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阳历与阴历

小时候有件事情总困扰着我,每次提到某天是几月几号,外婆和我的说法总是不一样。就拿我的生日来说,明明是五月十三日,外婆却说是三月二十九,于是我每年都要过两次生日。既然人不可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那我妈也不能生我两回啊,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两个生日呢?长大些我才明白,原来外婆和我用的并非同一种历法,我用的是阳历,外婆用的是阴历。

阳历和阴历有什么区别呢?单从名称上就能看出来。阳历的“阳”字,右半边是“日”,也就是太阳,这种历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定为一年;而阴历的“阴”字,右半边是“月”,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

有人认为阳历比阴历先进,因为阳历又叫“新历”,它是民国元年才颁布使用的历法。而阴历则叫“旧历”,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可新的一定比旧的强吗?倒也未必。阳历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国际通行性,阳历又叫“公历”,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公用的历法,为国际社会上很多国家所采用。可阴历的好处也很多,比如渔民需要对潮水涨落了如指掌,那就该用阴历。因为潮汐受月球运动的影响,而阴历可以反映月亮变化的规律。使用阳历的人,虽然也说“几月几日”,可阳历的“月”跟月亮毫无关系,无法判断月亮的阴晴圆缺。而阴历则不然,如果是阴历八月十五,那天上一定挂着银盘似的满月。因此有赏月闲情的人,必要熟悉阴历才好。于我而言,阴历最大的用处是提示传统节日的到来和吃吃喝喝的契机,比如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初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啃月饼,十二月初八喝腊八粥。

关于阳历、阴历,还有一种误会是认为阳历是舶来品,而阴历是中国原创。中国的天空中既有太阳也有月亮,外国的天空中也是如此,所以无论阳历还是阴历,都并非某一国家所专有。而且中国的阴历并非“正宗”的阴历,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阴历月平均约二十九天半,如果以十二个月为一年的话,那一年只有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比阳历年少了十一天左右。别小看了这十一天的区别,积少成多,积累上个十六七年,就会相差六个月。这就意味着我们如今在冬天过春节,等十六年后就得在炎炎夏日过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中国的阴历便于十九年置七闰,这样就能与阳历的一年大致保持一致了。所以说中国人几千年来使用的阴历其实是阴阳合历,目前只有伊斯兰教的回历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阴历。

我们管阴历又叫农历,这种说法极其普遍,却不准确。数千年来,民间虽然都用阴历,但农民使用的其实是阳历,这便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必须固定,就拿“立春”这个节气来说,时间总在阳历的2月4日左右,若是使用阴历,时早时晚,农民很难把握。可见,就农事而言,非阳历不可。管阴历叫农历,实在是外行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