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巅之三兴大汉](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43/48149943/b_48149943.jpg)
第120章 再遇穆桂英
冀州,邺城,汉军大营。
去年大汉爆发黄巾起义,灵帝刘宏派皇甫嵩到冀州与张角对抗。
整个大汉烽火连天,战鼓不息,这方天地间似乎被无尽的硝烟与悲壮所笼罩。
直到今年五月份仍分不出胜负,而这一切随着李世民的到来,皇甫嵩终于等到了反攻的机会。
营帐内,灯火昏黄,沙盘之上,各路兵马的部署尽收眼底。
皇甫嵩手执白棋,轻轻落下,仿佛每一颗棋子都承载着无数将士的生死与国家的命运。
与他对奕的李世民,见皇甫嵩神色凝重,低声问道:“将军,黄巾贼军势大,加上黄巢、王莽等人足智多谋,麾下武将骁勇异常,我等是否需向朝廷请援?”
皇甫嵩目光如炬,凝视着沙盘上的局势,缓缓摇头,声音沉稳而坚定:“李世民,你我皆知,朝廷如今已是风雨飘摇,援兵难至。
再者,兵贵神速,若待援兵至,黄巾之势恐已不可遏制。
吾等唯有倚靠手中之兵,智勇并用,方能破敌。”
李世民闻言,眉头微蹙,随即又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之色。“将军所言极是,是世民过于谨慎了。
既如此,世民愿为先锋,誓要斩将夺旗,为大军开路!”
皇甫嵩微微一笑,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世民勇武,吾自是知晓。
但先锋之职,需智勇双全者方能胜任。
吾观你不仅武艺超群,更兼谋略过人,实乃将才也。
不过,此战非同小可,你需小心行事,切不可轻敌。”
李世民抱拳道:“将军放心,世民定不负所托!”
夜色渐深,营帐外,风声呼啸,似乎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颤抖。
皇甫嵩与李世民二人,继续于沙盘前推演兵法,商讨破敌之策。
“报……,启禀将军,秦昊将军奉陛下之令从雁门领军前来支援。”
皇甫嵩闻言,眉头微皱,目光从沙盘上移开,望向传令兵,沉声道:“秦昊?他此时前来,所为何事?”
传令兵跪地禀报,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秦昊将军言,雁门战事已平,特奉陛下之命,率五千精骑前来助战,以壮军威。”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看向皇甫嵩,静待其决断。
皇甫嵩略一思索,心中暗自盘算:秦昊此来,虽添兵力,但五千精骑于大局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然而,他既然奉旨而来,便不可轻慢。
“传令,”皇甫嵩沉声道,“让秦昊将军即刻进帐,吾欲知其详细。”
不多时,秦昊步入营帐,身披战甲,英姿勃发,拱手行礼:“末将秦昊,见过皇甫将军、李将军。”
皇甫嵩点了点头,示意其免礼,开门见山道:“秦将军,雁门战事既平,你本该休整兵马,为何此时前来?”
秦昊神色肃然,答道:“末将本欲休整,但陛下闻冀州战事胶着,特命末将率部前来,以助将军一臂之力。”
皇甫嵩微微颔首,目光深邃:“秦将军之忠诚,吾等皆看在眼里。
然而,黄巾贼军势大,不可小觑。
你部虽精,却不宜轻动。”
秦昊闻言,眉头微皱,却仍恭敬答道:“末将遵命。只是,末将愿为先锋,为大军探明虚实,以尽绵薄之力。”
皇甫嵩摇了摇头,目光转向李世民:“世民,你如何看待?”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秦将军勇猛无双,乃军中骁将。
然而,先锋之职,需对地势、敌情了如指掌。
秦将军初来乍到,尚需时日熟悉。”
秦昊闻言,神色微变,却仍保持着冷静与恭敬。
皇甫嵩见状,微微一笑,缓和气氛道:“秦将军勿急。
你部既来,自当有用武之地。吾欲让你部暂驻后方,待时机成熟,再行出击。”
秦昊闻言,心中虽有不甘,却仍拱手答道:“末将遵命。”
夜色愈发深沉,营帐内,烛火摇曳。
秦昊将自己的军队驻扎好后,便让士卒带着自己在军营走一圈,以了解军中的情况。
等李世民的营寨时,看到从李世民的军帐中一员女将,正是几个月前离自己而去的穆桂英。
秦昊目光一凝,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
穆桂英,那个曾在雁门与自己并肩作战,后又因故离去的女子,如今竟出现在李世民的营中。
夜色下,她一身劲装,英姿飒爽,正与几位将领低声交谈,眉宇间透露出不容小觑的英气。
秦昊缓缓走近,脚步却不由自主地放轻,仿佛怕惊扰了这份难得的宁静。
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对过往的感慨,更有对穆桂英如今身份的疑惑。
“秦将军,别来无恙。”穆桂英敏锐地察觉到了秦昊的到来,转过身来,微笑着打招呼。
她的声音依旧清脆悦耳,却多了几分沉稳与坚定。
秦昊微微一愣,随即拱手还礼:“穆将军,久违了。未曾想,在此处能与你重逢。”
穆桂英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世事无常,秦将军不也未曾料到会在此处出现吗?
我如今已嫁与李世民,大家将共同为大汉效力。”
秦昊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昔日的柔情蜜意仿佛在这一刻被重新唤醒。
他望着穆桂英,那双曾经熟悉的眼眸里,如今却多了几分陌生与疏离。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是啊,世事难料。
看到穆将军如今安好,秦某也甚感欣慰。”
穆桂英轻轻点头,目光转向远方,似乎在回忆着往昔:“秦将军,我们曾在雁门并肩作战,那段时光,我永远不会忘记。
只是,时过境迁,我们都已走上了各自的道路。”
秦昊心中一阵酸楚,却仍强作镇定:“穆将军说得是。
只是,秦某心中仍有一事不明,穆将军为何会离开雁门,又为何会嫁与李世民将军?”
穆桂英转过身,正视着秦昊,眼中闪过一丝寒意:“秦将军莫非忘了几个月在洛阳与蔡昭姬巫山云雨之时,被你的未婚妻万年公主撞破。”
“那日之事,实属无奈。”秦昊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苦楚,“秦某当时被权势所迷,做下了糊涂之事,至今仍悔恨不已。”
穆桂英闻言,眼神复杂,既有对秦昊过往行为的失望,又似乎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柔情。
“秦将军,你我曾共赴生死,我对你的感情,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忘却。
然而,那日之事,让我看到了你内心的软弱与摇摆。
我穆桂英所爱之人,需是顶天立地、光明磊落之辈。”
秦昊闻言,脸色微变,却仍强作镇定:“穆将军所言极是,秦某当时确实迷失了自我。
但自那以后,秦某已痛定思痛,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穆桂英轻轻摇头,目光坚定:“秦将军,过往之事,已如过眼云烟。
我如今已嫁与李世民将军,他英勇果敢,心怀天下,是我心中所慕。
我们共同为大汉效力,誓要扫平黄巾,还天下一个太平。”
秦昊望着穆桂英那坚定的眼神,心中一阵刺痛。
他深知,自己已失去了这个曾经深爱的女子,再也无法挽回。
然而,他仍不甘心,试图做最后的努力:“穆将军,难道你就不能再给秦某一个机会吗?秦某愿以余生之功,来弥补当日的过错。”
穆桂英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几分释然与决绝:“秦将军,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们各自有各自的道路要走,各自有各自的使命要承担。
你我之间,已如两条平行线,再无交集。”
秦昊闻言,心中一片黯然。
他明白,自己与穆桂英之间,已彻底成为了过去。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拱手道:“穆将军所言极是,秦某明白了。
愿穆将军与李世民将军白头偕老,共筑大汉之辉煌。”
穆桂英微微点头,回以一笑:“多谢秦将军祝福。
愿秦将军也能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为大汉效力,不负此生。”
夜色下,两人相视一笑,却都带着几分苦涩与无奈。
他们各自转身,走向了自己的营帐,从此各自天涯,再无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