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美讲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审美的意义——审美决定论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刘传铭

美学,按照学科分类来说,属于哲学。哲学是社会学科王冠上的珍珠。所有的社会学科最终都会变成关于哲学思想的结晶。我们建构这样的课程,是对国家关于中华美学精神教育的响应,也是时代之需。

几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叫《放思之美》,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有关绘画、音乐、戏曲、戏剧、书法、建筑等各个不同艺术门类的一些评论性文章。这本书的序言,就是现在的题目“审美决定论”。大家可能以为审美只不过是个软话题。这个“软”是相对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硬性的理性知识体系而言的。因为它是软话题,可能大家认为美学、审美是可有可无的,认为审美只不过是娱乐感官的一种方式而已。人凭着自己的感官,眼睛、耳朵、嗅觉、知觉等等去感知审美对象,从而产生愉悦感,审美也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娱乐式的活动。可能绝大部分国民的审美理念就停留在这个认知上。但是,其实审美不仅仅是娱乐感官的方式,更是衡量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文化教育的方向。

我给大家讲一件小事。1988年,我作为国家公派人员到德国,那时候的德国分为东德和西德,一个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一个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访问过程中,我住在德国北部一个叫不来梅的城市,它是一座从中世纪留存至今的古城,与中国古建筑保留得很好的城市相似。在这座城市的最中间,有色彩绚丽、结构完整的哥特式建筑。有一次我去市中心,突然发现这个建筑被包围起来,开始施工了。待到拆围后,一栋闪闪发光的金属材料建筑——著名的德国北部银行总部赫然出现,但它在古城的氛围中却显得格格不入。我想,这件事情如果放在中国,市民们可能会无动于衷,被动地接受这样突兀的变化。但在不来梅,拆围后的第二天,那里的市民开始出动了,他们到市政大厅抗议:我们这么古老的、保存完好的、风格纯净优美的古城来了个建筑怪物,你让我们每天看这么不和谐、丑陋的东西,你侵犯了我的审美权,破坏了城市的和谐,市政府有责任!随后的几天,抗议市民的数量从开始的几百人发展到一万五千多人,这一万五千多人对于只有三十万人口的不莱梅来说,等于是最有活力的人都参加了抗议活动。抗议持续了40天,市政府感到压力剧增,而北部银行总部体量非常大,拆除即是浪费,怎么办?于是市政府向全球征集方案。最终的中标方案是:将无数一米见方的铜块表面拉毛,用它们把巨大的建筑包起来。这实际上就是文物做旧,把建筑表面的光闪压下去,做哑光涂顶,使它有岁月感,从视觉上达到与古城其他建筑相协调的目的。结果,这么一个外墙的涂顶的花费是整个建筑的1.5倍。

我为什么说这个案例?因为审美活动中特别重要的、最典型的、大家主动和被动都要参与的审美对象就是建筑。一个不热爱美术的人,他可以不到美术馆看绘画;不热爱音乐的人,可以不去听歌剧;不喜欢戏曲的人,可以不进剧场……但你生活在都市,生活在人群里,哪怕是生活在乡镇,我们的眼睛躲得开建筑吗?我们难道不在这个空间里生产、运动、行走吗?所以,如果大家对美学感兴趣,如果你想综合性地提高审美修养,就从读懂建筑开始。在西方美术里,建筑是一个大的门类。美术不仅仅就是绘画、雕刻,它作为一门综合的学科,建筑学也是包含在内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应清晰而冷静地把它作为提高人文修养的第一步台阶,从不爱看建筑到读懂建筑,并记住它的美。

我们怎么强调审美都是不过分的。201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特别重要的一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是中国近代“戊戌变法”120周年。我们生活在时代的节点上。“五四运动”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方向和命运的一群知识分子所共同发起的一场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各种各样的仁人志士提出了救国方略。北洋军阀内讧、混战,列强对中国侵略、侮辱,已经到了我们忍无可忍的地步!而国民精神上的麻木不仁、用种种“精神胜利法”来维护社会秩序的人文环境也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了。这个国家太弱了,已经远远落后了,已经成为外国列强觊觎的一块肥肉。可是中国人不答应,所以从那时起,种种救国方略纷纷涌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技救国,军事强国,等等。在提出救国方略的这群人中间,有个“中国现代教育之父”——蔡元培先生。蔡先生做过北大校长,他给病入膏肓的中国开了一剂药方,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我们现在所提的“审美决定论”就是对先人的一种呼应。如今我国GDP、物质环境、交通、教育等各方面,相较于三四十年前都大有进步,许多地方环境的治理、建设的速度一点都不落后于欧美。但社会上也存在许多批评的声音: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我们的物质成果不匹配,我们在精神上并没有那么饱满那么充实。国家层面,大学教育层面,大家都在找很多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我要强化蔡元培先生的观点,我不是想把“以美育代宗教”的观念重复一遍,而是希望大家理解审美对人心境的成长、对时代的进步、对克服种种弊端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

下面我们讨论几个问题: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什么是生活之美?什么是自然之美?什么是人的风度之美?什么是艺术之美?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意思是说:我从来不把物质享受当成生活本身,如果把物质的东西作为我们生活的动力和理想的话,我称它为猪栏思想。猪没有思想,它只有本能的快感,饿了要叫,喝饱了要哼。审美的核心要义是对灵魂的关注。而各个不同门类的艺术是审美的主要对象,而且是我们提高审美的必由之路。我们不相信一个不懂音乐、不懂美术、不懂美食、不懂文学、不懂建筑的人会是一个非常高明的美学家。升华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有对艺术和生活双重关照的态度,我们要看到生活里的真善美,看到艺术里的真善美以及它的种种形式和表现手段,以及技法、语言构成的特点。这就不得不提到西方人喜欢逛博物馆的习惯,这是培养民众审美素养的极好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民众的整体素养得到了提高,而且在生活里践行。凡是关心外国文学的人一定都知道英国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如果说莎士比亚是戏剧之父的话,那么拜伦就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巨人。他不仅仅在艺术作品里,在小说、诗歌、戏剧里体现种种审美的丰富内容和形式,在生活里也践行着审美活动。拜伦10岁的时候当爵士,可是他身体上有个缺点,他有一条腿是瘸着的。他想尽办法藏拙,使自己看上去和旁人一样,把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别人。所以他的很多照片都是侧着身子骑在马上的。西方人对审美的重视程度,对审美的态度是由他们发自内心的审美要求决定的。

然而,审美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在我们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我们对美的感知、认知构成了中华哲学和中华思想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孔子的思想,以及由他所开创的中国经学的传统,一直都是我们思想宝库里一笔丰富的财产。孔子有什么审美观呢?有两个,一个是跟艺术有直接关系的,叫“绘事后素”,这四个字与孔子的艺术审美思想接近;另外还有广义的审美,就是人的生命和灵魂的审美。这是我们特别要讲的。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最受孔子重视的是颜回。《论语》里面收录了孔子与学生的这样一段对话:“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瓢饮”用来形容最艰苦的生活,这体现了颜回没有物质上的追求,即使饮食清淡、生活清苦,也能自得其乐。颜回为什么能够成为七十二贤之首?就是因为他的好学精神和他高尚的人格品质。心灵上的愉悦是审美最终的体验形式。颜回真的把朴素的生活和朴素的人格连在一起,他乐在其中。审美教育最终的目标是要让每个受教育者知道人生的方向,这也是我们心境培养的重要指标。《人民日报》有篇文章说,新时代物质丰富,享乐主义也产生了,紧接着我们要更多地关注灵魂,关注心境。今天我特别强调审美精神层面的内容,正是希望我们能用当代的思考来回应历史的声音。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北宋大词人苏东坡所作《赤壁赋》中的一段话。当时他被流放黄州,这是一篇他正处于人生低谷而又是创作巅峰期的作品。这段话说到了审美这个问题。“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我们的审美对象。如果我们只是轻轻掠过清风明月,那么我们的眼睛是迟钝的,耳朵是麻木的,则很难领教自然之美。他接着又讲“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指出审美是要靠我们感官的功能性来感知的,要把本能的感知上升到一个自觉的阶段。审美对象是多元的,审美无处不在,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也是我们人类通过自身进化不断发掘出来的一种智慧。

我认识一位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他在“文革”时期被下放到一个农场,白天要干繁重的农活,而且毫无尊严可言。那段时间,他实在忍不住了,想到与其这样苟且受罪还不如早早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于是他打算在夜深人静之时,在城口的一棵歪脖树上自杀。但就在他非常绝望,即将走向死亡的时候,他感受到周遭的环境与《赤壁赋》中所写的环境极其相似,皆是风清月朗,树影婆娑,尽管人间有这么多不称意的事情,可是大自然对人的关爱仍在,自然之美安慰着他的绝望。他是教美学的,是教美术史的,所以在这个时候他的敏感性就自然而然地使自己在最后时刻找到了愉悦。他意识到不能这么草草地结束自己,毕竟生命才是最珍贵的东西,人间的苦难一定要坚持克服。后来很多人问他为什么放弃自杀,他避而不答,直到“文化大革命”过去,他的太太在一次回忆中说出了其中原因:在这么美的自然环境里,如果我用一根绳索来结束我的生命,那么这根绳索在明天早上将挂着一具僵尸,看到这一幕的人会发出对命运的哀叹,这是对审美的玷污。自然生长的万物,随月光、日光、春风、春雨、冬雪,形成了一个不断变化的生命体系。他一辈子追求美,一辈子研究美,他的人生也正是因为拥抱了这个生命体系而重获新生。

从一开始我就跟大家讲,我们要关注建筑审美。第一,它是各个艺术门类包括科学、技术、材料的总的结合,每一个建筑不仅有它的实用功能,还有审美功能,这种审美功能,是需要我们去认识和发现的。罗丹说:“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意识,想要感受美,首先要读懂它。如何读懂?要从各方面下手。中央电视台有一部片子——《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它介绍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和我们的故宫博物院,一个是欧式拿破仑王宫,一个是我们明清两代的皇宫。这部片子传递出很多有关中西方建筑差异的审美信息,包括如何欣赏建筑、建筑是通过哪些手段来展示人们的思想的。中国建筑的亭台、楼阁、屋舍建设都不一样,亭子是最不同的。我们除了关注建筑本身以外,从审美角度上来讲还要有一个更宏观的视野,即思考建筑和环境的关系。有的建筑孤零零看着虽然好,可是它同环境的关系也是我们审美时要特别注意的。杭州的西湖美景被称为人间天堂,它有许多让人惊心动魄的地方吗?没有,可是它的建筑与地方山水关系和谐,体现了中国审美的综合特征。尤其西湖的东岸,它的建筑和环境关系以及比例,真是天衣无缝,就像苏轼说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另外,我们在提升审美修养的时候,还有责任去创造美、维护美、呵护美,针对一些破坏审美的行为、做法以及一些美盲的愚昧和无知,要敢于发出我们的声音,这也是审美素养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说到中国审美,可能大家会以为我们只谈中国。非也,中国审美现在已经是世界审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了。日本有一个丰岛美术馆非常特殊。它里面没有一件作品,没有一张画,没有一件雕塑,它就在太平洋中间的一个小岛上,可是每年全世界有上千万的游客到日本,就是为了看这个美术馆。它像一个贝壳镶嵌在大地上,且有两个天窗。这是一个概念建筑,这么现代的东西,它的构思原理其实源于中国人关于水的智慧。我们这一系列的讲座,会从不同的艺术门类,来尽可能系统地阐述中国审美的思想。

我认为审美是无时不在的,而且无始无终,这个无始无终贯穿着每个人的生命,从呱呱坠地到垂垂老矣,人是一直生活在一个不断审美的状态中间的。不久前,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个副校长,也是我们艺术领域里一位很重要的教育家,他给学生讲了一课。有学生问他:老师,为什么我们要学美学?为什么要学理论?我们把素描画好,把色彩关系搞好,把我们设计的问题解决了,不就行了吗?老师开始用了一个例子:人为什么要喝酒?谁能说得清为什么要喝酒?当然强为说辞,从每个酒厂的广告中都能找出一大堆喝酒的理由。但是,实际上,喝酒的妙趣恰恰就概括了中国审美的一个特征,中国文化里除了诗词歌赋以外,包括烟、酒、茶、禅,礼、乐、诗、书,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只要把握得好,它可能成为我们生活娱乐的一个推助力,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没有这个体验,那么你对人生的体验就只能停留在概念化的阶段。今天的题目“审美决定论”,之所以用“决定”这样一个带有强烈政治色彩、非常严肃的词,就是要把审美的学问拉回我们的生活中。中国人讲礼乐之制,讲的就是方和圆的关系,讲的就是严肃和轻松娱乐的关系,所以审美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个人审美素养的提高,会提升你的人生质量和理想高度,也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人不是越有钱、官越大,生活质量就越高,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审美的眼光和趣味。另外关于今天这个题目,为什么我选择“审美决定论”?实际上我用了一个非常专业的线索——中国的书画。

说到中国文化,说到中国艺术的本质,我们的关注对象一定离不开书法。为什么?因为中国所有的文化,它的呈现方式,或者它的载体、思想内容,都是以汉字形式书写的。汉字叙述、汉字表现是中国文化、中国审美最重要的对象。中国书法有三个巅峰之作——中国书法第一帖《兰亭集序》(王羲之)、第二帖《祭侄文稿》(颜真卿)、第三帖《寒食帖》(苏轼)。这三帖能够体现出中国语言结构之美,以及汉字的独特之美。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三帖的作者,这是我们中国文化里面非常重要的部分。不知道颜真卿的人,可能知道安史之乱,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吧?安史之乱时,颜真卿之所以能够写出这样个性化的字,这与他的方正人格是密不可分的。颜真卿是当时平叛安史之乱的重要军事领袖。他哥哥的孩子随着他从军,在战争中阵亡了,因此他以笔代刀,写下了《祭侄文稿》。后来他的儿子把这篇文章作为书法作品流传了下来。第三帖《寒食帖》是苏东坡流放杭州时所写。

审美能够决定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甚至决定这个时代的未来方向。我们强调中国审美的时候,可能大家的爱国主义、民族情绪都会高涨,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中国智慧作为整个人类文明构成里的重要一部分,是不排外的,我们愿意拿出我们的文化和他国分享,一起感悟智慧之美。中西方应该是个什么关系?我举个油画的例子。当西方的油画和我们的国画面对面,就意味着同时代里中西方文明开始面对面交流,在彼此交错的目光中,可以看到同处一个地球上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碰撞。这些文化并非像割裂的、不能拼合的大陆版图,而是如同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阻隔不断的波涛。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之间总会笼罩着一层云雾,那是相互之间的无限欣赏、无声呼应,只是这云雾有时浓厚、有时稀薄,悠然飘忽地缠绕在历史长河沿岸的峰峦之间,这是我形容的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是相互对视的关系,共同组成了整个人类文明长河的蔚然景观。我们说中国审美的时候,尤其是今天再来说中国审美,恰恰是要找到我们中华文明真善美一体、文史哲不分的智慧和形态。孙子兵法中“以少胜多”就是精兵强将以一抵十,艺术领域也是如此,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为什么国画中讲究留白而不是画满?为什么西方讲抽象?就是以少胜多。知道了这些艺术语言构成的特点,我们的审美眼光才会提高,我们的思想情感才会变得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