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 数字化极简逻辑篇
第1章 绪论
两个数字化案例
传统行业:华为的数字化转型[1]
华为从1998年便开始流程变革和信息化建设,一直到2017年,终于通过一系列变革项目逐步构建起了相对完备的流程管理体系和IT系统。主要包括:
● 1998年:华为启动了IT策略与规划项目,在IBM顾问的帮助下定义了企业竞争定位、业务构想和变革愿景,并规划了13个支撑业务构想的变革与IT项目。
● 1999—2003 年:集成产品开发(IPD)项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将产品开发作为一项投资来管理,重组产品开发流程和管理体系,加快市场反应速度,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产品平均开发周期从74周缩短至48周,产品故障率从17%降低至1.3%,客户满意度提升30%。
● 1999—2004 年:通过集成供应链(ISC)项目,从各自为政的供应链功能型组织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集成供应链体系,通过供应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形成竞争优势。库存周转率提升45%,订单履行周期缩短40%,成本降低35%。
● 2006—2014 年:集成财经服务(IFS)变革项目,系统性提升企业的全球财务能力,实现损益可视、风险可控、准确确认收入和现金流入加速。开票触发准确率从76%提升至97%,收入触发准确率从53%提升至9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27天降低至75天。
● 2007—2016 年:客户关系管理(CRM)项目群,建立了从线索到回款(LTC)、管理客户关系(MCR)等流程,规范了全球销售业务,将合同质量标准构筑在流程中。
这个阶段持续的流程变革和信息化建设支撑了华为公司的高速发展:1998年收入10亿美元,2007年收入126亿美元,2010年收入280亿美元,2013年收入395亿美元。但随着华为业务全球化、超大规模、多业态的特点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厚重的流程、围绕功能建设的 IT系统以及被 IT系统割裂的数据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开启了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之旅。
华为从2016年开始数字化转型变革,一直到2021年,取得的部分成果如下:
● 人效提升:实现销售收入翻番,但人员未显著增长。
● 运营商业务:ICT产业存货周转天数下降60%。
● 企业业务:PO订单从接收到发货的时间下降30%,海外合作伙伴全流程自主交易比例达到100%,渠道伙伴业绩激励60秒到账。
● 消费者业务:数字化门店体系已覆盖5000家以上体验店,支撑门店交易、用户经营和门店运营。
● 全球物流业务:全球物流业务中有80%的确定性作业实现了自动化;智能仓储实现订单快速出库,手机终端产品的出库时间缩短50%。
● 智能制造:从物料上线到手机包装完成的整个流程只需要14人,每28.5秒产出一部智能手机,生产效率是智能制造推行前的6倍;设计与制造融合,使产品开发及试制周期缩短20%,可制造性问题减少30%。
● 数字化产品:WeLink 办公协同、ROMA 连接平台、智慧园区等内部服务实现能力外溢,成为面向客户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 数据治理:数据质量已达到“基本满意”。
……
这期间,华为2014年收入465亿美元,2016年收入786亿美元,2020年收入1367亿美元。
以上这些变化是许多传统制造企业梦寐以求的结果;但是也看得出来,数字化的投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成效的,华为在1998—2017年花了10年时间打好了流程管理和数字化的基础,而2016—2021年集中发力,又耗时5年多才取得这么好的数字化转型的成绩。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华为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本书将在第8章进行详细介绍。图1-1为该方法对应的华为现阶段的数字化转型框架。

图1-1 华为数字化转型框架[2]
新兴产业:数字化的特斯拉
2021年10月,特斯拉的市值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关口,超过丰田、大众、通用等数家传统汽车巨头的市值总和,见表1-1。
表1-1 2021全球上市汽车厂商市值排行榜TOP10(前10名)[3]

根据《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埃隆·马斯克身价高达2890亿美元,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首富。2021年,与同行业对比,特斯拉营业额的增速同比大于50%,而传统汽车都在0%到20%区间内波动;特斯拉的营运利润率达到12%,而传统汽车该指标的平均数值大约是5%。2021年,特斯拉宣布Model Y价格直降16.51万元。2022年全年,尽管受到了疫情的阻碍,特斯拉总交付量仍超过131万辆,实现了40%的同比增长。2023年初,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又开始大幅度降价。
特斯拉的撒手锏在于一开始就通过数字化的制造过程(例如碰撞仿真等)来生产数字化产品(软件定义汽车),而且通过数字化运营(例如通过数字化直营直接和用户发生关系,通过数字化平台链接 B 端伙伴创新商业模式)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客户体验、增加收入,同时创新商业模式,从而带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特斯拉就是汽车界的苹果,开创了数字化的先河,重新定义了汽车,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尽管现在特斯拉面临非常多的挑战和竞争,2023 年初市值缩水严重,但其在同行业的对比中仍然遥遥领先(见表1-2)。
表1-2 2023全球上市汽车厂商市值排行榜TOP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