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而坚定:写给面料塑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62/32012162/b_32012162.jpg)
1.4 从灵感元素开始
作为“90后”大学生,他们的思想,笔者只能试图去接近和了解。在对待原初灵感的问题上,希望同学们尽量地进行自我沟通,真诚对待自己,从而完成灵感图片的搜集和整理。面对课题设置的题目时,有些学生显得有些迷茫,因为每个人的灵感具有单一性或是类似性,很少会出现重复。当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提交时,真可谓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如图1-6所示,就是一位学生的灵感图片——鱼。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40E09/17329616604473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2_0007.jpg?sign=1738864069-wpDTbnXHLKN9R1G2m6q0FQdqWi1aTE01-0-5f25fe75534d128970f936c5f25ed15f)
图1-6 灵感图片——鱼
我们就以2011届学生林施施的作业为例,进行分析罗列。如图1-6所示,作为灵感图片至少要符合以下条件:
(1)图片清晰。
(2)原生态。
(3)物体特征明显。
(4)具有较明显的风格特征。
我们完成前期灵感图片的搜集与挑选,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选择与之风格相近的面料,进而完成面料的搜集和整理。
接下来,我们通过林施施同学课程作业中不同步骤的各个阶段和大家分享课程《材料造型设计》第一轮中的案例。
Step 1——面料的收集和形态的处理(图1-7)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林施施同学在内的很多同学往往关注的是灵感器物的细节,这是一种常规的思路且容易表现。另外一种思路,就是去把握器物的整体风格,进而通过面料进行表述,这种方式难点在于,器物风格往往较为抽象,不便于把握,通过面料进行风格地表述可能就更加困难。我们先来看看前者的案例吧!很明显,该同学关注的是鱼鳞,也是试图通过面料的形态与色彩,尽可能去接近灵感图片中的“对象”。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40E09/17329616604473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8.jpg?sign=1738864069-v20roJk9HU6JHqwH91EzPTIVFipzfsKp-0-9ad315b52e04130a7d65077e07e52ea9)
图1-7 面料收集和形态的处理
Step 2——面料二次设计过程与效果(图1-8)
在这个过程,学生尝试了很多方法,去对面料进行二次改造设计,要选择较为完善的一个样本,作为自己的设计结果进行提交。从而完成课程第一阶段的课题设置——从灵感到面料二次设计。
如图1-8所示,是面料二次设计后的阶段性作业。设计师通过面料与饰品合成完成了对灵感图片的表述,这种表述虽然仅属于林施施,或许显得不够充分。但是,为以后课程开启了一个方向——设计语言的表述,这个方向真的很好,也会延续下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40E09/17329616604473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4_0009.jpg?sign=1738864069-BX5LeA4RwlsW4qHmhfiyEizpBxdFboMU-0-a462baf6de892c6013991fd1e1c14b5f)
图1-8 面料二次设计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