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读书计划:一生要读的中国历史100本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韩昌黎文集》——盛世中唐的瑰丽诗文

点击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韩昌黎文集》。

情节缩微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韩愈的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具有多样的艺术特色。其涉及面极广,有“扶树教道”宣传儒家思想的作品,如《原道》、《原姓》、《原毁》;有寓意深刻的杂说,如《龙说》、《马说》;有刺社会之弊的议论和表状,如《讳辩》、《论佛骨表》;有谈“求师之道”的,如《师说》;有感情激荡、真挚动人的祭文、墓志铭,如《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

韩愈的诗作也取得很大成就。他不拘泥于李、杜,而是有所革新与创造,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或反映时事,或写中下层文士的政治失意和个人遭遇,如《汴州乱》、《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

下面是部分经典篇章的简介:

《师说》是中国古代专论教师的名篇,同时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针对当时社会“师道日微”、“耻学于师”的风气,着重阐明了从师学道的必要性和应有的态度,提出了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也”。选择教师应以掌握仁义之道为根本条件,“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他提倡学无常师,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在师生关系中,他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是可以相互学习的。

《祭十二郎文》被古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侄儿的突然死去使作者想到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早逝,全赖兄嫂抚养,自己的孤独全凭有侄儿相依相慰;侄儿死后,其子女幼小无依靠而自己未老先衰,万念惧灰。一幕幕、一桩桩,回忆过去,面对现实,叙述时不加修饰、不做渲染,诉说琐事显得平淡,但字字句句发自骨肉至情,真实而且深沉。作者奔流起伏而倾泻的悲伤之情融在之中。开篇是含着眼泪的诉说,进而呜咽抽泣,进而泪流满面,安排侄儿身后事时已是号淘痛哭,直到罪己、责己已竟是顿足捶胸、呼天哭地了。在情感的倾泻中,有怀念、有感激、有悔恨、有哀愤、有自咎、有乞望,或徐或疾,或高或低,直至“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仍是悲哭不已。可以想见,作者一面哭一面写,一面写一面哭,一边叙述一边抒情,情不能已,真是催人泪下。

专家小议

韩愈的作品,充实了盛中唐文化,为我们留下了瑰丽的文化遗产。他的思想观点,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进步,成为我国文学思想史上一位杰出人物。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主人公精粹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