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典型引路 以点带面推动我国“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支撑,二者都是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将推动制造业从传统的局部信息化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全面加速转型,同时也将为5G落地应用开辟巨大空间。
2019年以来,我国大力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5G商用方面,截至2020年11月,我国已累计开通5G基站超70万座,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处于全球领先位置;产业方面,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近3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融合创新应用不断深入,产业生态规模持续壮大。特别是2019年稳步推进“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以来,“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超过1100个,投资超过34亿元,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5G基站总数超过3.2万个。“5G+工业互联网”已经涌现出数据采集和感知、高清视频、机器视觉、精准远程操控、现场辅助、数字孪生等6类典型应用场景,并在航空、机械、汽车、钢铁、矿业、港口、能源等领域实现率先发展。
宁波舟山港应用5G轮胎式龙门吊远程控制、5G+精准定位及5G+MEC等技术,实现港口作业流程自动化、智慧化,人力成本下降50%以上,设备改造成本节省20%以上;中国商飞利用5G技术将C919大飞机复杂无比的系统工程化繁为简,200多万个零部件实现与人、机、车间和各控制系统、管理系统的广泛互联,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宝钢股份在全国冶金业首次投入工业化应用中最大载重的公路无人驾驶车辆,借助5G实现的AGV、无人仓库、无人码头等“无人化”作业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
我们看到,领先企业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的积极性正不断提升,应用范围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不断延伸,“5G+工业互联网”覆盖的行业领域日趋广泛,叠加倍增效应正在显现。这些典型案例给我们更多的行业及企业提供参考,带来信心。相信“5G+工业互联网”探索大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而这对解决目前尚存的很多问题将大有裨益。
我们看到,我国工业数字化程度及企业网络建设水平相对滞后,工业App等关键技术也有待突破。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规模以上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47%、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49.2%、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就绪率仅为7.6%,很多企业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足,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另外,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知识难度、生产环节对专业性的要求都很高,现有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大多针对工业制造流程的某一环节,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同时,企业对投资成本回收的要求也很高,但目前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还缺乏科学合理的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为冲破“5G+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这些束缚,我国政府正以完善“5G+工业互联网”发展环境为重点,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培育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和解决方案提供商,遴选一批“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在更多行业挖掘、推广更多的典型场景。夯实网络基础、完善产业生态、深化融合应用,持续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需要更多榜样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来看,进行“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汇编意义重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