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营养评价
营养评价可了解儿童个体的营养状况,分析儿童是否存在能量、营养素缺乏或过剩。如存在营养问题则需要找寻原因,是原发还是继发、处于何种发展阶段。营养评价具体方法是通过体格测量与体格生长评价、问询病史、体格检查、膳食和饮食行为评价,了解是否存在危险因素,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是否存在营养喂养、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如有必要还需进行相应的实验室辅助检查。
一、体格测量和体格生长评价
(一)选择评价参照标准
我国评价儿童生长所参照的生长标准主要有两种: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颁布的“2006年5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世卫标准)和我国根据200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制定的“中国0~18岁儿童生长参照标准”(九市标准)。对同一个体儿童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要选择固定的一种标准。
早产儿的生长评价,胎龄40周前参考2013年修订版Fenton早产儿生长曲线图,胎龄40周后按照矫正年龄参照正常婴幼儿生长标准,身长至40月龄、头围至18月龄、体重至24月龄后不再矫正。
儿童生长标准参照值通常被制作为生长标准数值表和生长曲线图供临床上使用。生长标准数值表和生长曲线图有“百分位数法”“标准差法”“Z评分法”等表示形式。
(二)测量指标
体格生长评价最常使用的测量指标为体重、身高(身长)、头围。
世卫标准要求2岁及以下儿童测身长、2岁以上测身高,九市标准要求3岁及以下儿童测身长、3岁以上测身高,医生根据所选择的不同参照标准来确定测量时儿童的体位。如儿童在测量时不能独立站立或哭闹,可以选择仰卧位测身长,身长值减0.7cm约等于身高值。
其他测量指标包括:坐高(顶臀长)、指距、胸围、腰围、上臂围、皮褶厚度等。
(三)评价内容
1.生长水平
指个体儿童在某一年龄时点所测单项体格生长测量值(身长、身高、体重、头围)与参照人群值进行比较,体现了被测儿童个体在同年龄同性别人群中所处的位置,为该儿童生长的现况水平。
2.匀称度
临床常用评价体型匀称的指标为身高的体重和年龄的体质指数。
(1)身高(长)的体重[体重/身高(长)]:
提供儿童个体目前的体重相对于其身高的情况,间接反映身体的密度与充实度,是判断2岁以内儿童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常用的指标。
(2)年龄的体质指数(BMI/年龄):
BMI表示单位面积中所含的体重数,年龄的BMI对2岁以上儿童超重肥胖的判断优于身高的体重。
3.生长速度
定期、连续测量的数据比单次数据更有意义。纵向观察儿童生长速度可掌握个体儿童自身的生长轨迹,更能准确评判儿童个体的体格生长情况。
(1)生长曲线图评价法:
将个体儿童不同年龄时点的测量值在生长曲线图上描记并连接成一条曲线,与生长曲线图中的参照曲线比较,即可判断该儿童在此段时间的生长速度是正常、增长不良或加速。
(2)生长增加值评价法:
评价标准可参见WHO“0~2岁儿童身长、体重、头围生长速度标准”。婴儿期的生长增速指标对营养状况的评价有重要意义,可较早发现营养偏离的风险。
(四)体格生长异常指征
体格生长各评价指标的异常指征,见表1-1。体格生长偏离或异常既可能是由疾病、喂养或进食行为等多种原因导致,但也可能是个体的正常变异,应注意了解营养喂养情况(如喂养方式和进食行为、膳食结构等),并结合其出生史(如妊娠期母亲有无妊娠合并症、胎儿生长受限等),出生体重、身长,家族史(如父母的身高、体重和生长模式),以及临床检查(如有无特殊面容,身材和肢体的匀称性,有无心脏、神经、骨骼各系统的阳性发现)和神经认知发育等因素综合考虑、判别,见表1-2。
表1-1 临床常用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异常指征
*主百分位线为P3、P10、P25、P50、P75、P90、P97
表1-2 不同体格生长偏离或异常模式的鉴别
续表
二、问询病史
病史的问询以时间和逻辑顺序为主线,认真听、重点问,医生引导就诊者客观、详细地描述病情现况,回忆既往,从而发现对诊断和干预有价值的信息。问询过程态度和蔼亲切,语言通俗易懂,避免暗示或诱导式的提问。病史采集可包括以下内容:
1.一般内容
患儿姓名、性别、年龄(新生儿记录天数、婴儿记录月数、1岁以上记录几岁几个月)、民族、出生地点,父母或抚养人的姓名、职业、年龄、文化程度、联系方式(如电话),以及被询者与患儿的关系。
2.主诉和现病史
就诊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详细问询症状的情况(部位、性质、起始时间/年龄、持续时间、程度)、发展过程(程度的变化、不同症状出现的先后次序、有无明显诱因、是否存在缓解或加重的各种因素)、诊治经过、已经做过的检查和结果。
3.出生和生长发育史
(1)出生:
是否早产、低出生体重或巨大儿、小于胎龄儿或大于胎龄儿、多胎;出生体重、胎龄及胎产次,出生时产程是否异常,出生时有无窒息或产伤,Apgar评分结果;母孕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无贫血、食物过敏等病史)、生活及工作环境、精神情况。
(2)体格生长:
有无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生长缓慢开始年龄和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前囟闭合时间,乳牙萌出时间、顺序、乳牙出齐时间、换牙时间等。
(3)心理行为发育:
感知觉发育(视、听、味、皮肤等),运动发育(平衡与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发育,在幼儿园或学校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
4.喂养/饮食史
(1)喂养/进食方式:
喂养方式、何种乳品为主、配制方法、哺喂次数和量、夜奶情况、是否离断母乳及离乳时间,添加半固体/固体食物时间、品种、质地和量,进餐持续时间、进食的量、使用营养补充剂情况。
(2)喂养/进食行为:
儿童有无进食欲望,进食的行为表现、有无不良进食习惯、口腔运动和感觉功能情况、进食时长、有无挑食偏食或异食癖(如仅喜好少数几种食物或某种质地或气味、口味的食物)、有无睡前进食、外出就餐过频。
(3)喂养/进食环境:
餐具、进餐设施,喂养人是否知晓婴儿饥饿和饱足信号,儿童与喂养人的互动情况。
5.生活史
(1)大小便:次数、颜色、性状;有无腹胀、腹泻或便秘。
(2)身体活动:静态活动和体能活动时间,身体活动内容,是否存在身体活动过少、视屏时间过长、不主动运动、静坐为主等不良生活习惯。
(3)睡眠:睡眠时长,是否存在打鼾、呼吸暂停、日间嗜睡、张口呼吸、遗尿等症状。
(4)预防接种情况。
6.疾病史
有无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有无食物过敏和/或过敏性疾病史,致敏的食物和药物;有无先天性心胸、消化道、泌尿道畸形及手术史;有无脑瘫、孤独症等神经系统或发育障碍性疾病;有无腭裂、吞咽障碍等口腔疾病,以及口腔溃疡、急性胃炎等急性期疾病后遗症;有无气管插管和肠外营养史;有无慢性肠炎、胃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史。
7.家族史
家族中有无遗传性、过敏性或急、慢性传染病患者,直系亲属的身高、体重和健康状况,是否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
8.其他
必要时问询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养育氛围,婴儿抚养人尤其是母亲是否存在焦虑或抑郁。
三、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指医务人员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传统或简便的检查工具对患儿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记录要全面、具体、客观。
1.体格检查内容
体格检查前要消除儿童紧张、恐惧的心理,检查的顺序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掌握。检查要点:儿童安静时先检查心肺听诊、心率、呼吸次数、腹部触诊等易受哭闹影响的项目,容易观察的部位(皮肤、四肢、骨骼、全身浅表淋巴结、外生殖器等)随时查,对儿童有刺激而不易查(口腔、咽部等)或有疼痛的部位最后检查。无论检查时的顺序如何,记录结果通常按照表1-3的顺序记录。
表1-3 体格检查常见内容
续表
续表
续表
2.临床体征与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儿童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多项临床表现和体征,病因也可能不止一种,需结合危险因素、膳食调查和进一步的实验室生化检查综合判断。临床检查的常见征象与相应可能缺乏的营养素见表1-4。
表1-4 临床体征与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续表
四、膳食评价
(一)评价方法
膳食调查是营养素摄入评价的基本组成部分,调查儿童在一段时间内的饮食情况,门诊常用的方法有24小时膳食回顾法(常规连续3天)和食物频数法。
1.24小时膳食回顾法
是通过问询,调查儿童24小时内实际膳食摄入情况,对其食物摄入量、种类、结构进行计算评估的一种方法。我国饮食品种多、烹饪方法复杂,儿童在家长工作日和休息日的饮食规律及内容也可能差别巨大。因此单日膳食调查结果往往缺乏代表性,常规选择回顾连续3天的情况,通常包含2个工作日和1个休息日。回顾法简便易行,调查过程不影响儿童日常进餐,但其准确性依赖于儿童家长的记忆力和判断食物种类、分量的能力。
调查要点:
(1)调查前使用食物模型或图谱帮助家长认识各种食物大小的参考重量,并问询儿童家中常用的容器和餐具的容量大小信息。
(2)回顾调查时,调查每24小时内的完全进食情况,包括早、午、晚的正餐、加餐、零食,以及全天的饮水或其他饮料量,按进餐时间顺序进行询问;对于每一餐次,按照主食、副食、饮料、水果等顺序来帮助家长回忆,避免遗漏。
(3)如无特别说明,调查的重量为可食部分的生重;询问记录是否为可食部分,以便计算时去掉不可食的部分;遇到多种原料组成的混合食物,应详细询问食物组成,准确估算每种食物的比例;问询儿童是否吃完全部,估算进食比例。
(4)如母乳喂养,记录每次喂养的时长;如配方奶喂养,问询品牌、冲调方法和冲调比例(一勺奶粉多少克,多少奶粉配多少毫升水)。
(5)问询是否进食营养补充剂,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等;问询食用油和调味品的使用情况及大致用量。
2.食物频数法
是通过问询了解儿童在指定的一段时期内进食某些食物频率的方法,通常回顾过去1周至1个月内的进食情况。食物频数法多不涉及进食量,或仅对食物份额进行估量,是对儿童饮食史的定性或半定量调查。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日常食物摄入的种类、结构和进食频率,反映儿童较长期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素摄取模式。
(二)评价内容与指导要点
1.膳食结构
6月龄内坚持纯母乳喂养,无法进行纯母乳喂养时首选适合6月龄内婴儿的配方粉,严格按照配方说明冲调。满6月龄起,在继续保证乳类喂养基础上及时添加辅食,食物种类逐渐达到多样化。食物搭配均衡、合理、不单调(有干有稀、有荤有素),每日膳食由适宜数量的谷类、乳类、肉类(或蛋、鱼类)、蔬菜和水果类四大类食物组成,在各类食物的数量相对恒定的前提下,同类中的各种食物可轮流选用,做到膳食多样化。
2.能量摄入量和分配比例
根据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nutrient reference intake,DRIs)推荐满足儿童的能量需要及生长发育所需,考虑年龄、性别、生理健康状况和身体活动水平(0~6岁儿童每日能量推荐需要量不区分活动强度级别)。每天摄入总能量达到推荐的同龄儿供给量的85%为适量,低于70%为不足,长期超过推荐量的150%可引起肥胖。1岁以上儿童每日进餐主要包含3次正餐和2~3次加餐,热量分配大约为早餐热量占25%~30%(含上午加餐5%)、午餐热量占40%(含下午加餐10%)、晚餐热量占30%~35%(含晚间加餐5%)。
3.餐次安排
6月龄内婴儿按需喂养,喂养次数从最初几周内的每天8~12次逐渐降至8次,最长夜间无喂养睡眠可达5小时。7~9月龄婴儿每天乳类喂养4~6次(可安排在早餐、早午餐之间、午晚餐之间、睡前,有的婴儿可能夜间仍需要1次),辅食2次(可安排在家庭午餐和晚餐时段,与家人用餐同步)。10~12月龄婴儿每天辅食2~3次(可安排在家庭早餐、午餐和晚餐时段,与家人用餐同步),乳类喂养3~4次(可安排在早午餐之间、午晚餐之间、睡前,停止夜间喂养)。13~24月龄幼儿每天与家人同步进食早、中、晚3次正餐,在此基础上还安排早午餐间、午晚餐间、睡前1~2小时进食3次加餐。2~5岁儿童每天安排早、中、晚3次正餐,以及早午餐间、午晚餐间的2次加餐,晚餐时间比较早时,可在睡前2小时安排一次加餐。儿童两正餐之间应间隔4~5小时,正餐与加餐之间应间隔1.5~2小时。加餐分量宜少,以免影响正餐进食量。
4.宏量营养素供能比
因年龄不同而变化,小年龄儿童的脂肪供能占比会更高一些。婴儿每日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热量各占总热量的12%~15%、35%~45%、45%~55%;1~3岁幼儿占12%~15%、20%~35%、50%~65%为宜;4~17岁占12%~15%、20%~30%、50%~65%为宜。
5.蛋白质摄入量和优质蛋白比例
蛋白质摄入量应能达到推荐的同龄儿供给量的80%以上;来自动物性食物(肉、蛋、奶)和豆类的蛋白为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供给量的50%以上。
6.脂肪酸和添加糖摄入能量比例
限制饱和脂肪酸比例,4~17岁儿童青少年摄入饱和脂肪占热量比不超过8%;满足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适宜摄入量;限制膳食中的添加糖比例,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4~17岁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占热量比不超过10%(表1-5)。
表1-5 中国儿童青少年膳食脂肪、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糖的可接受范围
*适宜摄入量
7.微量营养素摄入量
重点关注钙、铁、锌、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的摄入。奶和奶制品是钙的优质来源;瘦肉、肝脏、动物血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常吃深绿色蔬菜(菠菜、油菜、芥菜、芹菜叶、莴笋叶、空心菜、茼蒿、韭菜、萝卜缨等)和橙红色蔬菜(西红柿、胡萝卜、南瓜、红辣椒、红苋菜、紫甘蓝等);多吃整水果,不喝或少喝果汁。
8.零食/点心
是指三次正餐以外进食的少量食物和饮料,多指早餐与午餐之间、午餐与晚餐之间的两次加餐。加餐以水果、奶类和坚果为主,可配少量松软面点,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晚间如有加餐不宜安排甜食,以免发生龋齿。建议在正餐和加餐之外只为儿童提供水,这样有助于建立饥饿-饱足反馈,保证正餐的良好进行。
9.其他
食物天然新鲜、多样、易消化,营养、卫生。烹制方法适当,少盐、少调料、少油炸;食物制作的质地配合口腔功能发展,适合儿童消化能力;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以提高儿童食欲;食谱推荐兼顾特殊膳食需要(如食物过敏、肥胖),以及某些宗教和文化的特殊饮食习惯,考虑市场供应和季节变化,考虑儿童家庭经济条件。
0~6岁儿童的膳食模式和关键推荐可参考图1-2~图1-4。
图1-2 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关键推荐示意图
图1-3 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
图1-4 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
五、饮食行为评价
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儿童养育环境、口腔功能、不良进食经历、气质、器质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对怀疑或确认有器质性疾病的儿童,首先应会诊或转诊至专科诊治器质性疾病。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如饮食行为问题仍持续存在,则进入饮食行为诊断和干预阶段,并密切监测儿童的体格生长指标。
(一)评价方法
1.行为观察法
由专业人员观察儿童进食情况,观察者可根据评价内容获得儿童进餐活动中尽可能多的信息并作出专业判断,是客观评价儿童进食技能的重要方式。
行为观察法可采用现场观看或视频观看的方式,专业人员观察儿童自餐前准备至餐后活动的完整一餐进食情况。现场观看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在医疗机构中的观察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儿童平日在家庭中的进食情况,另一方面在一餐的进食活动中,儿童部分进食问题可能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来。家庭录制儿童进餐活动视频,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评估,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场观看的不足,同时根据视频反映的实际情况给予家长干预指导也能有效地改变家长喂养行为,但视频拍摄的内容、角度和某些进餐细节的体现需要专业人员给予家长指导。
2.问卷/量表评估
使用儿童进食行为、父母喂养行为的筛查问卷或量表进行评估时,应注意问卷或量表的适用人群、评价内容,以及如何解读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指导儿童进食行为的干预措施。
(二)评价内容
1.进食状态
(1)进食的体位和姿势:
进食时是否有特殊姿势,如躯干、颈部、四肢过度伸展或过度屈曲。
(2)进食的精神状态:
是否喂养前即开始出现紧张状态(是否与喂养者、餐具、餐椅、用餐的房间等相关联);进食过程中是否有哭闹、咳嗽;是否喂养后出现情绪紧张、反流、呕吐或过度哭闹;儿童进食过程的整体状态是否精神萎靡、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与他人缺少言语及眼神交流;是否对除了进食以外的任何事情均感兴趣,注意力易分散,进餐时难以安坐。
2.进食技能发育
(1)评价是否可以进食与年龄相适应的食物内容和质地(糊、碎末、块、手指食物);是否完全或不完全回避某一种类、质地或稠度的食物;是否愿意尝试新食物(引入新食物时,家长通常要尝试的次数)。
(2)评价是否可以使用适合相应年龄的进食器具(手抓、勺、筷子、杯、婴儿座椅),是否具备相应年龄的自主喂食能力。通常情况下,儿童在7~9月龄可以开始自己抓取食物进食,用唇从勺中取食食物,尝试自己从小口杯中饮水;10~12月龄可以开始训练儿童自己用勺进食;12~14月龄开始训练儿童自己用普通杯喝水;在18~24月龄时儿童逐渐掌握自主使用勺子完成一餐进食,可以双手捧杯喝水,可以打开食物的简单包装纸和打开装有食物盒子的盖子。
3.口腔感觉和运动功能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测试方法评价口腔功能,可参考儿童口腔功能发展的正常过程及儿童的一些特殊口腔行为表现,对儿童口腔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进行判断。
(1)进食液体食物:
喂养液体时的吸吮/饮和吞咽功能(如吸吮的力度、有无协调的吞咽,舌包裹乳头及口腔颊部、上颚和下颌的运动协调和力量),喂养时口唇能否闭合且无食物流出,能否辅助下或自主用杯饮水。
(2)进食固体食物:
进食食物时的咀嚼和吞咽功能(有无将食物团块在口中搅拌并在颊部两侧运送,有无颊部两侧的碾磨动作,或是食物滞留在口腔和舌中部的吸吮蠕动动作,有无将食物包含在颊部两侧或口腔前较长时间,有无吐出食物或恶心表现);进食时食物残渣或液体漏出的量,能否通过唇舌运动清理口周残留食物;对不同气味、味觉、质地食物的接受度如何;对食物刺激是否敏感,是否积极寻求各种食物刺激;是否存在“厌新”现象。
4.喂养关系
(1)家长是否了解儿童的饥饿-饱足信号,是否有意识为儿童创造饥饿-饱足循环,有意识引导儿童自主进食。
(2)家长是否采用强迫、惩罚及不恰当的奖励方式促进儿童进食。
(3)家长是否设定了进餐规则,是否随时随地迫切提示或满足儿童的进餐需要,是否有追着喂、使用玩具等小道具辅助儿童进食。
(4)家长与儿童间的言语、眼神、肢体交流情况,家长对儿童的进食状态是否特别关注、焦虑或担忧;是否能为儿童提供适量和多样化的食物。
5.进食环境和进餐安排
进餐地点,进餐时提供的餐具,座位安排和进餐人员参与情况,周围是否有电视、玩具、手机、平板电脑等干扰物。每日餐次,每餐距离上一次进餐的时间安排,每一餐大约需要进食多久,进餐前后是否有引起儿童情绪剧烈波动或较大强度的活动。
六、实验室检测
目前对于人体内许多营养素的营养状况尚缺乏统一的可靠的生物学检测方法,实验室生化检查所提供的数据可能与营养素在体内的真实状况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仅具有相对的临床参考作用,在儿童营养状况评价时不应滥用。
(一)检测方法
人体营养状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测定血液中各种营养素的水平;测定各种营养成分经尿排出的速率;测定血液或尿液中各种营养素的代谢产物;测定与各种营养素有关的酶活性;给予大剂量营养素后测定尿中排出量,即负荷试验;测定与某些营养素转运、储存有关的结合载体(蛋白质、多肽等)浓度;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技术或生物电阻抗技术进行身体成分(骨密度、脂肪组织、骨矿物质等)测定;采用间接能量测定仪测定静息能量消耗。
(二)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1.感染
多种重要营养素的血液生物学标记物水平可受感染影响,如视黄醇、25-OH-D、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锌、总脂质、维生素C等。此外,运铁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与感染和创伤有关。一次检测的异常结果难以说明是营养素异常还是感染所致,或两者均有。感染时可伴C-反应蛋白或其他炎症指标异常,可帮助鉴别。
2.疾病
肥胖可影响视黄醇/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比值。高血铜可见于Menkes病(钢发综合征)、血色沉着病、胆汁性肝硬变、甲状腺功能亢进、各种感染、各种急慢性恶性疾病(包括白血病)。
3.药物
雌激素、避孕药可致尿铜升高,低蛋白血症、吸收不良、肾病综合征时尿铜可下降,补充锌可干扰肠道正常铜吸收致低铜血症。
4.标本来源
实验室评估营养状况的检测多采用血液、尿液样本,也有采用毛发、唾液等标本评价儿童营养状况的方法。但毛发、唾液等标本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检测结果不可靠。如发锌受头发生长速度、环境污染、洗涤方法及采集部位等影响,其结果与血浆锌无相关,故发锌不宜作为诊断锌缺乏的可靠指标。
(三)I型营养素的检测指标
Ⅰ型营养素包括铁、碘、钙、铜、氟、锰、硒及维生素类。缺乏时首先表现为组织中含量下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但体格生长基本正常;如若持续时间长、严重时可继发生长障碍。Ⅰ型营养素缺乏的判定应依据营养素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的危险因素、临床体征,以及直接测定营养素在组织中的浓度或代谢产物来综合判定。
1.铁
用于辅助筛查、诊断某些疾病(如贫血、血液系统疾病、感染等),监测治疗效果的常见检测指标:
(1)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检测为筛查方法,简单、价廉、易于操作,但是为非特异性实验。
(2)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为含铁的蛋白复合物,是铁贮存于人体的主要形式,该指标的测定是判定体内铁贮存的金标准,但可受感染、炎症影响。
(3)血清铁:
血清铁为铁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的复合物,转铁蛋白将循环中的铁转运到红细胞制造血红蛋白。
(4)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为功能性铁的灵敏标记物,缺乏标准化检测方法。
2.碘
用于筛查人群碘营养状况、辅助评价机体碘营养状况与功能的常见检测指标:
(1)尿碘:
尿碘检测适合筛查人群碘营养状况,90% 以上的膳食碘从尿排出,故尿碘水平是评估膳食碘和体内碘营养状况的标准方法,反映近期碘摄入状况。
(2)甲状腺功能:
碘在体内主要作用是合成甲状腺素,检测甲状腺功能间接反映机体碘营养状况与功能,包括血清蛋白结合碘、血清甲状腺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血清促甲状腺激素、血清反三碘甲腺原氨酸、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
3.钙
临床判断钙营养状态的实验室方法选择受限。人体的钙营养与膳食含钙量、维生素D、血磷与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血钙水平通常被严密调控维持在较窄范围,尽管膳食钙摄入不足,或骨质疏松时钙从骨骼流失,血钙水平仍然可维持正常水平。检测血离子钙水平可了解身体钙的状况,但不反映骨骼的贮存钙,不能用以评价膳食钙与骨钙丢失状况。
4.铜
用于辅助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疾病、铜缺乏症综合征(卷发综合征)及梗阻性肝脏疾病等的常见检测指标:
(1)血清铜:
是血浆铜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合成黑色素及胶原物质。
(2)尿铜:
胆囊系统是铜排泄的主要途径,收集24小时尿液,4小时内检测尿铜。
(3)血浆铜蓝蛋白:
血浆铜蓝蛋白是体内铜功能的生物标志物,与膳食摄入铜的状况灵敏性和特异性无关,不是评价健康个体铜营养状况的生物标志物。
5.维生素A
用于辅助诊断维生素A缺乏与过量的常见检测指标:
(1)血清视黄醇:
血清视黄醇检测临床应用较广泛,适用于人群维生素A营养状况的评价,是诊断的金标准。
(2)视黄醇结合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是血液中维生素的转运蛋白,检测方法较稳定。
6.维生素D
用于辅助评价维生素D缺乏与过量,鉴别不同病因的佝偻病与骨质疏松症,监测维生素D替代治疗的常见检测指标:
(1)血浆25-OH-D:
血浆25-OH-D可反映体内维生素D暴露状况,其浓度也与生理状况、身体脂肪组织、血液稀释情况、年龄、疾病、肝脏营养状况、肾功能等有关。
(2)甲状旁腺功能:
甲状旁腺功能为维生素D的功能生物标记物。
7.维生素C
用于辅助诊断维生素C缺乏与过量的常见检测指标:
(1)血浆维生素C:
血浆维生素C浓度可反映膳食维生素C摄取情况,但与临床诊断往往不完全平行。如禁食后检测血浆维生素C浓度正常时,可排除坏血病,但血浆维生素C水平较低时也不能证实坏血病的存在。
(2)尿负荷试验:
尿液维生素C含量与膳食摄取量及体内储存情况有关,可作为维生素C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维生素C缺乏时尿液维生素C可下降,若立即补充维生素C,尿维生素C水平难以快速恢复正常,因需先恢复体内组织储存,待血液内含量增多后,过剩的维生素C才由尿中排出。因此,尿负荷试验可间接反映机体维生素C 代谢池的状况。
8.维生素B1(硫胺素)
用于辅助评价硫胺素缺乏,鉴别其他原因的多发性神经炎的常见检测指标:
(1)全血与血清(浆)硫胺素检测:
全血硫胺素检测是目前较好的评估硫胺素体内状况的方法;血浆中只有<10%的硫胺素,故血清(浆)硫胺素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
(2)硫胺二磷酸检测:
硫胺二磷酸是硫胺素的活性形式,较硫胺素易于检测。硫胺二磷酸血浆(血清)含量低,检测全血或红细胞的硫胺二磷酸的敏感性、特异性高,是判断体内硫胺素营养状况和贮存的最准确方法。
(3)尿负荷试验:
可采用尿液维生素B1排出量和转酮酶活性系数分析24小时负荷试验和任意一次尿中维生素B1与肌酐排出量的比值了解尿中维生素B1排出量。
9.维生素B2(核黄素)
用于辅助评价核黄素缺乏的常见检测指标:
(1)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
检测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可间接评估核黄素营养状况。此方法不适用于谷胱甘肽还原酶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和β-地中海贫血者。
(2)红细胞核黄素:
直接检测红细胞核黄素,与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具有可比性,且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10.维生素B6(吡哆素)
用于辅助评价维生素B6缺乏,诊断低磷酸酯酶症的常见检测指标:
(1)血浆5-磷酸吡哆醛:
可较准确反映血浆维生素B6营养状况。
(2)尿4-吡哆酸:
直接检测24小时尿4-吡哆酸可反映近期维生素B6摄入量。
(3)红细胞天门冬氨基酸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系数测定:
广泛应用于评价长期维生素B6营养状况。
11.叶酸
用于辅助诊断大细胞贫血,鉴别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评价监测某些药物治疗(如苯妥英钠、普里米酮、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氨苯蝶啶、盐酸二甲双胍)时叶酸营养水平,常见检测指标为血清叶酸。血清叶酸水平对叶酸摄入量的变化和叶酸代谢的暂时变化比较敏感,低血清叶酸水平不一定反映体内储存的耗竭。血清叶酸水平检测特异性较低。
12.维生素B12(钴胺素)
用于辅助评价维生素B12缺乏的常见检测指标为血清维生素B12。目前公认将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作为维生素B12缺乏或亚临床缺乏的诊断指标。诊断大细胞性贫血应同时检测血清叶酸与维生素B12水平。
(四)Ⅱ型营养素的检测指标
Ⅱ型营养素包括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锌、氮、钾、磷、硫、镁,以及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缺乏时常表现为体重和身长(身高)生长速度下降,但组织中含量正常,无特殊临床症状与体征。Ⅱ型营养素互相关联,如锌、氮、钾、磷、硫、镁、氨基酸均为蛋白质的组成成分,蛋白质-能量缺乏常同时伴有其他几种营养素缺乏,如锌、磷、硫。
1.蛋白质
用于辅助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监测重度蛋白质营养不良治疗效果的检测常见指标:
(1)血浆(清)蛋白:
血浆(清)蛋白测定是临床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白蛋白是目前评价蛋白营养状况的常用生化指标,持续低白蛋白血症是判断营养不良的可靠指标之一,但半衰期较长,灵敏度较低,急性蛋白质丢失或短期内蛋白质摄入不足时,白蛋白仍可以维持正常。血浆前白蛋白反映急性蛋白质缺乏比白蛋白敏感。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因半衰期短,可快速反映营养治疗的效果,又称体内快速反应蛋白,但因受其他因素影响结果易波动。血清运铁蛋白可反映机体蛋白质的治疗效果,但浓度受血清铁的影响。当长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机体也可表现为血清免疫球蛋白(如IgA、IgG、IgM)和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迟发性皮肤过敏试验反应低下等。
(2)血清氨基酸比值:
严重蛋白质营养不良儿童血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和酪氨酸、精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减少,而其他非必需氨基酸正常或增高。空腹血清氨基酸比值=(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牛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升高提示蛋白质营养不良。
2.脂类
常用血脂检测辅助判断营养状态,如营养低下时血脂下降,营养过剩时血脂上升,也可用于评价饮食干预与药物治疗效果。评价脂类营养的常见检测指标,包括血清总脂、血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甘油三酯、血清游离脂肪酸等。
3.碳水化合物
辅助判断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合并症与治疗反应。常见检测指标:血清葡萄糖、血浆胰岛素、血浆胰高血糖素、葡萄糖耐量实验、胰高血糖素耐量实验、尿糖定性、尿糖定量等。
4.锌
目前评价个体锌营养状态缺乏简单、有效的实验诊断方法。血浆锌可用于评价人群血锌状况,但评价个体锌营养状况敏感性与特异性低。血浆锌水平下降机体不一定为缺锌状态,机体锌缺乏时血浆锌也可正常。因此,血浆锌仅作为个体锌营养状况评价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