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移动信道传播特性分析与建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参考文献

[1]张更新, 张杭.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

[2]张更新, 甘仲民, 李广侠.对发展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的有关思考[J].卫星与网络, 2010, 5:32-34.

[3]张乃通, 张中兆, 李英涛, 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4]刘悦.国外静止轨道移动通信卫星技术发展综述[J].国际太空, 2013, 10: 26-31.

[5]谢智东, 常江, 周辉.Inmarsat BGAN系统(上)[J].数字通信世界, 2007, 02: 88-91.

[6]谢智东, 边东明, 孙谦.Thuraya和ACe S系统(上)[J].数字通信世界, 2007, 05: 86-88.

[7]刘洪, 邓林, 沈俊.ICO-G1卫星移动通信系统[J].数字通信世界, 2007, 03: 36-40.

[8]焦现军, 曹桂兴.MSV-ATC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研究[J].航天器工程, 2007, 16(5): 59-67.

[9]张威, 尹冉冉, 沈俊.Terre Star卫星移动通信系统[J].数字通信, 2012, 01: 32-34.

[10]谢丰奕.美国移动通信卫星Sky Terra-1升空[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0, 23: 20-21.

[11]李广侠, 何家富, 朱江.中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背景、组成及概况[J].数字通信, 2007, 10: 82-85.

[12]刘悦.国外中低轨高通量通信卫星星座发展研究[J].国际太空, 2017, 5: 59-63.

[13]肖永伟, 孙晨华, 赵伟松.低轨通信星座发展的思考[J].国际太空, 2018, 11: 24-32.

[14]李博.第二代铱星(Iridium NEXT)[J].卫星应用, 2017, 9: 1.

[15]张更新, 李罡, 于永.全球星系统概况[J].数字通信世界, 2007, 12: 82-85.

[16]边东明, 胡向晖, 汪宏武.轨道通信系统概况[J].数字通信世界, 2008, 12: 82-84.

[17]梁晓莉, 王聪, 李云.“一网”星座最新发展分析[J].中国航天, 2019, 7: 29-31.

[18]李倬, 周一鸣.美国One Web空间互联网星座的发展分析[J].卫星应用, 2018, 10: 52-55.

[19]梁晓莉, 李云.“星链”星座最新发展分析[J].卫星与网络, 2019, 08: 40-43.

[20]李博.“星链”星座近期动向分析[J].国际太空, 2019, 12: 4-7.

[21]新兴卫星互联网公司LEOSAT简介[EB].

[22]Telesat、One Web及Space X三个全球宽带低轨卫星星座系统的技术对比[EB].

[23]郑林华, 韩方景, 聂皞, 等.卫星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