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是吸收妈妈情绪长大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母亲是孩子生命中最特别的存在

许多母亲认为必须掌握孩子的一切,才能给予保护。但真的要掌握一切,才能帮助孩子吗?

“孩子最不安的时刻,

就是母亲站在身后的时刻。”

——法国作家和精神分析学家 雅克·拉康

在智力发展尚未健全的孩子眼中,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而是他们通过想象建构出来的形象。在孩子的想象中,母亲有时接近全能的神,有时是极其残忍、恐怖又冷酷的黑暗形象。母亲在孩子心目中是绝对的存在,然而这与母亲的实际形象毫无关联。孩子的梦中偶尔会出现可怕的母亲,她们以老鼠、虫子、魔鬼的模样出现,威胁着孩子的安全。这些都源自孩子想象中的不安,而触发这种不安的正是母亲,也是女性形象中的阴暗面。

荣格在分析心理学中提到女性的阴暗面,认为其中存在着“暗中的掌控与吞噬”。我们经常以象征手法将母亲比喻为大地,大地以其肥沃滋养人类。然而,当大地贫瘠干涸时,必然会出现龟裂,而这些裂痕也可能颠覆一切,吞噬万物。所有人与生俱来都对“绝对存在者——母亲”感到不安。对孩子而言,母亲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对象。

“犯了错会不会被妈妈抛弃?被妈妈赶出去?”这是人类早期最原始的不安,有时也直接激发孩子产生“妈妈可能会伤害我”的被害妄想。我们经常看见孩子为了克服这样的妄想,而出现各种暂时性的强迫症。例如,举行睡前仪式或做出某种特定的重复性动作。当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教养方式过于严格或禁止过多时,孩子便会将母亲想象成具有威胁性且可怕的角色。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母亲认为必须掌握孩子的一切,才能给予保护,也对此坚信不疑。但真的要掌握一切,才能帮助孩子吗?不是的。我们有必要好好检讨自己想要了解一切、掌控一切的欲望。其实在孩子面对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态度中,混杂着各种复杂的情绪,其中包含了渴望亲密与依赖、理想形象与恐惧,以及从恐惧中衍生出的攻击性。

母亲也可能给孩子带来恐惧

很久以前,我曾经走过一趟丝绸之路,虽然当时的起心动念很突然,不过我一直很想亲眼看看沙漠,也曾想过自己若真正见到沙漠之后,内心会是多么激动。然而,当我第一次看见沙漠的真实模样时,内心更多的是恐惧,而非感叹于大自然之美。庄严壮阔的岩山、干涸龟裂的地平线、夜幕低垂的天空与星辰给人一种压迫感——对于孩子来说,母亲正是这样的存在。在脆弱的人面前,母亲既是渴望的对象、关爱的对象,也是带来极端恐惧的对象。

当我们只观看星辰时,能尽情地欣赏星光美丽与变化万千的模样。但面对没有危害,也没有任何人为影响的大自然时,看着远处的星辰,人们却只感到无尽的恐惧,就像是要被前所未见的巨大怪物生吞一般。母亲也是如此。当孩子无法看清楚母亲站在自己身后的模样,此时的母亲就像一个令人畏惧且有压迫感的存在,会激发孩子对于不安与恐惧的想象。其实母亲站在身后的感觉,只是孩子主观上的感受(犹如我面对大自然时的感受),他们猜不透母亲是怎么想的,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犹如我猜不透大自然一样)。

当然,我所感受到的恐惧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是与“存在”有关的。我们之所以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因为我们的父母愿意放弃自己,映照出我们的模样,并且拥抱与接受我们。至于我所感受到的压迫,则是在面对大自然的壮阔时,担心自己渺小的存在可能会就此消失的恐惧。当父母的存在过于强烈且具有压迫感时,孩子就会像我一样感受到恐惧。

父母应该将孩子抱在怀里,允许孩子开始感受自我的存在并令其发展,哪怕是父母的自我消失。而当孩子日后面对其他威胁,发现自己已足够强大、能与对方势均力敌时,将更有助于进一步塑造自尊心。直到某天,当我们愿意主动放弃这个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成形的存在感,而不是受到他人胁迫才放弃时,这个存在感将会升华为“爱”,进入精神层面。

母亲的语言,建构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母亲的真实接触,内心建构出的对母亲阴暗面的认知与恐惧逐渐稳定,此时扮演决定性角色的,正是母亲的“话语”。在孩子成长早期,感官的快乐与恐惧正逐渐形成,并同时建构成潜意识,究其根本,都与母亲的语言有关。母亲使用哪些话语回应孩子、表达自我,将决定能否平息孩子的不安情绪,让孩子进入稳定的精神结构。

母亲可以利用语言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适当的规则、挫折与界限,反而能使孩子感到安心。如果孩子过于在意母亲的情绪,且以母亲前后不一的话语建构自我,他将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反之,当母亲以具体清晰的话语表达自身的需求和欲望时,孩子不仅能稳定地认识母亲、接受母亲,也能学会主动拒绝,尝试与母亲保持距离。一旦缺乏这个过程,孩子将丧失自我保护的力量。

语言能赋予人一种安定的力量。孩子在面临成人巨大的情绪压力时会感受到不安,此时母亲的说明、引导与规范等话语,能帮助孩子消除他们想象出来的恐惧。如果母亲感到不耐烦,甚至无法按捺心中怒火而失控向孩子发怒,事后请务必做好修复工作。修复不是指口头道歉这样的行为,而是说明自己为什么生气,并询问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的恐惧。如此一来,孩子也能在情绪上实现某种程度的安全感与稳定感。

我曾几次与青少年朋友交谈,孩子们常说母亲似乎对自己提出某些要求,可是自己真的不知道母亲想要的是什么,因此深感不安、难过与沮丧。其实母亲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她们只是丢出一句模糊而又不负责任的话:“我只希望你过得更好”“我都是为你好,才那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