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做文章 脱贫致富靠带头
黑晓亮
清晨,冒着刺骨的寒风,我和工作队员小杨驱车前往海原县李旺镇二道村,在这里,我们将要迎来一到两年的基层工作,想到这,我内心有些茫然。作为一名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干部,被下派到基层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没有一点基层工作经验的我,以后的工作该如何去做,心里没底。但想想,组织既然派咱到这个村,就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带领乡亲们脱贫……思绪纷飞间,我们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新的工作、新的环境就这样在2015年初的冬天开始了。
让“空心”变“实心”
初来乍到,作为第一书记的我,该如何去干呢?这是摆在当前的难题,万事开头难。要想干好以后的工作,必须首先了解二道村的基本情况和现状。于是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进村入户、摸底调查。接下来我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先后走访了6个自然村的800多户农民,通过摸底了解到二道村的基本情况:该村现有北坪、西坪、二道、马堡、北湾、红中湾6个自然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 810户,3100人,水浇地4395.26亩、荒坡地5254.38亩,低保户255人、五保户6人、残疾人士37人、高龄21人、孤儿5人、党员47人,种植户661户、养殖户149户。目前二道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种植户多,人均水浇地少,根本解决不了生活生计问题,主要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所以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导致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严重。因病(残)、因老、因学是主要致贫原因,另外劳力外出也给村落脱贫带来了一定困难。“这是一个实际的‘空心村’,但如何才能让‘空心’变‘实心’呢?这是摆在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与村民交谈中,我发现,其实二道村有个优势,就是人均水浇地很少,但该村荒坡地有5000多亩,又离引黄灌渠不远,可不可以在荒坡地上做文章,如果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空心村的问题。
让荒坡地活起来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尽快制定了脱贫发展规划,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研究讨论,并征求了广大村民意见,最后决定进行土地流转种植中草药。明确了目标之后,就要规划抓落实,我们村委班子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此项工作,多渠道联系解决这个问题,在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齐心协力,通过多渠道沟通、协调,我们与上海隆鑫公司商谈成功,2015年在北坪、西坪种植中草药黄芪、党参1500亩。同时根据二道村脱贫发展规划,争取在2016年整合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在西坪村种植枸杞2000亩、在北坪村种植枸杞2000亩,力争在2016年底使得所有荒坡地都能进行土地流转,发挥出最大效益,解决一部分劳力问题,最终使得农民收入增加。
若要富,先修路
基础设施对村庄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交通、农业灌溉对中草药的种植尤其重要,在完成土地流转后,接下来就是水利和交通的问题,要与种地同步发展。为此,我积极向派出单位领导多次汇报,发挥本单位项目优势,最后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共投资295万元新建6.2公里硬化路;投资357.9万元,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改善基本农田4940亩;投资42万元,解决了二道村至北湾村主干道硬化路;维修南坪和北坪道路300米、边沟3200米;同时争取项目新建两座蓄水池和灌溉管道。在各项目资金的逐步落实下,村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闭合交通路网,彻底解决了二道村村内生产、运输问题。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一年,2016年初的冬天,在组织的重新安排下,我离开了二道村。感谢组织,感谢派出单位,感谢乡镇党委、政府,二道村“两委”班子的领导同志们,二道村的村民们,在你们的关怀和信任下,我在这里度过了欣慰、开心、充实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的思想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也得到了加强。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扶贫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是打开驻村扶贫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抓好村级班子及自身建设,是完成驻村扶贫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