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事:从沈周到费丹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肆】

沈周“至四十外始拓为大幅”,不仅是指尺幅拓大,更重要的是笔墨从工整细密迈向雄浑劲爽,也就是从“细沈”向“粗沈”转变。这一转变期大致延续了二十年。

在此期间,他继续学习董巨和“元四家”,同时也吸收马远、夏圭的刚健粗简,丰富自己的表现技能。

沈周《东庄图》册之六/纸本设色/纵28.6厘米 横3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沈周《东庄图》册之十六/纸本设色/纵28.6厘米 横3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沈周《东庄图》册之十八/纸本设色/纵28.6厘米 横3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1473年,沈周四十六岁,为好友吴宽画了一套《东庄图》册。东庄是吴宽父亲吴孟融在阊门内的别墅。

吴宽(号匏庵)有过一段很失落的时期:科举考得不好,儿女又相继离世。沈周身为好兄弟,不停地写诗安慰鼓励他。后来吴宽终于熬出头来,在明成化八年(1472)的会试、廷试中一举拿下第一,成为明朝苏州的第二位状元,进了翰林院,做到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副部长)。

沈周和吴宽一辈子都是好基友。吴宽经常去沈周在相门的有竹居,沈周也经常和吴宽在东庄交游唱和、赏花品茗、晴耕雨读。这套图册沈周画得特别舒缓,基本都以写实的手法直现江南田园风光,也不炫技法,但我们看起来都觉得很有趣。

《东庄图》册原有二十四幅,现存二十一幅。我们就选几张,来猜猜其中有趣的小人,哪个是沈周,哪个又是吴宽?

沈周《东庄图》册之二十一/纸本设色/纵28.6厘米 横3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沈周《东庄图》册之五/纸本设色/纵28.6厘米 横3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沈周《东庄图》册之九/纸本设色/纵28.6厘米 横3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沈周《东庄图》册之十七/纸本设色/纵28.6厘米 横3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沈周《夜坐图》/纸本设色/纵84.8厘米 横21.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十八岁时,沈周自号“白石翁”。自此直至八十三岁去世,这段时期是他艺术生涯的晚期。这一时期他不再去刻意地模仿谁,在他晚年的画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自己的真实性情。

晚年的沈周患上失眠症,久不能入睡或睡后早醒,因此他画了很多的夜游图卷。六十岁的时候他画了《十四夜月图》卷;六十六岁的时候他画了《夜坐图》;六十七岁的时候他画了《千人石夜游图》;八十三岁的时候他画了《夜游波静图》。

沈周《夜坐图》(局部)

沈周《千人石夜游图》/纸本设色/纵30.1厘米 横157.1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沈周《十四夜月图》/纸本设色/纵30.4厘米 横134.5厘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其中的《十四夜月图》是在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八月十四日夜,六十岁的沈周同浦舒庵于双娥楼赏月而作。

下笔果断、大胆、老辣,显现出“粗沈”的典型特征——沈周晚年笔墨都很浓重,但厚重中仍透出他文人式的清雅。卷后有诗,其中写道:

壶中有酒且自乐,舒庵况是吾故人?酒政有律无哗宾,递歌李白问月句。青春白发同不及,且卷酒杯连月吸。舒庵与我六十八,更问中秋赊四十。

沈周《十四夜月图》卷后诗

诗与画的融合,人与境的浑然,沈周所以为“明四家”之首,得来诚然不虚。

1502年,沈周长子云鸿病故,两年以后,沈周为此赋《落花》诗十首,后来文徵明、徐祯卿、唐寅等人都相继唱和,形成声势浩大的《落花》诗唱和集,共得六十首。再两年以后,沈周画成《落花诗意图》。

画上沈周题书“山空无人,水流花谢”,临水岩坡上画一老翁拄杖独立,若有所思。《落花诗意图》用笔雅驯,行笔徐缓,用了很多圆笔,这是刚健厚重的老者难得的温柔一面。

这年沈周八十岁。他的天赋之才,已到了“大巧若拙”的化境。

沈周《落花诗意图》/纸本设色/纵35.9厘米 横60.1厘米/南京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