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序一 赋能式课堂
“‘70后’有什么特征?‘80后’有什么特征?‘90后’有什么特征?‘00后’有什么特征?”老师说道,“请小组讨论8分钟,在大白纸上写下关键词和一个典型的年代事件,并选出一名学员代表小组进行2分钟的分享。”
课室的学员被分成四个小组,一个小组代表“70后”,一个小组代表“80后”,一个小组代表“90后”,一个小组代表“00后”。在听到老师的指令后,每个小组都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70后”小组写的是“竞争”和结婚三件套:手表、自行车、电视机;“80后”小组写的是“变化”和中国加入WTO,第三组……第四组……
在每个小组代表分享完之后,老师又依次花了2分钟做画龙点睛的总结,讲解整个知识点用时在24分钟左右。
这是我在一次培训课堂上看到的教学现场,学员们非常投入,课室里欢声不断,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小组讨论就可以让课堂活跃起来?因为我们的大脑相比输入,更重视输出。对于大脑中的海马体而言,虽然重复输入和重复输出都能够让它判定这个信息很必要,但输出给它的刺激强度更大。
同样的知识,仅仅靠输入的话,可能需要四五遍才能被存进长期记忆,但如果是一遍输入再加一遍输出,可能就会达到差不多的效果。我们与其在培训中反复陈述内容,不如多让学员“在纸上提炼重点”。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大脑需要经过检索、归纳、总结、分类、提炼等好几轮的信息加工,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数不胜数。这就是赋能式课堂的魅力,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员并为学员赋能。
此外,成年人喜欢自己做决定,“自主决策”是成年人的特点之一。对赋能来说,它包含两大价值。其一,自主决策需要收集信息,然后进行分析,提出替代方案,权衡每种方案可能带来的结果,最后对各种选择进行筛选,找出看起来最合适的方案。所有这些心智活动都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和转化,还能提高未来的工作成效。其二,学习者在决策中的自主程度越高,对决策结果就越重视,也更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没有人会反对自己做出的选择。
为课堂赋能的方法当然不只是小组讨论,还可以是制造挑战。
比如有一次课堂上,老师要求学员在一张表格里写下:你今年或者未来3个月内希望达成的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目标,尝试写出完成这一挑战性任务所需的关键能力,并按满分10分的标准给你现在对于关键能力的掌握程度打分。
我当时写下的挑战性任务是,如何让销售人员的人效从每年300万元提高到每年800万元。所需能力是推动力和沟通力,分数都是5分。自我评价看起来不好也不坏。
接下来老师又发出指令:请在表格的下面继续写出至少两项你认为最擅长的工作,完成这些工作你的优势能力是什么。
我写下来的内容是产品开发和品牌推广,优势能力是创新能力、市场敏感度、逻辑分析和对商业的好奇心。
最后老师问道:这些能力有哪些是可以迁移到挑战性任务中的?
当时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擅长的事情对于完成挑战性任务是如此有帮助,那一刻,对于完成挑战性任务,我脑海里已经初步描绘出蓝图并充满了信心。
所以,当老师在课堂上制造出挑战,并且这个挑战没有那么容易完成时,学员在完成这个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会有沉浸式体验,老师再进行知识点总结和理论升华,就能让学员有很好的感悟和反思。当学员开始挑战任务的时候,赋能就会发生;当学员开始反思的时候,智慧就会出现。
我认识谢冬老师的时候,她已经是一家服饰企业的销售培训师,非常干练。她每年进行上百场的店铺巡回培训,既有人员招聘、团队管理、员工心态这样的通用能力培训,又有销售技能、产品卖点、陈列搭配、店铺促销这样的销售专业能力培训。后来她晋升为集团商学院的导师,到全国各地为加盟商进行赋能,极大地提升了销售团队的业绩。之后因为“我是好讲师”大赛我俩又进一步结缘,她连续六年被邀请为2015——2020届的好讲师提供辅导,并获得“金牌导师”的荣誉称号。谢冬老师在从企业内训师转型为职业培训师的过程中,先后认证了28个国内外版权课程,真可谓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谢冬老师的这本书把培训课堂的赋能需求分为四类:
●第一类需求是开启输入,学员要信任老师,要知悉主题,要融入现场。
●第二类需求是赋能转化,将新知与过往的经验进行连接。
●第三类需求是输出成果,现在的企业培训都需要提供可视化成果。
●第四类需求是实施计划,培训的结束是回岗后的应用,按照计划实施。
每类需求提供十二三招教学活动,一共50招,它们融合了引导技术、教练技术、团队共创、行动学习、领导力、脑科学等多种教学赋能方法。
本书所有的赋能方法都是谢冬老师亲测有效的,经过了每年上百场培训课堂的检验,真正做到了“不赋能,不培训”。
十年磨一剑,终成此书。相信大家定会开卷有益,开启赋能式培训新课堂。
金才兵
铭师坊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