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人性理论的变化
人们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不同管理者因为个性的不同,对此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人厌恶工作,有的认为人需要工作。但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生活质量、人们素质能力的不同,会有更加有效的、主流的人性假设。
有学者[4]总结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管理者管理行为背后的人性假设,大概分为三种类型。对这三种人性假设及其变化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看待个人成长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
2.3.1 X理论
在工业革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企业和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以及所采取的管理举措的基本前提,是“人性本恶”。多数企业的管理者会认为:员工都是懒惰的,天生不喜欢工作,他们会拈轻怕重,避免承担责任,不求上进,没有内在驱动力,如果有条件最好可以不工作;管理者一不留神,员工就会偷懒,或者损坏、盗窃企业的资产;员工也对企业漠不关心,如果没有惩罚或者奖励,员工肯定不会主动去做对企业有利的事情。
基于这样的假设,企业和管理者对待员工的管理方式,以施加压力为主。企业会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告诉员工迟到、早退、工作不达标、损坏设备等行为的负面影响。也会有一些奖励举措,引导员工做出合乎企业和上级期望的事情。
在人被当作机器的时代,工人们很难从工作中体验到开心和愉悦,工作只是赚钱养家的痛苦交换。我们现在所享有的5天8小时工作制,也正是源自这种对工作的排斥,才争取来的劳动者的权利。再加上工厂管理者也不用考虑激发工人创新的动力,只需要工人按照精英所制定的标准无条件执行,所以X理论成了这个阶段大部分管理者采取有效管理行动背后的人性假设。
人们会排斥令人痛苦的差事,但是如果工作能够避免令人疲惫的体力劳动,除去对个人时间和个性的束缚,并能带来乐趣和成就感时,工作将不再是义务,而是每个人的权力。与之相对的是,对人性的假设也需要做出调整。
2.3.2 Y理论
随着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知识型工作者逐渐增多,持有X理论的管理弊病逐渐显现。基于X理论的管理,只能管得住人们的行为,却管不住人们的心。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成功与否,对员工内在的能力素质和参与热情依赖更高,所以Y理论开始流行起来。
Y理论不同意X理论的“人性本恶”的假设,认为“人性本善”: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并没有那么抗拒,甚至有很多人会很享受工作。人们对企业有归属感,期望能同企业一起成长,就算没有人监督,也会努力把工作做好,愿意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当人们不再是流水线上的一台机器时,工作便有可能释放人们的天性,变成一种内在的需要,一种实现自我的途径。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会变得更加积极,不工作反而会变成一种煎熬。
基于对人性的正面期望,Y理论的管理方式,以积极引导为主。这些管理者会授予员工更大的权力,以奖励而不是惩罚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给予员工适当的空间,取消上下班打卡而实施弹性工作制,鼓励员工自主承担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2.3.3 Z理论
后来威廉·大内在X理论和Y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Z理论。Z理论更加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认为管理中的文化特性,包括信任、关心、亲密等是员工核心的诉求内容,也是管理中应当被强化的部分。
持有Z理论假设的企业和管理者,会让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享受充分的自主权,关心员工的福利,与员工建立情感的联系,重视员工的培养,让员工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开心心地工作。
从X理论到Y理论、Z理论的变化,本身就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和员工关系的变化。生活改善带来的人文主义,正在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虽然X理论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依然还有用武之地,但更多时候,秉持Y理论和Z理论的企业和管理者,更能吸引年轻人。
我们无须成为管理学研究者,但对于这些理论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审视我们所处的环境,看到社会发展不仅是对人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更让个人有机会得到更多解放: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发挥自己特长和优势的渴望、赢得尊重和有尊严的生活,让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再是将就。人们不再像过去那么容易被指使:不合理的要求会拒绝,与自己特长不相符的工作会放弃,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行为会抗拒。生活改善带来的以人为本,正在重新塑造我们选择和履行工作职责的方式。
社会加速发展导致的竞争加剧,以及生活改善带来的以人为本,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脱离的两大环境变化趋势。每个人要追求的职业幸福,以及实现职业幸福所必需的成长力觉醒,答案都存在于这两个趋势之中,只有恰当地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觉醒和幸福才有可能发生。
[1] [以]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3]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48.
[4] 道斯·麦格里格和威廉·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