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世纪新阶段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目标要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政府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将文化发展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之具有了战略性、全局性的意义。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方针的提出和部署,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文化战线坚持以繁荣文化为中心,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激发了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潜力,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 对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有了新高度
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这段论述十分透彻地阐明了文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应该看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把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条件下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这些充分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二 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在,“西强我弱”的基本态势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找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三 将文化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2006年9月13日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年2月15日发布《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的实施,意味着文化发展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快轨道。
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事业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文化体制改革不但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也提升了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措施全力推进。“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一五”时期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2006年文化方面支出685亿元,2010年达到1528亿元。据统计,“十一五”时期前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超过900亿元,年均增幅25.28%。仅2009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投入总量就达30多亿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83万个服务点覆盖9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数字化,年放映达800万场,覆盖50%的行政村。[1]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已有1444座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国已有2850个公共图书馆、3223个文化馆、38740个文化站;农家书屋工程自2007年实施以来,已建成农家书屋近40万家,每个书屋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预计到2011年底,将有70多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全面覆盖;在城市,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如大剧院、音乐厅等,如今遍布全国各地。2011年,落实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资金总额35.97亿元,其中,以实施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为依托,安排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经费18.22亿元。国家美术馆工程、中国工艺美术馆工程、国家图书馆一期改造工程、中央歌剧院剧场工程等进展顺利,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一批地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进展顺利。2011年,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稳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年资源建设总量达28.4TB,服务1.6亿人次;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作在各地全面铺开;首批31个地级市(区)和47个项目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2]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国家拨付专项资金,在“十二五”时期,继续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按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为早日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有关部门已经决定通过实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实现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