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探索与兴起
本章集中分析1992—1997年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起步的动力,混合了政府发展经济的愿望、投资者的致富热情与企业发展对资金的渴望这三股力量,它们迅速推动年轻的资本市场快速向前发展。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发展股票市场,无疑是异常艰难的探索过程。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拓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制度变迁的进程分析,资本市场的发展必然受其社会组织的能力存量或制度资源禀赋的制约,沿着相对成本较低的能力禀赋诱导路径发展。对于初生的中国资本市场,无论是投资者与发行人的诚信,还是自律监管或者司法干预,都根本不具备有效的能力禀赋。在经历了初生的热情和混乱后,强有力的政府行政体系不可避免地介入了市场的运行,形成了行政主导的市场发展模式。市场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无序,在多方力量的博弈下,最终推动年轻的中国股票市场步入无序与政府过度控制并存的困境,一边是投资者和企业对市场需求的炽热火焰,一边却是高度中央行政管制的冰冷海水。这一发展阶段,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央行政权力逐步开始确立主导市场发展的地位,但市场自发力量、地方政府、中介机构与交易所仍然有着较大的自由空间。1996年以前,中央政府对证券市场并没有建立有效控制,其他市场利益主体自主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市场进一步繁荣。在这一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约束机制,众多力量博弈的结果是在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严重的制度缺陷和混乱现象,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也陷入了长时间的迷失,最终转向主要依靠行政力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