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推手:全球领军孵化器模式创新与实践经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在全球创新创业浪潮背景下,新经济企业创新速度比以前更快,创新能力比以前更强,创新更具有可持续性等特点。在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增长动力过程中,全球涌现出了一批专注于孵化初创企业和创新项目的国际组织,例如:美国国家企业孵化器协会(United States National Business Incubator Association)、英国企业孵化组织(United Kingdom Business Incubation)、欧洲商业与创新网络联盟(The European Business and Innovation Network)等。如今,企业孵化器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利平台,同时持续激发、带动创业和就业的潜能。这些现象和变化,让我们对于孵化器的模式和创新形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书以案例形式系统分析了当前全球领军的孵化器,以图填补该领域案例研究的空白,并对孵化器以及创新生态与知识经济的进展和共融进行了分析。

本书对孵化器的定义为:一个有形的商业和创新中心,旨在通过支持初创企业和它们的业务发展以及现有的中小企业来实现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孵化器在人才联系的有效性、技术转让与组织的有效性、资本流动系统和创业人才善用等方面体现为一个专门知识团体形态。需要强调的是,因为对创新的定义繁多,所以在评估什么是创新时,最好使用尽可能广泛的定义。这里,我们可以说,创新是为特定用途而应用的新事物。那么如果是这样,任何使用创新的人都会在引入创新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附加价值,这种附加价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衡量,而不仅仅体现在财务方面。

创新意味着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创造力。需要实践者去理解事物是如何运作的,实际上缺少什么以及如何改进它们。也需要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去创造、探索和发现用户认为具有附加价值的新奇事物,从而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即使不是全新的)市场,从而突出创新和企业家之间现有的联系。

早在1934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第一个提出经济周期中创新重要性的经济学家,就提出了企业家精神,并特别强调了创新。在他看来,创新涉及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新市场、新的组织形式。

实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和创业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之中。一方面,创业的基本概念、创新和孵化的相关术语开始获得普遍认可和共享;另一方面,当将这些概念付诸实践行为时,基于不同区域的发展现实,我们开始考虑不同的需求和背景,以提供不同的答案满足不同的需要。就“孵化”概念而言,其本质指的是一个支持企业家发展业务的过程,创新的概念并没有被考虑进去,因为创新和创业其实是两种独立的现象,尽管在很大程度上这两种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现实中,对企业家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一个极端定义认为,企业家是“任何个体经营或经商的人”;而在另一个极端定义中,企业家是“率先改变的人”。笔者认为,孵化的过程,或者它的一部分,在于培养未来企业家的思考能力以及帮助其进一步发展商业理念,并将这些思考和理念转化为一个可行的和可持续的活动。

我们可以把孵化的过程看成一个三段模型:

前孵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涉及如何支持潜在企业家和创业者发展其商业理念、商业模式和商业计划的整体活动,以增加有效创业的机会。这个阶段通常意味着对想法的第一次评估、培训和一对一的直接协助,使创业者们具备写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的能力。大学附属的孵化器、创业中心或学院通常是前孵化器,也就是为处于创意的前期孵化阶段的企业服务的。

孵化中阶段。这个阶段孵化器的关注重心从创业开始阶段转移到拓展阶段,处于该阶段的企业家需要一系列支持。一般来说,这是一个中期过程,通常持续到新成立公司发展的第三年。在这三年里,新企业为了迈向成功,为了获得机会发展成为一个完全成熟的公司,寻求的孵化支持通常是获得资金、直接指导服务、托管服务以及特定培训。

后孵化阶段。这个阶段强调的是对达到成熟期的公司提供的支持。在某个时间节点,如果企业已经被物理孵化成功,公司将离开孵化器。不过这些中小企业可能仍然需要各种服务,例如增加销售额或改进生产过程,又如提供国际化服务或引进创新拓展事业线,这些就是后孵化阶段的支持。国际上,定位为“后孵化器”的孵化器有时会更名为“加速器”(accelerator)。

本书中为大家列举的孵化器案例,在上述三个阶段,都有典型代表。例如,Techstars因其特有的股权返还担保模式在行业中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其公司座右铭“给予为先(giving first)”被广泛学习借鉴。Y Combinator(YC)以小额投资大量初创公司而闻名。有趣的是,另一孵化器Anglepad因其少而精的项目常常被称为“anti-Y-Combinator(YC对立者)”。

根据孵化器创立的主要动因,本书将孵化器分为自发型孵化器和支持型孵化器。自发型孵化器是指由私人(或天使投资人)基于自身信念而自主创办并经营的孵化器,主要代表有Techstars、Y Combinator等。而支持型孵化器则是指那些具有机构或组织的资源支持的,由企业、政府或高校主办的孵化器,如SkyDeck、Wayra。

另外,即使同为政府资助的孵化器,它们之间仍有不小差异,如俄罗斯的IIDF和智利的Start-Up Chile。IIDF聚焦于推动俄罗斯本土的初创企业,而Start-Up Chile所推动的初创企业大多来自国外。其他非政府孵化器,如SeedCamp和TURN8,也各有地域侧重性,前者关注欧洲,后者关注中东和北非地区。

虽然许多成功的孵化器都享有国际知名度,但较为有趣的是类似Founders Space这样的孵化器在中国比在美国本土热度更高。500 Startups提倡多元化,不仅创业者和初创公司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投资者亦是如此。SOSV热衷于参与社会创业项目。作为企业创新者的Wayra专注于促进具有潜力的初创企业与其创始公司Telefónica合作。Coplex专注于协助企业分拆高增长部门作为新公司。Amplify.LA倾向于早投资,通常会成为初创公司的首个投资者。书中为大家介绍的孵化器大多专注于以软件为主的技术创新公司,但也包括了关注硬件领域创新的AlphaLab,以及涉及教育产业和国际贸易的Educators Park。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中许多孵化器并未对它们所加速的初创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但各有一定的盈利模式。例如,DreamIt Ventures保留了在未来几轮投资中的折价权;由大学赞助的SkyDeck允许其他基金进行投资,该基金将利润的50%捐赠给大学;Plug and Play和Y Combinator并不持有股权,只是对初创公司进行投资;MassChallenge的独特之处则在于,尽管它并未获得任何政府机构的支持,但仍然在非营利模式下运作,并在竞争机制中发放现金奖励。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缺乏跨案例的分析与比较,以及缺少与现有文献的对话。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能够深入进行跨案例比较,进而发现规律,指导实践,做出理论贡献。我们期待本书能激发读者探究创新生态和孵化器群落的兴趣。孵化器/加速器从业人员可以从案例中学习实战经验和教训;专业教师可以将案例用于课堂教学;政策制定者、认证机构、专业支持机构和投资机构可以从书中发掘识别和评估优秀孵化器的要素。

感谢参与此书编写的西部创新创业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和同学们的不懈探索和辛勤工作,没有他们锲而不舍的坚持,本书就不可能问世本书的出版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XGL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专著出版资助项目(JBK2204004)的资助。

最后,希望本书中的案例能给予读者启迪,使其有所收获。

付嵘、陈桓亘

西南财经大学西部创新创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