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谁都适合的P2P网贷
李女士在二线城市刚结婚,家里给了一笔钱,准备买房。因为还缺一点首付款,准备再积累半年。但手上现有的钱放在哪里?李女士有点纠结:银行较安全,但半年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不到4%;股票自己也不敢碰。一天,李女士上网时,页面上弹出一个P2P网贷广告,有熟悉的明星代言、有媒体报道、有各种奖项,产品收益也不错,半年期的年化收益率能到10%,并不是高得离谱。李女士仍不放心,继续在网络上搜索这家公司的相关信息,看到有不少大V代言,说平台没问题;也有不少投资者去现场参观的照片、视频;公司还引入了好几轮风投。做完这些调查后,李女士觉得这家公司很靠谱,便把准备用于买房的首付款投了进去。结果,半年不到,赶上P2P爆雷潮,自己投资的这家平台也没能幸免,出现了提现困难。李女士开始紧张起来,和不少投资者一起去这家公司,但都被劝说一切正常,提现困难只是短期性的,公司人都还在,让他们放心。半个月后,李女士的投资到期,毫不意外地延期支付了。又过了几个月,不幸最终发生:平台正式宣布爆雷。
投资任何理财产品,务必了解清楚你到底投资了什么、有哪些风险。如果这些风险你都知晓,且有方法可以避免,或者能承受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才可以考虑参与这个投资。
P2P网贷起源于海外,即不通过金融机构,借贷双方直接通过互联网完成资金的借贷,借款人借到资金,出借人获得收益。这一模式传到国内后很快变了样。P2P网贷从个人借贷快速演变成企业融资、股票配资,等等,而且绝大部分是纯信用,无任何担保。有些项目甚至仅仅有一些小微企业的股权质押,一旦出现风险,没有任何处置的机会。而大部分投资者都将P2P网贷看作与国债、银行理财一样安全的产品,收益率还高出4%~5%。
理性的投资者只要稍加思考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不妨看看国内P2P网贷平台的四大风险:
(1)道德风险
简单地说,就是为骗钱而来。产品收益高、获奖众多、媒体报道无数、诸多专家站台、投资送高档礼品,所有的包装都只为了一件事:拿走你的本金。
这种风险其实比较好判断,只要看看底层资产、团队、标的情况,就会发现许多不正常之处。例如,曾经有客户向我咨询:要投资一家P2P网贷平台的产品,客户自己去公司现场看了,感觉这家公司很正规,问我是否有风险。我让他在相关工商查询网站查一查该公司的工商信息。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半年前这家公司法人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你敢把钱投给这样的P2P网贷平台吗?
当然,有些隐藏得比较深的信息,需要通过更专业的方式去调查。例如当年的e租宝,在全国疯狂开设网点,拥有上万人的营销团队,融资规模迅速过百亿元,还在各大媒体进行宣传,获得诸多行业奖项。但奇怪的是,却没听说过它有与募资能力相匹配的资产管理团队。那么,卖给投资者的这些资产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而且这家企业的产品投资回报率加上销售提成,以及宣传费用,测算出的融资成本远高于当时市场正常资产的融资成本。因为借款和投资不一样,肯定是哪家资金成本低去哪家,别的企业都是12%就可以借到钱,你这里是15%,谁会去借?因此,结合这些情况,当时基本就可以判断e租宝的底层资产很可能存在问题。后来,根据媒体曝光的情况来看,也的确如此,该公司的底层资产全部是虚假的。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指的是平台撮合的借贷坏账太多,最后无法正常运转。信用风险考验的是平台的风控能力,需要有比较专业的判断方式,如:了解这家公司的风控团队资历和风控手段、了解全市场的坏账情况、通过平台的资产端门店侧面了解坏账情况等。特别要警惕的是整个高管团队完全没有金融领域——尤其是信贷领域10年以上经验的。这几年,不少出事的网贷平台,其高管团队皆为互联网背景,缺乏金融背景。因为互联网通过“烧钱”快速追求规模的发展模式在金融行业完全行不通,尤其是信贷领域,具有利润的当期化和风险的滞后化特点,如果风控存在问题,规模快速增长反而会快速放大信用风险。
(3)流动性风险
不少P2P网贷平台存在期限错配问题,长期标拆成短期标。即明明借款期是3年,但投资者不愿意投资3年的标的,就将3年的标的拆成多个1年的甚至半年的标的。这样一来,不但投资者更愿意投资,而且息差更多,毕竟期限越短,收益率越低,到最后甚至成了活期标。可是,毕竟借款未到期,借款人并未还款,所以,这个模型是新投资者还老投资者钱。一旦新投资者投资大幅减少,导致资金链断裂,整个平台就会万劫不复。实际上,过去几年,每次出现排名靠前的大型平台倒闭的新闻,引发行业恐慌,导致全行业资金净流出,往往就会有不少平台跟着倒下,这就是流动性风险。而且在流动性风险面前,规模越大的平台风险反而越大。
(4)监管风险
毕竟P2P网贷是个新兴行业,监管也在不断摸索之中,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监管要求和当前部分行业模式不匹配,例如2017年年底发生的辱母杀人案,即一名女企业家借钱未还,被催债人上门催债,中间发生了侮辱事件,企业家的孩子为保护母亲,冲突中杀害了催债人。这件事发生后,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逾期催收的整顿和规范。监管部门这样做本身是好事,但之前整个行业的风控模型是建立在野蛮催收的前提下的,随着国家对催收的整顿,整个行业的坏账率快速上升,不少平台也因此倒下。所以,时时关注最新监管文件和监管动作,对判断P2P网贷平台的风险非常重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网贷的监管文件全都找来,对照文件中的禁止性条款去筛选网贷产品,如此,你会远离很多风险。
所以,P2P网贷产品本身属于投资风险偏高、投资难度偏大的金融产品,不是绝对不能碰,但对投资者的专业要求非常高,如果自身专业能力有限,也不愿意花精力去研究,最好远离这类产品。如果仅仅依靠网络大V的推荐,那更建议你远离P2P网贷,大V收取的广告费是旱涝保收的,你亏损和他没关系。
当然,随着国内P2P网贷监管的逐步落地,行业也在快速吐故纳新,预计经过数年整顿后,行业还是会留存下一批规范的P2P网贷平台,但即便如此,仍然仅建议专业的、懂行的投资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