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投资人出资的法律法规要求
如前文所述,股权融资主要包括新增股权和转让现有股权两种方式。投资人(股权融资提供者)可以获得股权,但相应流程等都需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包括投资人出资的形式及股权融资的其他相关要求。
1.2.1 投资人出资形式的相关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规定了投资人的出资形式。投资人获得股权的对价形式必须符合《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投资人的出资形式是灵活的,既可以使用货币形式的资产,也可以使用非货币形式的资产。
《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根据法律法规,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由法律法规允许的相关评估机构来进行评估作价,以核实相应财产对应的价值。对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评估作价必须合理、准确,不得高估或低估。因此,企业在进行非货币形式出资的股权融资时,应当找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来对相应财产进行评估。
如果投资人以非货币形式出资,可以用来出资的包括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按照《公司法》有关要求,非货币财产必须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不能进行出资。投资者以非货币形式出资的,必须依法进行评估作价,并办理相应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以货币形式出资的,也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投资人必须按期足额将货币存入企业开设的账户,以履行股东的缴纳出资额的义务。
投资人可以是中国人、中国的企业,也可以是外国人、外国的企业。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外国投资者以开立于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离岸业务的外汇指定银行的离岸账户中的资金向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出资的,外汇资金由离岸账户向企业资本金账户的境内划转无须经外汇局核准”。另外,外国投资者除能够以可自由兑换货币、进口设备及其他物料、无形资产、人民币利润等方式出资外,经外汇局核准,还可以下列方式作为向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
“(1)外商投资企业将发展基金、储备基金(或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等转增本企业资本;
“(2)外商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应付股利及其项下的应付利息等转增本企业资本;
“(3)外商投资企业外方已登记外债本金及当期利息转增本企业资本;
“(4)外国投资者从其已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因先行回收投资、清算、股权转让、减资等所得的财产在境内再投资。”
按照该通知规定,“对收购类、费用类、保证类外国投资者专用外汇账户,若外国投资者在境内成立外商投资企业,上述账户资金余额可转入企业资本金账户,从上述账户结汇与划转的资金均可凭外汇局开立的相应核准件作为外方出资并办理验资手续;若未在境内成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可凭外汇局开立的相应核准件办理未使用资金的购付汇及将该笔资金汇出境外的手续”。以外币形式支付股权转让款的,外币只能以现汇形式,不能用现钞汇入该账户并进行结汇。如该款项要以人民币计价,则应将其按缴款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折算成人民币。
该通知还规定:“外国投资者及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收购境内企业股权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及转股双方合同约定,支付股权购买对价(即外方为购买中方股权而支付给中方的代价,其形式可为外国投资者及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的自有外汇资金、从境内其所投资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人民币利润或其他合法财产),并自行或委托股权出让方到股权出让方所在地外汇局办理转股收汇外资外汇登记。股权购买对价为一次性支付的,转股收汇外资外汇登记应在该笔对价支付到位后5日内办理;股权购买对价为分期支付的,每期对价支付到位后5日内,均应就该期到位对价办理一次转股收汇外资外汇登记。”
股权融资无论是采用新增股权还是采用转让股权的方式,投资人的出资方式都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1.2.2 新增股权的相关要求
新增股权属于企业的重大决策,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一般应召开股东会,以修改公司章程中的相应内容,并按规定报公司的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经过登记方可生效。同时,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且修改股东名册。
法律法规对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增股权有较为详细的要求,但对有限责任公司的程序要求较为简单。初创企业一般是有限责任公司,只要召开股东会修改相应内容,并进行登记即可。
企业应当先召开股东会,对公司章程中规定的认缴出资额进行修改,然后按照《公司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进行登记:“股东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在登记后,按照《公司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签发出资证明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公司名称;
“(二)公司成立日期;
“(三)公司注册资本;
“(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
“(五)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
“出资证明书由公司盖章。”
此外,企业应按照《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置备股东名册并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
“(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二)股东的出资额;
“(三)出资证明书编号。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1.2.3 转让股权的相关要求
如果以转让企业的部分股权作为股权融资方式,一般这些股权应该被企业自身掌握,而不应该被股东掌握。如果股东掌握股权,需要在股权转让协议中进行必要的安排,让原股东允许将这些资金注入企业。转让股权需要按照《公司法》相关规定执行。
按照《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股权,既可以转让全部股权,也可以转让部分股权。初创企业若通过风险投资人进行股权融资,就涉及向股东以外的其他人转让股权的情况。按照相关规定,企业的原股东必须就股权转让等事宜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向其他股东征求意见。只有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才能进行股权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一般以相同价格);如果不同意的股东不购买相应的股权,则视为同意转让。
由前文可知,经企业原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两个股东自行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但若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则按照公司章程规定进行。
《公司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对公司章程的该项修改不需再由股东会表决”。如果原股东采用转让股权的方式来进行股权融资,则需要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并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且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的相关记载,包括股东姓名及其出资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