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临床常见病证及处理:第2版(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节 心悸

【概述】

心悸是指由于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和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表现为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表现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类证鉴别】

1.心悸与奔豚。

2.惊悸与怔忡。

【鉴别诊断】

1.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血管疾病

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2.心外因素

如运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电解质紊乱、药物不良反应等。

【治疗】

1.辨治要点

心悸首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心悸的特点是心神不宁,故用药时无论虚实,均可酌情加用宁心安神药物。

2.证治分类

(1)心虚胆怯证

证候: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主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2)心血不足证

证候: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主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归脾丸。

(3)阴虚火旺证

证候: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主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天王补心丹。

(4)心阳不振证

证候: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主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5)水饮凌心证

证候: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主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6)瘀阻心脉证

证候: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主方:桃仁红花煎加减。

常用中成药:通心络胶囊。

(7)痰火扰心证

证候: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主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3.其他疗法

(1)针灸

治以益气宁神,定悸镇惊。取手少阴、厥阴经穴、俞募穴为主。取穴郄门、神门、心俞、巨阙。心血不足加膈俞、脾俞、足三里;痰火内动加尺泽、内关、丰隆;水饮内停加脾俞、胃俞、三焦俞。

(2)推拿

治以益气安神,定悸镇惊。取穴郄门、心俞、厥阴俞、神门、内关。主要手法:按法、揉法、一指禅推法。

【转诊原则】

1.对不明原因的心悸,社区医院不能明确诊断的当转上一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2.经常规处理心悸仍无缓解者。

3.心悸持续存在,或稍劳即发作,病势较重,全身情况较差者。

【养生与康复】

可服用人参等补气药,改善心气虚症状;可打太极拳,增强抗病能力。

【健康教育】

1.保持心情愉快,性格开朗,劳逸结合。

2.饮食起居有节,不可过度劳累或过食肥甘厚味及烟酒等刺激性食物。若伴有水肿者,当限制水和盐的摄入量。

3.一般心悸患者宜适当参加运动,有利于调畅气机,怡神养心。但久病心阳虚弱者以休息为主,避免过劳以耗损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