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服装陈列设计(Fashion Display)从100多年前诞生以来,到当今已经发展成为一项相当大的产业。服装陈列设计属于服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VMD)的一部分,是一门涵盖服装消费心理学、服装市场学、视觉艺术学、空间造型学、美学等多学科的专业学科。其目的是吸引顾客、传达品牌形象、营造品牌氛围及促进和增加销售。
我国的服装陈列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与十多年前委托广告公司和室内装潢公司设计制作服装店铺陈列的情况不同,如今的品牌服装都拥有自己的陈列设计团队,品牌的陈列展示更具有系统性和延续性。由于服装商品感性因素占主导的特殊性,品牌视觉形象对于品牌的塑造和巩固举足轻重。当中国的服装产业从“世界加工厂”向拥有自己的知名品牌发展时,国内服装企业的营销意识日益加强,服装品牌视觉形象的提升更是服装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所在。从近年来服装企业的招聘情况来看,品牌企划类人才,特别是服装陈列设计人员,存在需求量很大的缺口,而目前国内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为数不多,专业的理论指导也相对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本书的编写就显得具有实际意义。
实用设计艺术与纯艺术的区别在于它必需迎合目标受众的审美趣味,赢得目标受众的认可并使其产生共鸣。特别作为与时尚联系最为紧密的服装陈列来说,其展示的内容或者说表现的主体就是时尚产品,因此,顺应时代潮流是设计师树立设计观念的首要法则。21世纪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每隔几年科学技术和社会思潮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产品的功能概念和精神需求也在急速的转换,网络购物对实体店的冲击已经显而易见。服装行业实体店必须打造远胜于网络的消费体验才是取胜的关键,其中服装店铺的氛围是仅次于穿着体验的重要因素。“体验经济”“概念消费”对服装销售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们相关院校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式,都没有跟上这一步伐。当代设计教育体系应当涵括基础理论和实践环节,是艺术审美、消费心理和操作技能等综合素质的结合。本书的编写即是对国外服装陈列教学研究的引用继承,更多的是对21世纪艺术设计新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尝试。
在撰写本书前,笔者曾在美国纽约时装技术学院进修服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课程,多次考察美国时尚集中地如SOHO、SEVENTH AVENUE等街区和东京的著名品牌专卖店的展示陈列,并通过朋友和业内人士收集了大量欧美、日本的服装陈列实例资料。本书通过对欧美、日本及国内当代的一些优秀服装陈列案例的介绍,结合笔者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加以学生作品的点评分析,使同学们对服装展示的特点、设计要领和流行趋势具有感性和理性的了解,希望能给同学提供有益的启发,从中学到服装陈列设计的相关原理和方法。本书同样也适合相关需求的企业培训所用。
本书的出版离不开许多人的辛勤劳动和帮助,在此感谢为本书提供优秀作品和拍摄陈列照片的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同学们。
附部分陈列照片拍摄者名单:苏友朋、朱加睦。
作品作者名单:张泽鹏、俞双蕾、柴晓敏、陈力超、周胜南、陈白羽、朱之恒、赵毅、陶振华、谢帅、蔡诗瑜、周双、邹玲、汪引路、桂晓菲、胡舒婷、吴曼、陆斌、郁琼、赵莉。
编著者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