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扶苏的条件
当扶苏说完之后,冒顿疑惑似的缓缓转过身来。
扶苏入眼的那一瞬间,冒顿傻了,“是你?你怎么没有死?”
话落,冒顿眼睛死死的盯着扶苏,身上的怒意燃烧到极致,要不是扶苏及时赶到,自己便可以将蒙恬打败了。
自从冒顿当了匈奴的单于之后,每一次打仗遇到蒙恬,基本上都是惨败而归,这让冒顿恨透了蒙恬,做梦都想将蒙恬碎尸万断。
“冒顿,不必惊讶,以你的智商想要攻占上郡,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必再白费力气了,没有人救得了你。”
“现在你唯有的出路就是投降,或者答应我一个条件,二者选其一。”
话落,扶苏决定放冒顿离开,毕竟抓了一个活的冒顿对自己没啥大用。
但要是被自己掌控的话,将来和胡亥正面对刚的时候,说不定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闻言,冒顿别过身去,十分愤怒:“死都不可能,我们匈奴人决不投降,誓死不降。”
其身后的那些匈奴人也纷纷附和着冒顿,各个视死如归。
看到这一幕,扶苏倒是有一点欣赏冒顿和这些匈奴人的,但欣赏归欣赏,既然落到自己手里面,岂有放虎归山的理由。
沉思一番,扶苏继续劝说:“冒顿。不降,那就只有死路一条。答应我一个条件,或许我还可以考虑帮助你们,解决你们匈奴粮食长期缺乏的问题。”
还别说,扶苏最后的这句话让冒顿有些一丝心动,自己出兵侵犯大秦的边境,目的就是为了掠夺粮食和土地。
自从入秋以来,匈奴的粮食便开始大量缩减,土地的生产能力越发的差,冬天甚至颗粒无收。
用了无数种办法,冒顿还是没能解决粮食缺乏的问题。
转念一想,冒顿疑惑似的问了一句,“你说的可是真的?你有什么办法帮我们解决粮食问题。”
神秘一笑,扶苏淡定自若看向冒顿:“很简单,你们北方无非就是气候寒冷,只需要弄一个温室大棚,种植一些耐寒谷物即可。”
“如果有可能,还能发挥你们北方的优势,创造一些巨额财富。”
温室大棚?
耐寒谷物?
巨额财富?
冒顿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些都是什么鬼?怎么自己从没有听说过。
自记事起,匈奴百姓的生活便很困苦,无数先辈都曾想尽了办法,但最后功亏一篑。
现在扶苏提出了这些办法,别说是冒顿不信,恐怕就连大秦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置信。
看着冒顿的反应,扶苏气的想吐血,这些古人真如传世那样古板吗?
强忍着内心的不耐烦,扶苏循循善诱着冒顿:“这些东西在我们大秦也是属于绝密,要不然为何我们大秦会发展的越发强盛。”
这下,冒顿终于动心了!
大秦发展至今,的确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强大,肯定是有特殊的气运和方法。
一咬牙,冒顿点了点头:“我可以答应你一个条件,但你得将你所说的办法传给我们。”
“还怕你不上钩?“扶苏心里冷笑道。
为了让匈奴发展得更好,扶苏还是将自己知晓的温室大棚方法一字不漏的写给了冒顿,以及有哪些耐寒谷物。
这些东西都是扶苏以前在书上看到的,他特别喜欢农业学,要不是没考上的话,扶苏定是一代农业大家。
看着手上扶苏所谓的“温室大棚和耐寒谷物”,冒顿有些不信,但为了自己能够得以逃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放心,我绝不会欺骗你,如有不妥,你可派人来寻我,我定会给你个交代。现在说说我的条件,如果今后我性命不保,你必须出兵帮我一次。”
“但是你得以匈奴的单于名义发誓,违者五雷轰顶。”
话落,扶苏双眼紧盯着冒顿。
犹豫再三,冒顿只好对天发誓:“我冒顿,以匈奴的单于名义发誓,今后扶苏有危险,定会出兵救援,违者五雷轰顶。”
满意的点了点头,扶苏命人将冒顿及他的侍卫放开,叮嘱道:“冒顿,回去之后好好管理匈奴,按照我说的去做,定会有惊喜。”
随即,扶苏挥了挥手,示意冒顿等人可以离开了。
“公子,不可啊!匈奴人凶残狡猾,千万不可放虎归山啊。”
“还请公子三思,好不容易抓住了匈奴的单于,我们定可以一举踏平匈奴。”
“请公子为了大秦着想,为了大秦的百姓设想,坚决不能放走匈奴。”
不等冒顿起身,扶苏身后的将士们炸锅了,还以为扶苏只是开玩笑,没想到真的要放冒顿离开,这让他们一时间难以接受。
尤其是那些被匈奴杀死了亲人的将士,越发的愤怒。
见状,扶苏有些掸疼,没想到这一茬。
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扶苏只好豁出了自己的老脸,高声劝说:“诸位将士们,大家先听我说。”
“放冒顿回去不是放虎归山,而是让他帮我们管理好匈奴,如今我们大秦将有大事发生,不宜和匈奴硬碰硬,算我扶苏恳求大家了。”
鸦雀无声般的寂静,扶苏的话让众位将士们冷静了许多。
自从扶苏遇刺之后,长城军也知道如今的大秦似乎要有大事发生,纷纷沉默了下来。
扶苏继续补充道:“请大家相信我,过不了多久,我一定会带着大家踏平北方,踏过匈奴,进军西边的神秘国度,到时候我们的大秦将会扬名天下,我给各位加官进爵。”
幸好扶苏看的书够多,深知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令得众位将士不再群情激愤。
“整顿兵马,朝着肤施县进发。”
待将士们的心情平复的差不多之后,扶苏下令大军开拔。
肤施县内,百姓们一听说匈奴被打跑了,纷纷站在城楼上观看,欢欣鼓舞,十分开心。
城中甚至唱起了欢快的歌谣。
“公子扶苏大救星,快把匈奴打趴下,大秦百姓给你把头拜。”
“公子扶苏天骄子,救大秦百姓于水火,万民景仰天下归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