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万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温柔回复

当有人问我,为什么相信自己能做成一件事,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的故事。

小时候的我是个很大大咧咧的女孩,对一切充满兴趣,就像所有的孩子一样。而且时常自以为自己有与众不同的才华,散发着艺术家的气息。

学前班时,我认为我对画画很有天赋,花瓣总是画得精细,枝干和树叶也画得那么认真。你或许开始笑,当然,我可以告诉你,这是数学题里的要求,“五朵花减两朵花等于?”要求画出来,我一笔一画完成,自信的看着正确的花朵数目,顿时乐开了花。这份自信让我“肆无忌惮”地偷看同桌的答案,但我注意到的不是他的数目是否和我一样,而是他的花朵形态。那些花瓣,大大小小,枝干歪歪扭扭,我猜他也没有认真画,否则这也没多难。我心里那份自信一下支撑我大笑起来“你!画的是什么,花吗?一点都不漂亮!”一瞬间,我突然醒悟过来,还在上课呢,果不其然,老师已经来到我的身边,把我带上台。我低着头走过讲台,又来到门边,做了个一节课的门神。

后来我画画的次数随着题目难度的变化而减少,我开始失去对自己画画有天赋这件事的想法。

在学校里总有很多的活动和比赛,对于我的班主任来说,这些比赛必须是由她选择参赛选手,成绩不好的我被排除在外。五年级时,我参加了一次作文比赛,那时我的班主任换成了一个戴眼镜的廋廋的女士,她说话温柔,办事却严肃。她说,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于是,我幸运的参与了这次比赛。比赛那天下午,我拿到题目,选择了其中一个,在不多的时间里完成了我最好的结尾。

颁奖那天,我听到自己的名字,上台领了奖,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获奖。我原来可以!

后来我参加了好几次的校园比赛,有的名次高,有的只是安慰奖项。但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第一次比赛时,我紧张的心情和尽力的完成。

小考结束后,我在家等待成绩,无聊时候翻开科学书,想照着实验步骤做那些实验,我对奶奶说,“奶奶,我想做这些实验,感觉很好玩唉!”她问我“该怎么做,你要多看看书啊。”我马上去烧水,找瓶子,找吸管…我爬上屋顶,照着做一遍,失败,第二遍,失败,第三遍,失败。烧第四次水的时候,奶奶对我说“多看看哪里不对,先不要着急做,着急做的话只会浪费。”我认真读步骤要求,发现了“密闭”这个问题,第四次,成功。我跑下楼去,大喊“成功了,厉害吧!”奶奶笑着回答“第四次,成功了就好。”

小考成绩出来,然后是录取线出来,我没考上第一志愿,去了一个乡镇中学,家人都对我说“自己努力,努力才是决定你的以后的最重要方法。”

初中时期,因为一开始没有一起回家的人,等车路上都在想一些有的没的,感动自己的优美句子。初中时期语文不错,我开始喜欢写作,对奶奶说自己以后想当作家。她没有像以前一样直接认可我,而是说“不容易,要花很多精力的。”我回“坚持就好。”初中结束,我去了一个比较好的高中,当时入学有一个活动是关于写日记的。结束之后,我获奖了。姑姑之前看过,鼓励我,说喜欢的话坚持下去。

但整个高中,我在很多优秀的人中,渐渐失去信心,开始想很多问题,那些问题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过早忧虑,也可能变成“无病呻吟”,但对我来说,是真真切切的痛苦。

当我接触的东西越多,我发现每个人都在自己热爱的天地里寻找着什么。他们每天坚持、对抗着,却平凡得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只有自己知道。偶尔想起我最想放弃的时候,我的解决方式也依然与我喜欢的有关,我就知道,自己并没有放弃。或许有些时候不需要结果,也不要着急去想结果,先做做看,反正是自己喜欢的,自己就会开心,不花费别的想法去坚持,会简单很多。

我对自己和所有人说,亲爱的人儿啊,在追求一件事物,在享受一份快乐的时候,曾有那么多人以温柔的话语认可你,那么也希望你可以以轻松的自己去迎接,先不要苛求做到最好。当然,世界不是只有成功,也有失败,正视失败,也算是对自己的温柔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