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定远一手遮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9章 皇宫晚宴(四)

朱桓看着自己的一番“煽情操作”竟引发了全场的同情,甚至让庆功宴的气氛变得像丧礼一般,心中懊恼不已——他本来只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哭诉敲诈一笔,却没想到把场面搞得如此“凄惨”。

“好端端的庆功宴,愣是被我弄成这模样,真是要命!”朱桓暗自感叹,若不是怕惹人注目,他真想一巴掌抽自己脸上。

但转念一想,自己这番“哭诉”能够换来实打实的好处,那也算值了。

毕竟,他在朱元璋手下做事,已经足够引人注目,今日的才学已经显露得够多了,再继续表现下去,未免会招来不必要的风险。

在这皇家权斗之中,他还是深谙“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此刻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借机“坑”上一大笔资金,以支撑他在定远县的宏伟蓝图。

不知过了多久,殿内的哭声逐渐平息,众人也都从情绪中缓了过来。

朱元璋轻轻擦拭眼角,声音中带着几分沙哑,但语气却极为坚定:“朕相信你此前所言,朕亦心疼大明百姓之苦。来人!”

他转向一旁的侍从,沉声命令道:“从国库中拨出二十万两黄金,另再调拨五万石粮食,交给朱桓带回定远县,以解燃眉之急!”

殿内一片哗然。二十万两黄金、五万石粮食,这可不是小数目!许多官员面露惊讶,但碍于皇上的威严,谁也不敢当场发声。

而朱桓听到这个结果,心中却是暗喜不已。

二十万两黄金虽不及他定远商会一日的收入,但聊胜于无,毕竟“谁会嫌钱多”呢?而粮食方面,定远县府一直储备充足,就连修路的工钱和口粮,都是从地方富绅那里“筹集”而来。

事实上,如今的定远县,已经隐隐是大明最富裕的县城之一,若再给他些时间,甚至连国库也可能被超越。

想到此,朱桓脸上闪过一抹满意的笑容。这笔“启动资金”到手后,他便能将脑海中那些从现代带来的蓝图化为现实。

到时,工厂、商会、基础建设一一落地,定远县势必会成为大明的经济中心。

朱桓闻得朱元璋的圣旨,满脸感激之情,立即躬身谢道:“谢陛下恩典!”语毕,他却依然站在台下,不曾退去。

台上的朱元璋见状,不禁眉头微挑,心中疑惑:“这小子还有什么花样?”于是,他开口问道:“还有何事?”

朱桓抬起头,脸上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犹豫片刻后才开口道:“回陛下,昨夜儿臣在玄武湖作诗,因与众人斗诗小酌,赢了太师一千五百两黄金、二皇子朱樉一千两黄金、太傅徐达一千五百两黄金,共计四千两黄金。可惜,至今尚未收到。儿臣并非贪恋钱财,只是想到定远的百姓受苦,儿臣实在不忍见他们在这寒冬中无衣无食……”

说到此处,他的声音逐渐低了下来,仿佛情绪难以自控,竟开始抽泣。

这一番话顿时让人群一片哗然,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朱桓提到的三人身上。太师李祺、二皇子朱樉、太傅徐达,此刻脸色皆是难看至极。

朱桓所说之事他们当然记得,昨夜的斗诗确实输了,只是李祺和朱樉原本就没把这桩事放在心上,心想不过是与一介“无名才子”的玩笑,根本不当真,哪里想到眼前这位竟是皇室宗亲,还是陛下的侄儿!尤其是朱樉,这才意识到自己得称朱桓一声“桓哥”,偷鸡不成蚀把米,心中顿时懊恼不已。

而徐达虽然是忘记了,但一听朱桓提及,也不禁眉头紧蹙,心中暗道这次怕是逃不过了。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故作平静地问道:“哦?竟有此事?”他这一问,带着几分帝王的威严,声音不高,却让人不敢怠慢。

于是,太师李祺、二皇子朱樉、太傅徐达三人立刻起身,来到台前,齐声躬身道:“回陛下、父皇,确有此事!不过,臣等皆是疏忽,宴会结束后,必定亲自命人将黄金送至朱才子府上。”

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桓,眼神淡然,似乎在问他:“这样的结果,你可满意?”朱桓微微一笑,拱手道:“回父皇,对于此事,儿臣并无过多计较,皆是为了百姓罢了!”这话虽说得谦卑,但在场的人都听得出来,这分明是话里有话。

朱元璋眯了眯眼,语气温和地问道:“哦?你的言外之意是,还有其他事情?”

朱桓听罢,面色顿时肃然,郑重其事地说道:“回父皇,定远县百姓苦啊!大明的百姓亦苦啊!儿臣斗胆,请父皇为百姓做主,恳请在座的大臣们为百姓捐赠,有钱的捐钱,没钱的捐粮,让百姓能够温暖过冬!来年,定远的百姓定会铭记各位大臣的恩德,为诸位祈福。”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炸开了锅。群臣纷纷窃窃私语,表情各异。

坐在角落处的徐妙云也忍不住蹙眉,心中暗道:“此子未免有些过分,方才已从国库讨得重金,又追讨了太师、太傅和二皇子的赌债,如今竟连在座的大臣们也不放过,未免太过张狂。”

朱元璋听着朱桓的言辞,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些不悦,又隐隐带着一丝欣慰。

虽然觉得朱桓的做法“无赖”至极,但转念一想,这种行为倒也能算得上“为民请命”,便不再多言。

就在此时,坐在首位的太子朱标突然起身,朗声说道:“父皇,儿臣身为东宫之主,自当以身作则,为天下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儿臣愿捐献两千两黄金,以济百姓之苦!”

这番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惊。本来大臣们还想着以沉默对抗,一言不发,毕竟这是朱桓“无理取闹”,而陛下又碍于身份不方便强压他们捐款,局势本来还能僵持下去。

然而朱标的表态彻底打破了僵局。他不但解了朱元璋的难处,还以太子的身份为大臣们做了表率,既赢得了皇上的赞许,又赢得了百姓的口碑。

这下,谁还敢不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