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版前言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是伴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发展快、应用广、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课程。数字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电路、通信电路、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也是集成电路设计的基础。
从《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第1版)》出版至今,已有8年了。在这8年中,全国有数十所高等院校使用过本书作教材。为适应数字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为配合及满足不同专业层次学生的需要,作者依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特做此修订。
由于“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为此,在修订时,我们有如下考虑。
1.强化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讲述分析、设计的经典方法时,以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而在讨论器件的逻辑功能和应用时,以中、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并强化外部功能,淡化内部结构,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应用芯片的能力。侧重阐明基本概念、数字电路原理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尽量减少繁琐冗长的数学运算,力求深入浅出,便于自学。
2.根据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调整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两章中的内容顺序。在介绍了中规模集成芯片后,紧接着介绍该类芯片的分析设计方法。这样调整更能节省教学学时。
3.在“集成触发器”一章中,增加了“触发器的转换”内容,以体现数字电路实现方案的多样性和芯片(模块)的可替代性。
4.删去了第1版中“硬件描述语言(VHDL)”一章。由于大部分学校有后续课程“可编程逻辑器件”,所以本书没有必要专门介绍硬件描述语言。
5.在“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一章中,增加了“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内容,以微处理器为例,从系统的角度介绍存储器的基本概念,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结合应用实例理解存储器。
6.增加了“数字系统设计实例”一章。这样,本书从小规模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着手,到中规模电路模块化思维方式的建立,再到大规模电路(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学习,最后增加数字系统设计实例,引入系统概念,体现现代设计理念,建立了数字电路“先电路-再模块-后系统”的完整主线,知识层次更丰富,内容衔接更系统,更合理,避免了学生以前学习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
7.对第1版中的每章习题进行修订、补充。
8.在叙述上,保留第1版的可读性。
本书第9章由王汝言编写,贺利芳修订全书习题。全书由邹虹修订完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有关专家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