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湘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首功

关于冯云山之死,一直以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认为他在进攻全州时就已战死,这一说法近年来已逐渐被研究者所排除。之所以会出现不一样的说法,很大程度上,与江忠源当时不知冯云山已死有关。在事后的报告中,他对此只字未提,相应官书乃至地方县志便也都没有做相应记载。

江忠源提及的,主要是鏖战两昼夜,缴获船只三百余和大量辎重,以及极大地杀伤了太平军精锐。这是事实,蓑衣渡一役,太平军战死数千人,阵亡者多数是原来紫荆山区的拜上帝会会众,普遍具有强悍善战和忠心天国的特点,乃太平军不可多得的精锐火种,对太平天国政权而言,如此损失是很难弥补的。

江忠源人马有限,战前他曾请求官军协同行动,在湘江东岸进行伏击。东岸重山叠嶂,仅有羊肠小道可以通行,如果官军也像楚勇一样在那里建立阵地,几乎可以确定太平军插翅难逃,最终将全军覆没于蓑衣渡。可是显然,官军并没有把江忠源的请求当一回事,楚勇在蓑衣渡连战两日,官军竟无一人增援,东岸更是空无一人。

在冯云山死后,太平军已没有选择,只能舍船由东岸登陆;而东岸的不设防,则给了他们逃出生天的机会。洪秀全率部穿过东岸林木郁密的山丘,徒步进入了湖南。他们本欲通过攻占临河的商业重镇永州,获取新的船只和给养,但由于官军已截断桥梁,船只也已被拖至对岸,所以便放弃永州,向南折往道州。对于太平军的突然转向,道州守军完全缺乏准备,防卫形同虚设,结果被太平军轻易攻取。

江忠源在蓑衣渡设伏的主要目的,是塞断太平军北进湖南的水陆通道。在伏击成功后,他曾一度认为,太平军将铩羽南返,湖南可能已经守住;太平军攻占道州,使他的这一希望破灭了。尽管最终未能阻遏太平军北进湖南,但蓑衣渡一战却已实质性地保住了长沙甚至湖南。

太平军的本意是经湘江直接对长沙发动快攻,其时长沙防备空虚,兵力又少,一旦太平军迅疾发动攻击,被攻下的概率极高。可是因为落败蓑衣渡,太平军被迫改变了行进方式和路线,快攻长沙的计划也被迫延迟。此外,他们不仅要重整士气,还要招募兵员和补充给养,以弥补蓑衣渡之战的重大损失,这使他们在道州和湘南其他地区又耗去了不少宝贵的时间。

没有蓑衣渡一战,长沙可能早就被太平军攻克了,湖南自然也将在其掌握之中,故而此战“为保全湖南首功”。当时很多人认为,“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从后来湖南的战略地位来看,也确实如此:设若湖南尽入太平军之手,则太平军可尽收湖南精兵,顺江而下,占领南京;北伐也因此可能提前,在各处对太平军都还缺乏戒备的情况下,整个战局必将发生急剧变化。

经过蓑衣渡一役,江忠源的声名与日俱增,其知兵善战之誉,在湘省无人能及。他自己也因功升为知府。

大家都知道江忠源能打仗,但是他的话还是没人听。太平军刚刚占据道州时,兵犹不满万人;江忠源提出“分防不如合剿,远堵不如近攻”,也就是说应合兵一处,直接奔赴道州开打。这本是消灭太平军的上策,结果愣没人搭理,湘南诸城也相继被太平军各个击破。

通过在湘南流动作战,太平军又增加了五万人马。在太平军内部,西王萧朝贵被评价为“勇敢刚强,冲锋第一”,他通过谍报,得知长沙仍空虚无备,便向总筹军务的东王杨秀清请命,欲突袭长沙。杨秀清认为蓑衣渡战役后,已失去突袭的时机,没有同意;洪秀全也持同一意见。萧朝贵倔劲上来,带上仅千余人的部队,就自顾自地长驱直入,对长沙发动突袭。

1852年9月12日,萧部直抵长沙城下。由于其余太平军仍停留在湘南,尚无会攻长沙的迹象,所以萧朝贵的猛袭,可以说是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城内居民甚至都还不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直到太平军发炮攻城,炮子打到城中,街上卖浆的小贩正要拿碗来喝,炮子的碎片恰好将碗击得粉碎,百姓这才惊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