忙,我心里有数。”

他沉默一下,继续说道:“县剧团地方大,干脆一分为二,他们保留戏台、职工宿舍、食堂就行了。”

“剩下的库房和西面那几排房子,你暂时先用着,等艺校开始筹备时再说吧,实在不行,另外选一个地方修建学校也行。”

陈春年大喜。

哎,他绕了一个大弯,可不就是为了县剧团那一片地皮嘛,啧啧,最少15亩!

他立刻起身告辞:“姐夫那您忙,我这就找人过去腾地方,后续还有二十几个乡镇,那几排房子估计还不够用呢。”

梁县长却笑骂一句,让他留下继续‘汇报工作’。

“苦水镇公社、七里河公社那边什么情况,给我说说吧。”

梁县长起身拿了一个小本本、一支钢笔:“老李打电话说,这两天你送出去了一台手扶拖拉机、9台彩电、12辆自行车、12辆缝纫机、120架新式步犁,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

他简明扼要的算了一笔账,听得陈春年一阵牙疼。

马丹的,怪不得古人曾经曰过,商不跟官斗。

看来,在这位县太爷的小本本上,他这个卖卤肥肠的个体户,根本就没有什么财务秘密可言……

“姐夫,这一次送货下乡,我可能会赚一大笔钱,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陈春年苦着脸说道:“所以,我干脆顺水推舟,把所有的钱撒出去,让农户得到真正的实惠。”

“姐夫不是说过,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藏富于民嘛,哎,这几句话说的真好!”

随手几记彩虹屁,他开始了真正的表演。

“赚钱对我来说并不难,只要我想赚,随时随地都能赚一点小钱,可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钱我不能赚。”

“就比如此次送货下乡活动,这是姐夫主导的、为盘活全县经济的大事,我怎么能吃独食呢?”

“所以说姐夫。”

“送货下乡活动,最应该得到实惠的应该是农民,其次,才是供销社、物资局和我们这些小商小贩。”

“否则,一镰刀下去,恐怕不是在搞活经济,而是噶韭菜,是剜根……”

“……”

他吹得有点口干舌燥,喝了几口茶水,继续巴拉巴拉,一番慷慨激昂,让他自己都有些激动了。

梁县长一边听,一边‘刷刷刷’记录,看得出来,这位‘县长姐夫’听得很满意。

十几分钟后。

陈春年的表演结束,起身告辞:“姐夫您忙,我得赶紧过去腾仓库。”

梁县长丢过来一包特供小熊猫:“给,这是前几天去省上汇报工作,在领导办公室顺的,尝尝味儿。”

陈春年咧嘴而笑:“呀,特供小熊猫!”

“姐夫,下次记得多顺几条啊。”

梁县长笑骂一句‘滚’,似乎不经意的说道:“对了小陈,县剧团秦小凤同志打了一份关于艺校筹建的报告,省教委、凤城地区教委和林书记已经批复了。”

“等这次送货下乡活动结束,就让陈雪晴、姜红泥两位同志协助秦团长筹办艺校去吧。”

“女娃娃家,回头想办法考个文凭,当老师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