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社会退缩行为(Social Withdrawal)是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不与他人交往、游戏,独自一个人打发时间的行为。[1] 学界对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儿童群体。20世纪80年代以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逐渐成为中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研究者们在其概念、亚型、成因和干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探索。在诸多研究中,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成因和干预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两个问题。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内外两大因素的影响。内因包括生理基础、气质类型、社会认知和动机倾向等;外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以往研究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外因的关注较多,内因关注较少。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内因的研究日渐兴起,因为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内因研究对于理解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深层动因和发生机制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近20年来,受认知心理学蓬勃发展的影响,学者们关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内部影响因素的探索逐渐集中在对其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上。所谓“社会认知”,是指通过研究关于社会现象的认知结构与加工来理解社会心理现象的一种概念性和经验性的途径或方法。[2] 现代心理学通常从“结构观”和“过程观”两个角度来理解社会认知。“结构观”主要从社会认知的“组织或结构”,即个体的社会知识、制约其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的范畴和原则等方面展开研究,如皮亚杰的自我中心性研究和塞尔曼的观点采择理论;而“过程观”把社会认知假设为前后相继的一系列信息加工的环节组成的流程,关注在此流程中发生的沟通、变化以及主体加工信息的一切方式,如注意、记忆等,即社会信息加工。[3]由此可见,“结构观”可以有效揭示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横向静态关系,但不能从纵向动态层面深入揭示其内在根源和发生机制;而“过程观”能够有效克服这种困境,为学者们深入开展社会认知研究提供崭新的视角。因此,近年来学者们多以“过程观”的视角,通过研究社会退缩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来探讨社会退缩儿童的社会认知特点。国内外多项实证研究表明,社会退缩儿童与正常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能力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体现在社会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上。[4][5][6][7] 然而,以往研究多以学龄儿童为被试,极少关注幼儿群体,而幼儿阶段恰恰是社会退缩行为发生率较高的年龄,也是社会退缩行为干预矫治的关键年龄。我国学者孙铃等也发现,4—7岁是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8]
目前,社会退缩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多以Crick和Dodge的“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修订版)”为理论基础,考察认知因素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忽视非认知因素的作用。然而,一些非认知因素如性别、年龄、情境和情绪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产生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信息加工中的情绪过程和认知过程总在相互影响,个体对环境中重要信息的注意是通过情绪的提醒来实现的,并据此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后续的认知加工和行为表现。因此,Lemerise和Arsenio提出了“社会信息加工的情绪—认知整合模型”。该模型详细列出了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情绪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体现在数据信息库中,也体现在信息加工的每一阶段上。[9] 但是,Lemerise和Arsenio的模型还只停留在理论思辨层面上,尚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撑。国内少有探讨情绪因素在社会信息加工和退缩行为之间中介作用的研究,如情绪事件联结、情绪性质、情绪理解、情绪反应和情绪表达等。
综上,本研究在综述以往有关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探讨了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和人口学变量差异,考察了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探讨了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在其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并根据以往研究和本研究结果,探索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有效干预方案。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页。
[3]池丽萍、辛自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过程观与结构观及其整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6卷第1期。
[7]于增艳、刘爱书:《儿童中期社交退缩亚类型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第19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