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传统文化的精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因此,德业不可以有终极之时;“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因此,德业又以返回刚大为归宿。二者的统一,契合着一种恰当适宜的以“中”为原则,以“和”为目标、效果的“中和”文化。
作为一种基本的公共知识,“中国传统文化以正统的儒家学说为基础,融合了墨、道、法家以及后来被中国化的佛教,在伦理道德上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仁、义、礼、智、信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宇宙观上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在哲学观上提倡‘阴阳’对立统一与‘中和’思想;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力求做到‘和为贵,礼为先’;把‘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奋斗目标等等”注13。这是一种历史选择的结果,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思维选择的结果,是在传统历史文化整合中保留或展现差异,提倡“和”而反对“同”以求得一致的结果。
按《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齐景公与晏婴的一段对话:
公曰:“唯据与我和夫。”
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公曰:“和与同异乎?”
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意谓,梁丘据是春秋时齐国的大夫,很受齐景公的信任。于是齐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谐啊!”晏子回答说:“梁丘据只是相同而已,哪里称得上是和谐?”于是齐景公问道:“和谐与相同有差别吗?”
晏子对此疑问展开了引征谕证注14:和谐就像做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肉,用柴草来烧。厨师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味道太淡了就加佐料,味道太浓了就加水冲淡。这样,君子吃了就会内心平静。君臣之间也是如此,国君认为可行而其中有不可行的,臣下就指出它不可行的部分使行的部分更加完善;国君认为不可行而其中有可行的,臣下就指出它可行的部分而去除不可行的部分。这样就会政事平和而不违反礼仪,人民没有竞争之心了。所以《诗经》才说:“再把肉羹调制好,五味平和最适中,心中默默来祷告,次序井然无争抢。”注15按西晋时期杜预的《春秋左氏传集解》注,先王调匀五味,和谐五声,用来平静自己的心情,成就他的政事。声音也同味道一样,是由一气注16、二体注17、三类注18、四物注19、五声注20、六律注21、七音注22、八风注23、九歌注24相互组成的,是通过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疏密相互调和的。君子听受它们,用来平静自己的心情。心情平静了,道德就能和谐。所以《诗经》才说:“德音没有疏缺。”注25现在梁丘据却不是这样,君王认为行的,梁丘据也说行,君王认为不行的,他也说不行。这就像用水来调和水,谁还愿意吃它?就像琴瑟只发出一种音调,谁还愿意听它?不应该“相同”的道理和这是一样的啊!
于是又有了此段对话下面的孔子将之引申至对子产施政理念的政事评价: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亦即,宽和与严厉互相调剂可以使政事和谐。《诗经》所说的不争竞也不急躁,不刚强也不柔软,施行政令多宽和,各种福禄聚身上,这是和谐到了顶点。
由是,“和”与“同”的意义完全不同,“和”是有差别的“和谐”“和睦”“融合”,“同”则是无原则的盲从苟同。只有在有差别的“不同”基础上形成了“和”,事物才可以发展,有差别的“和”即为事物发展的“无之必不然”的必要条件;如果一味追求无差别的“同”,不仅使事物得不到发展,反而会使其衰败,无差别的“同”即为事物衰败的“有之必然”的充分条件。这也就是《国语·郑语》记载的史伯在回答桓公的问话时所表达的思想: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在史伯看来,“和”与“同”的意义完全相异,性质不同的音声结合谓之“和”,相同的音声重复谓之“同”,所以“和”是多样与统一的结合,“同”则完全是一种模式的重复。此当是积淀历史经验的片言居要。所以,当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注26时,和谐、和睦但又不盲从苟同的思想原则及目的、效果的统一跃然纸上。
这种不仅注重人际和谐、社会和谐,更注重天人和谐、人生和谐的文化,就是倡导中庸、中和的传统“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