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融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如何找到投资人

2.2.1 寻求股东以自有资金出资

对初创企业而言,原股东增资是最便捷的融资方式。原股东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又对企业有一定的控制权,那么他们进一步增加对企业的投资既可以表明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有信心,也是对企业尽义务的表现。在进行风险投资之前,如果原股东已经尽最大努力给予资金支持,也会对后续的股权融资产生正面影响,有利于风险投资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树立信心。如果原股东有充裕的资金但不愿意进一步投资,反而进行大规模的股权融资,甚至舍弃控制权,这对风险投资人来说是原股东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没有信心的表现,会导致风险投资人怀疑企业的发展,影响企业后续的股权融资工作。

2.2.2 寻找风险投资人

1.通过私人关系寻找个人投资者

初创企业有时尚未实际经营业务,经营的成果还没有展现出来,而风险投资人对企业所在的行业可能并不熟悉。一般来说,此时风险投资人对企业投资,更多的是基于对企业创始人和管理团队的信任而给予少量资金支持。

初创企业可以先通过私人关系寻找个人投资者。因为通过私人关系找到的个人投资者对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和管理团队更加了解,有较好的信任基础。在现实中,往往是非专业的个人投资者向初创企业进行投资,尤其是初创企业的天使轮与Pre-A轮股权融资。通过私人关系寻找非专业的个人投资者,尤其适用于尚无经营数据的初创企业。相应的资金可以支持企业及时开始进行初步的市场运营,以便在拥有更好的市场表现后能对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后续的融资工作。

在通过私人关系寻找个人投资者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求助于资金充裕的朋友或亲属。由于双方足够了解,因此更容易获得相应的投资。

第二,请人脉丰富的专业人士介绍。企业可以寻求律师、会计师、银行工作人员等的帮助,他们可能会为企业推荐有投资实力和投资意愿的投资人。

第三,寻找一些年龄较大的相关行业企业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前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临近退休需要寻找新的收入来源,或者希望改变现状。同时,他们对相关行业有较深入的了解,可以很好地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能高效地做出投资决策。

第四,寻找其他通过股权融资壮大企业的创业者。这些创业者通过股权融资将企业发展壮大,并最终通过IPO获得了充裕的资金,同时具备相关的投资经验。他们更能理解初创企业的情况,能快速地做出投资决策。

第五,其他渠道。企业创始人或管理人员自然可以通过陌生拜访等方式结识可能的个人投资者,但更有效的方式是让熟悉的中间人进行介绍,这样能够更快地拉近与个人投资者的距离。企业创始人或管理人员还可以参加一些以创业投资内容为主题的活动,寻找可能的个人投资者。

2.寻找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

非专业的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只能支持企业较短时间的发展。企业如果想取得长远发展,需要与有大量资金和资源的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合作,以获得更多融资。

初创企业固然非常希望能获得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但在寻找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之前,其应该对存在合作可能性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判断,并列出清单,而不能仅倾向于寻找有名的或者拥有大额资金的风险投资机构。

首先,应考虑风险投资机构是否有相应的产业经验,风险投资机构通常的角色是财务投资人。虽然作为财务投资人的风险投资机构一般不会过度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但总有少数风险投资机构为了优化被投资企业的财务表现,在投资后也会对企业进行干预,因此需要考虑风险投资机构是否会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其利益诉求是否与原股东一致。

其次,考虑风险投资机构是否可以为企业提供持续的融资支持。如果风险投资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为企业提供持续的融资支持,就意味着企业后续需要再寻找其他风险投资机构,可能需要耗费更多时间。

再次,考虑风险投资机构是否有能力为企业提供除资金以外的其他支持。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一些协同效应,同时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凭借其在相关行业企业的管理经验,让企业从多方面获益。

最后,考虑双方达成平等合作的可能性。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应基于长期的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不能将从风险投资机构处获得融资视为风险投资机构的“施舍”。从交易角度来讲,企业在获得融资的同时也提供了股权对价,双方进行的是平等的交易。双方只有建立平等的、长期互利的关系,才能正确地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及投资人的权益进行保护。

在市场上,通过股权融资获取的资金是有限的,因此有众多的初创企业寻求风险投资。初创企业若能比其他企业先一步找到投资人,实现融资,获得足够的资金,就能抢先一步发展,从而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多的优势。

2.2.3 寻找产业投资人

产业投资人往往出于战略协同方面的考虑是否进行投资,对企业的短期财务表现要求不高。产业投资人往往更倾向于加强对企业的控制。

产业投资人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有商业往来的合作伙伴,如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发展良好的企业会稳定地在供应商处采购,并使其上游供应商得以延伸其产业链。下游客户了解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而且下游客户对企业的市场情况十分了解,比没有相关经验的一般个人投资者或风险投资机构能更好地理解企业商业模式的市场前景。

第二,有协同效应的相关行业企业。例如,一些商业地产运营商有可能考虑和高端餐饮业的联动效应,因而愿意投资于高端餐饮业。

第三,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不同的企业可能在行业内具有不同的优势,为了更好地获取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整合或交换股权进行融资安排,以形成更大的规模。这样即使是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也不排斥通过并购整合给予企业股权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