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与中国边疆学建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展望

中国边疆学既是一门具有优良学术传统的学科,也是一门渐趋兴盛的新兴学科。之所以说它有优良传统,是因为在我国漫长历史进程中,诸多学人持续观察和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边疆社会的发展和演进,在不断探索中国边疆发展规律的同时,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经世致用”等一系列学术品格。前人对真理求真务实、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及历经千锤百炼后所积淀的经验、方法和手段,培育了我们继往开来的沃土,奠定了我们开拓创新的基础。

之所以说中国边疆学是新兴学科,是因为作为一个学科发展目标,这一命题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至今不过10余年的时间。在10多年的时间中,边疆研究日新月异的理论发展,助推着中国边疆学学科目标日渐清晰;边疆形势深刻变化的现实挑战,呼唤着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早日成形。在学者们的辛勤耕耘和孜孜以求中,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迎来了大发展和大繁荣的时期,中国边疆学成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中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新兴学科。

目前,有关边疆研究的学术机构大量涌现,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身到边疆研究中来,边疆研究所具有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延伸空间日益显现。围绕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问题,学术界的讨论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讨论促使边疆研究不断进步、持续兴旺。

尽管中国边疆学已经具备了独立“学科”的若干特征,但是中国边疆学的学科构建并未完成。究其原因,恐怕在于我们对中国边疆学“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的认识还不透彻,在中国边疆学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知识基础、研究方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区分等问题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这是正常的学术现象。学无止境,思亦无止境,关于中国边疆学学科的讨论势必还将继续,思想碰撞势必还将延续,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必将在学术交流、思想互动中得到升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7]当前中国边疆研究正处在良性上升、蓬勃发展的最好时期,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火热实践,为边疆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为边疆研究者施展才华提供了难得机遇。构建中国边疆学,是理论创新的必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我们必须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边疆研究的学术实践相结合,使之真正融会贯通于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之中;必须站在边疆各族人民的立场上,使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更加贴近边疆各族人民、更好地服务于边疆各族人民;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遵循中国边疆学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8],在中国边疆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上下功夫,在融通国内外边疆研究的各种资源上下功夫,使中国边疆学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繁荣。唯有此,中国边疆学这棵大树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原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9年第1期)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41页。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页。

[3]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访问时间:2018年1月23日。

[4] 刘云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第5页。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1页。

[6] 参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第三章“一级学科的设置与调整”第七条。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4~45页。

[8]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访问时间:2018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