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居住模式之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存活老年人居住模式的动态变化

一 样本描述

“存活老年人”,即几次跟踪调查中一直存活的老年人,这个概念是相对于在跟踪调查中去世的老年人而言。本节将基于CLHLS调查2002年、2005年和2008年三期跟踪调查的样本,系统分析存活老年人在这六年间的居住模式动态变化。2002~2008年跟踪调查采访了16020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表2-2为三期调查老人的样本分布。2002年调查的16020位老人样本中,仅有26%的老人(4161位)在2008年调查时仍然存活,52.3%的老人在2002~2008年间去世,另有21.8%的老人在此期间失访。

表2-2 2002~2008年跟踪调查老年人的样本分布

表2-3为2002~2008年间随访存活老人的年龄分布。1998年基线调查过度抽样(oversample)了高龄老人,即对100岁以上高龄老人全部进行访问,以保证百岁老人足够的样本量。因此2002年调查中百岁老人占全部被访老人的20%,远高于总体人群中的比例。2002年被访老人平均为86.4岁,2005年随访存活老人的平均年龄为84.8岁,2008年随访存活老人的平均年龄为83.8岁。存活老人的年龄均值略有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高龄老人较高的死亡率。在2002年的3189名百岁老人中,80.7%均在2002~2008年间去世,另有15%在此期间失访,仅有130位存活,随访存活率仅为4.1%。相比之下,在2002年的1608名65~69岁低龄老人中,12.5%在2002~2008年期间去世,另有27.9%在此期间失访,共有958名老人存活,随访存活率达到59.6%。

表2-3 2002~2008年随访存活老年人的年龄分布

表2-4为2002~2008年随访存活老人的性别分布。2002年男性老人占比为42.6%,2008年随访存活样本中男性比例有所提高,为46.4%。这主要是因为在2002年男性被访老人更为年轻,其平均年龄为83.8岁,较女性老人低4.4岁。在2002年被访的9194名女性老人中,54.3%于2002~2008年间去世,另有21.4%在此期间失访,随访存活率为24.3%。相比而言2002年被访6826名男性老人中,49.4%在2002~2008年间去世,另有22.3%在此期间失访,随访存活率为28.3%。

表2-4 2002~2008年随访存活老年人的性别分布

二 存活老年人的居住模式动态变化

我们先观察2002~2008年间随访存活老人的居住模式分布。如表2-5所示,2002年与子女同住的比例高达64.5%,空巢比例为29.2%,机构养老的比例则不到5%。2008年多代同堂模式比例有所下降,跌至56.5%,而空巢比例上升了10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显示了家庭结构变迁的趋势,即空巢家庭的逐渐主流化(因子女的求学、务工、进城、出国等),以及由此引发的观念的转变,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引发了空巢现象的蔓延扩展;另一方面也源自存活老年人样本年龄分布的变动,正如表2-3所示,存活老年人中9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的比重明显下降,年龄均值下降了约2.5岁。

表2-5 2002~2008年存活老年人的居住模式分布

表2-6则更好地揭示同一队列老年人的居住模式动态变化。总体而言,居住模式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即老年人一旦选择了某种居住模式,转换的概率就比较低。在2002年这个时点接受调查的与子女同住的10328名老年人中,39.5%在2005年仍选择与子女同住,6.7%转为独居或仅与配偶同住,0.3%入住养老院,剩余的53%去世或失访。如果仅考虑2002~2005年间随访存活的老年人,则有84.1%[4](4075位)一直选择与子女同住,14.3%(694位)由多代同堂家庭转为空巢家庭,0.6%(29位)入住养老机构,0.9%(45位)转为与亲戚朋友、兄弟姐妹或保姆同住。针对2002年调查时空巢且在2002~2005年存活的老人,其中68.4%(1969位)在2005年调查时仍留存空巢,28.3%(816位)转为与子女同住,0.9%(27位)入住养老院,2.3%(67位)转为与他人同住。针对2002年调查时住在养老院且存活至2005年的老人,90%(242位)在2005年时仍留住养老院,6%(16位)开始与子女同住,3.4%(9位)离院独居,另有0.4%(1位)转为与他人同住。

2005~2008年的跟踪数据又再次诠释了路径依赖的普遍性。在2005年调查时与子女同住且在2005~2008年间存活的2342名老年人中,80.1%(1875位)一直保持与子女同住,19%(442位)转为独立居住,0.5%(11位)入住养老院。在2005年空巢且存活至2008年的1637名老人中,70.4%(1152位)仍独居,27.6%(451位)转为与子女同住,0.4%(7位)入住养老院。在2005年住在养老院且存活至2008年的109名老人中,86.2%(94位)仍居住在养老院,2.8%(3位)转为与子女同住,还有10%(11位)搬离养老院独自居住。可见,“习惯成自然”确是世俗常态,老年人居住习惯的惯性在最大程度上维持了居住模式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入住养老院后居住模式改变的概率最低,仅为10%~15%。进入机构养老者相对而言年纪更为老迈且身体更是衰弱,他们在2002~2005年间的死亡率(44.2%)和2005~2008年间的死亡率(41.1%)分别高于同期与子女同住老人的死亡率(41.8%)以及空巢老人的死亡率(24.4%)。如前所言,老人入住养老院不是因为家庭矛盾的无法化解,就是因为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对护理人员的依赖已经须臾不可或缺;若无特殊情况,他们最后一般将在养老院内终其一生。比较而言,空巢老年人改变居住模式的概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和健康状况的恶化,近30%的老人会在三年期内转为与子女同住。反其道而行之的是,还有14%~19%的老人会从多代同堂家庭转为空巢家庭,其中一类情形是老人先帮子女照料孙子女,待孙子女无须照料时他们再搬离子女家庭独立居住,如果排除老人能独善其身又非常渴望清净生活的心愿,这种情况实在令人叹息。

表2-6 2002年全部样本在2002~2008年间居住模式动态变化

将2002~2005年间以及2005~2008年间这两个三年期的跟踪样本合并,通过这种加大样本量的方式,可以更加精确地估算出样本老人在调查后三年内的居住状态变化情况,详见图2-5至图2-7。在图2-5中,分母为在前期调查与子女合住且存活至下期调查的五岁组样本老人数,分子则分别为在调查后三年内转为空巢模式的样本数,以及在调查后三年内入住养老院的样本数。70~79岁与子女合住的老年人在未来三年内独立居住的可能性最高,可达到21.2%,但随着年龄的上升这一比例则会快速下降;从居家养老转变为机构养老的可能性也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但总体而言这一比例非常低,不超过1%。

图2-5 与子女同住老年人的居住模式转换率

图2-6 空巢老年人的居住模式转换率

图2-6中,分母为在上期调查处于空巢家庭且存活至下期调查的五岁组样本老人数,分子分别为在调查后三年内转为与子女同住和入住养老院的样本数。如图2-6所示,空巢老人转为与子女合住的可能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上升,而空巢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可能性在90岁以前都非常低,但在90岁以后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一个可能的原因是,9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子女也多数步入了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行列,自顾不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图2-7中,分母为在上期调查住在养老院且存活至下期调查的五岁组样本老人数,分子分别为在调查后三年内转为与子女同住和独居的样本数。由图2-7所示,机构养老的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转为与子女合住的可能性大幅上涨,尤其是百岁老人搬离养老院与子女合住的比例高达22.2%;同时,机构养老老人转为独居的可能性随着年龄增长明显下降,由于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高龄老人很难再脱离养老机构独立生活。

图2-7 机构养老老年人的居住模式转换率

三 存活老年人居住模式动态变化的性别差异

从横截面分析看,老年人的居住模式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表2-7和表2-8则进一步剖析了男性老人与女性老人在2002~2008年间居住模式的动态变化。如表2-7所示,2002年与子女同住且存活至2005年的1954名男性老人中,有79.8%仍与子女同住,18.6%转为空巢家庭,0.7%入住养老机构,0.9%转为与亲戚朋友、兄弟姐妹或保姆同住。2002年调查时空巢且2002~2005年均存活的1513名老人,72.5%在2005年调查时仍生活在空巢家庭,24.5%转为与子女同住,1%入住养老院。2002年住在养老院且存活至2005年的118名老年人,95%的老人在2005年仍留住在养老院,仅有5%的老人搬离养老院独立居住或者与子女同住。

在2005年调查时与子女同住且在2005~2008年间存活的958名男性老人中,75.8%一直保持与子女同住,23%转为独立居住,0.5%入住养老院。在2005年空巢且存活至2008年的882名老人中,76.1%仍独居,22%转为与子女同住,0.6%入住养老院。在2005年住在养老院且存活至2008年的51名老人中,80%仍居住在养老院,6%转为与子女同住,但有13.7%搬离养老院独自居住。

表2-7 2002年男性样本在2002~2008年间居住模式动态变化

如表2-8所示,2002年与子女同住且存活至2005年的2889名女性老人,87.1%在2005年仍与子女同住,这一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老人(79.8%);11.5%转为独立居住,0.6%入住养老机构。2002年调查时空巢且2002~2005年均存活的1366名老人,63.8%在2005年调查时仍在空巢家庭;32.7%转为与子女同住,这一比例较男性老人的24.5%高了8.2个百分点;0.9%入住养老院。2002年住在养老院且存活至2005年的150名老年人,86.7%在2005年仍留住在养老院,8%搬离养老院与子女居住,而男性老人中这一比例仅为3.4%。

表2-8 2002年女性样本在2002~2008年间居住模式动态变化

在2005年调查时与子女同住且在2005~2008年间存活的1384名女性老人中,83%一直保持与子女同住,比男性老人这一比例高了约8个百分点;16%转为空巢家庭,0.4%入住养老院。在2005年空巢且存活至2008年的755名老人中,63.7%仍独居;34.2%转为与子女同住,而男性老人的这一比例仅为22%;0.3%入住养老院。在2005年住在养老院且存活至2008年的58名老人中,91%仍居住在养老院,7%搬离养老院独立居住。

通过表2-7和表2-8的对比可以发现,与子女同住的女性老人改变居住模式的可能性远低于男性;然而空巢的女性老人转变为与子女同住的可能性明显高于男性。可见女性与子女同住的倾向性与可能性更大,这应该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一是由于女性的预期寿命较男性更长,因此女性老人的丧偶率高于男性。例如陈华帅(2010)发现2008年65岁及以上女性老人的丧偶率达到81.6%,而同龄男性老人的丧偶率仅为48.1%。当女性经历老年丧偶的冲击后,很可能从原来独立居住的状态转为与子女同住以慰藉晚景的孤寂。二是女性老人在多代同堂家庭中通常秉承以往劳作习惯帮助子女料理家事、照顾孙子女(Sasaki,2002),自然也更易受到子女的欢迎而相处融洽。

四 存活老年人居住模式动态变化的年龄差异

表2-9和表2-10反映了65~79岁低龄老人与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在居住模式转变时的差异。将两表对比,2002年与子女同住且存活至2005年的低龄老人中,77.2%在2005年仍与子女同住,而高龄老人这一比例高达88.4%;22%转为独立居住,仅有0.2%入住养老机构。2002年调查时空巢且2002~2005年均存活的低龄老人中,75.4%在2005年调查时仍留住空巢家庭,而高龄老人这一比例仅为58.1%;22.7%转为与子女同住,0.6%入住养老院。2002年住在养老院且存活至2005年的低龄老人中,94%一直居住在养老院,而高龄老人中仅有89.4%在2005年仍在养老院生活。

2005年调查时与子女同住且在2005~2008年间存活的低龄老人中,约1/4在这三年期内转为独立居住,而高龄老人中仅有10%转为空巢。2005年空巢且存活至2008年的低龄老人中,22.4%转为与子女同住,而有36.6%的高龄老人转为与子女同住。2005年住在养老院且存活至2008年的38名老人中,87%仍居住在养老院,这一比例与高龄老人相仿。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与子女同住的低龄老人转变为独立居住的可能性显著高于高龄老人。低龄老人在多代同堂家庭中很多时候充当重要的“家务帮手”角色,尤其是在孙子女的照料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孙子女入托或无须照料时,他们可能会选择与子女分开居住,给予自己与子女双方更多的独立空间。然而高龄老人在多代同堂家庭中则更多扮演被照料者的角色,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身体日趋衰弱,再次独立居住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微弱。同时,在丧偶或疾病等负面因素的冲击下,空巢高龄老人转而与子女同住的可能性远高于低龄老人。

表2-9 2002年低龄老年人在2002~2008年间居住模式动态变化

表2-10 2002年高龄老年人在2002~2008年间居住模式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