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赶的经济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节俭悖论是工业革命前的常态

实际上,在1760年工业革命前的数千年里,借款人短缺所引发的经济停滞是常态。如图1-2所示,在1760年前的几个世纪里,经济增长微乎其微。但即使在那时,也可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试图储蓄。毕竟,人类一直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未雨绸缪是人类的天性,是根深蒂固的。如果说储蓄是人类的天性,那么工业革命前长达数世纪的经济停滞,一定是因为借款人缺失。

只有看到有潜力的投资机会,私人部门才会借贷,因为除非确信债务可以被连本带息一并偿还,否则企业不会借贷。换言之,投资项目的经风险调整后收益必须显著高于借款成本。但在工业革命(本质上是一场技术革命)之前,很少有或者没有技术创新,因此几乎没有投资项目能够靠自身实现净盈利。

图1-2 直到工业革命后经济增长才成为常态

资料来源:Angus Maddison,“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1-2008 AD.”http://www.ggdc.net/maddison/Historical_Statistics/vertical-file_02-2010.xls。

当企业看不到投资机会时,它们也倾向于尽量减少债务,因为通过削减债务可以大幅降低破产的概率。在日本,有许多已经成立数个世纪的公司,其中很多公司位于京都和名古屋附近。这些公司通常不会为了追求投资利润而借钱,它们就算借钱,也会尽快偿还,以最小化破产风险。因此,除了税收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因素,在出现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前,企业将债务降至最低是合理的。只要想想工业革命之前这种投资机会的匮乏程度,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愿意借款的人如此之少。

1760年前的世界缺乏投资机会和借款人,人们努力储蓄导致经济萎缩。结果是出现了一个永久性的节俭悖论:人们致力于增加储蓄,但他们的行动和意图却使国家经济处于萧条状态。这种情况在东方和西方都持续了几个世纪。

强大的统治者有时会借用私人储蓄,并将其用于修建纪念碑或建设社会基础设施项目。此时节俭悖论的恶性循环被暂时中止,因为政府借用了私人部门的储蓄(在前文举例中最初的储蓄为100美元),并将这些资金注入收入流,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除非该项目能实现盈利——政客不太善于选择盈利的投资项目——否则,面对不断增加的债务负担,政府在某个时候将会撤出并停止投资。随后,整体经济将重新陷入节俭悖论所反映的停滞状态,这些政权也因为其建立的纪念碑而寿终正寝。第四章讨论了遴选可行性公共投资项目任务所面临的挑战。

土地是工业化前农业社会的关键生产要素,各国都试图通过领土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事实上,在1945年前的几个世纪里,人们认为领土扩张即使不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至少也是合理可取的(这一年份的重要意义将在第三章解释)。这种由领土扩张驱动的繁荣,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奠定了经济基础。但这二者对全球经济来说基本上都是零和命题,并导致了无尽的战争和死亡。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战争及其带来的破坏以战后重建的形式创造了投资机会。在那个年代,战争经常发生,但如果没有持续的创新,投资机会很快就会被耗尽,经济增长也会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