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近十年,可以说课改焕发了学校、教师、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改探究中,广大语文教师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使语文教学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改观,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满堂灌、重道轻文、教师中心、肢解课文等现象正在淡出课堂。
可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益和魅力。下面就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谈一谈自己的拙见。
问题一:要求认识的字与要求学会的字混淆要求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本着“多认汉字,提早阅读,减轻负担”的构想,采用了“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的编排策略。这就是说,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标准是不同的:要求认识的字只需做到“见其形读其音”,而要求学会的字则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同时还要了解(或理解)其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学习在表达中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把要认的字逐个进行字形分析,甚至要求学生抄写,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学生很容易就忘记了,因而教学中分析字形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兴趣索然,昏昏欲睡,教学效率十分低下。
对策:
1.遵循儿童认识的规律,把认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整体把握。
教师指导认字的时候,不必要求学生用结构法、偏旁部首替换法等去进行字形的分析与记忆。我们都知道,汉字是一种符号,人的大脑对符号信息的输入是因人而异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少三四岁的小孩都会认字,但他们没有多少是按照老师教的什么结构法、偏旁部首替换法去记忆的,而大多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识记而获得的。打个不很恰当的比喻,识字如识人——我们认识一个人,一般情况下几乎很少有人去分析这个人眼睛长得什么样,鼻子长得什么样,嘴巴甚至耳朵分别长得什么样。一回生,二回熟,见面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这个人也就认识了。识字也恰恰如此,只要让学生反复多次见面,自然也就记住了。
2.把识字放在实践的环境中巩固运用。
识字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不仅要引领学生在课内识字,还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用字。如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每人制作一个座位台签,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台签上,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无意中很快认识百余个汉字。低年级教师还可以和家长共同配合,给家里、教室里的物品写上标签;还要经常鼓励学生认读随处可见的广告、招牌。教师要定期把学生已经认识的字组合成一段话、一篇小短文或者一首小儿歌等等,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待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教师要及时引导鼓励学生阅读少儿书报,写图文结合的日记,以此来达到巩固识字、积累语言、发展思维之目的。
问题二:教学策略的选择偏重形式不求实效
时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注入了不少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些教师舍本逐末,在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赶时髦、走过场、摆花架子,“做秀”现象还较为严重地存在着,类似于下面的这个案例我曾多次在听课中碰到:
黑板上贴着一棵“果树”,“果树”上有十多个“果子”,每个“果子”上都有一个要认的字。老师说:小朋友,现在我们玩一个摘果子的游戏,谁来摘果子?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老师叫了十多个孩子站到黑板前,一个个把自己认识的“果子”摘下来,没轮上去摘的孩子就在一旁等着,摘到“果子”的孩子就在老师面前读一读。这样一个游戏花了七、八分钟的时间,效益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孩子巩固了一个他会认的字。这样的活动看似热闹,实际上课堂效率很低。一节课只有40分钟,玩上两三个这样的游戏,孩子们能学到些什么?教学的任务能按时保质地完成吗?
还有一些语文课上(特别是公开课中),课件的使用泛滥成灾。教师用直观的图像来呈现课文的内容,剥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与想象,本来是要阅读文字,想象画面,感悟语言,却变成了看画面理解课文内容,这如何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呢?
对策:
1.教学形式应服务于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运用的任何教学形式都要从完成教学目标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内容决定形式,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首先考虑完成哪些教学目标,然后考虑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可以采用哪些教学形式,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如一位老师在《蓝色的树叶》一课识字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识字的效果,运用了“猜一猜”的游戏:将“术、铅、惹”等9个字制成卡片贴在黑板上,请甲、乙两名学生到黑板前,甲生面向学生背对黑板,乙生悄悄地指了一下“惹”字,全体学生都默默地记在心里。这时甲生问大家:“是不是‘美术’的‘术’字?”全体学生齐说:“不是‘美术’的‘术’字。”甲生又问大家:“是不是‘铅笔’的‘铅’字?”全体学生齐说:“不是‘铅笔’的‘铅’字。”甲生又问大家:“是不是‘惹人喜爱’的‘惹’字?”全体学生齐说:“对对对,请归位。”接下去,教师又请了两对学生上前做这项游戏。游戏期间,我看到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兴致盎然,有效地巩固了识字。
2.充分考虑学生活动形式的各个环节,做好严密的组织工作。
美国一位著名企业家在进行企业决策时,总是要思考三个问题:这项工作有没有必要?如果有必要,都有哪些办法可以完成?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因为这“三思而后行”,这位企业家才能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教师亦应如此,我们应该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常常问一问:这个环节或这个问题有没有必要?完成这项教学目标都有哪些好的方法?怎样的处理会更有效?然后把每个活动环节想清楚,把组织工作考虑细致,尽量减少无谓的时间消耗,使每个教学环节、每种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达到最大的优化。
一位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了深化学生对伽利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理解,他设计了一个“记者招待会”活动,请学生设想:伽利略在进行公开试验之前,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如果你就是在场的记者,你会问些什么;如果你就是伽利略,你又会怎样回答?这样的活动使学生超越了时间、跨越了空间,仿佛真的置身于“记者招待会”中,情绪非常高涨,思维异常敏捷,在机智而又不失幽默的问答中,学生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口语交际的技巧,同时伽利略为科学精益求精、执着坚定的光辉形象也牢固地树立在了学生的心中。
问题三:合作学习的理解有失偏颇,缺乏实效
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被教师广为使用。但不少教师僵化地理解合作学习,不合时宜地进行小组学习,成了“为形式而形式”。下面是一年级上册《四季》中的一个教学环节。老师说:这篇课文共有四个小节,每一个小节都介绍了一个季节,请喜欢春天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夏天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秋天和冬天的同学也分别围坐在一起。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很深刻,而且低年级的孩子还有比较强的从众心理,所以,大多数学生都坐到春天那一组去了,二十多个孩子非常拥挤,而冬天那一组只有四位学生。接下来就是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学生的发言被这个优等生取代了。这样一种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过程,也谈不上充分的合作,更谈不上思维火花的碰撞,这难道是我们所追求的合作学习吗?
对策:
1.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学习的方式,也是学习的首要内容。
在学生还没有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以前,应把合作学习首先当作教学的内容教给学生,正如学习电脑一样:在我们还没有学会使用电脑之前,特设计算机课学习其使用方法;当我们已经学会了使用电脑后,计算机就如同我们经常使用的钢笔一样,成为了工具。同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需要我们教师首先将其作为学习的内容教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小组内如何分工,如何合作,如何讨论交流,如何倾听别人的发言、补充修正提升自己的见解等等。只有学会了合作学习,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进行合作,提高学习的效果,提升合作的意识。
2.要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我们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调料”,以为使用这样一种形式就等于贴上了“新课程”“新理念”的标签。有很多专家强调指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我觉得不一定都要如此。小组合作学习从其根本意义上讲,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增加每一个学生的实践机会。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站起来发言的机会,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相对均等的实践机会。比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合作识字、交流记字方法等等,这些任务看似非常简单,却可以达到人人参与,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效果。尤其是在低年级,这些似乎是没有讨论价值的学习内容,更具有必要性。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和校正的问题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有限,不再赘述。以上所谈,也只是本人的一孔之见,定有失偏颇,愿意来教于广大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