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乡村建设规划的原则与依据
规划,是指通过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研判和设计来谋划未来长远全面的整套行动方案。规划从字面上由“规”和“划”两部分组成。所谓“规”,是指法则、章程、标准,“规”是起,它是从战略层面而言;所谓“划”,是合算、刻画的意思,“划”是落,它是从战术层面而言。而乡村建设规划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生态、环境、农业、建筑和科技等诸多领域的长期建设和发展的总体部署,是指导乡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
乡村建设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和依据,制定科学、可行的乡村建设规划,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预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一个乡村要有好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规划。
(一)乡村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乡村建设规划作为指导新农村建设的依据,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所以,明确乡村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把握乡村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对制定科学、可行的乡村建设规划极为重要。
乡村建设规划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涉及乡村的社会民俗学、自然学和建筑学等全局性、方向性规划的编制,还包括具体的乡村建设项目的单一性和独特性的规划制定。前者属于乡村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整体性战略规划,包括:乡村自然、经济资源的分析评价,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及其地区布局,乡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模、水平、速度、投资与效益以及实现乡村规划的措施与步骤。后者则是乡村建设所涉项目的个案规划,如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农户房屋改造与新建(即乡村房屋建筑)规划等。“绿十字”的组织特性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参与规划的重点在于后者,即主要集中在诸如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农户房屋改造与新建(即乡村房屋建筑)规划等个案规划中。同时,也与前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对于“绿十字”乡村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孙君做了详细介绍:“绿十字”在对农村进行调研时,不但要对农村的经济、农民的生活进行调研,同时还要非常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调研,关注农民的思想和行为,关注本土文化与生态环境,关注政府的最新政策,关注做事的人。孙君认为,规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人文精神”,这是规划中的最高境界,像“五山模式”中的五山茶坛祭祀,就属于人文精神规划;二是“生态平衡”,这个工作属于多边缘、跨领域、跨学科,又需要资源整合,在政府系统很难做,这个模式在宜昌枝江市问安镇做得有些成效;三是“建筑艺术”,建筑是工程,是理性的,而艺术是创作,是文化,是感性的。只有这三个层面统一,才是完美的规划。
(二)乡村建设规划的原则
乡村建设规划的原则是乡村建设规划的核心与灵魂,直接关系到所制定出来的乡村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规划不应是“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规划落地是目的。规划要贴近农民、贴近村情,而不是只让领导喜欢。一是生活与生产方式的规划,二是文化与精神建设的规划,三是公众参与的规划。现在把规划简单化了,如果规划成了政府或专家的事,那是不对的,建设新农村是要建设农民需要的新农村,而不是干部和专家需要的新农村。规划是让村民知道“我们村要发展了,我们要建设了,要参与了,要奉献了”,而不是干部很辛苦、专家很认真、农民不知道。在“绿十字”看来,一个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建设规划,应遵循以下三方面的原则:
首先,目标与特色的原则。新农村建设中,乡村建设规划应突出乡村和农民这两个主体。既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那我们的项目就应该围绕为农民做事开展。因此,明确乡村建设目标,使规划围绕乡村和农民来谋划和设计是乡村建设规划的首要原则。另外,乡村建设的规划应反映乡村的本质属性和文化特色。“绿十字”在很多乡村的规划建设中,都遵循乡村的特点,避免用城市的那一套发展模式来建设乡村。因为乡村和城市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所以,乡村建设规划一方面要突出当地风貌,即还原以自然村落的肌理为主调的纯朴乡村;另一方面,要反映乡村本质属性,包括保护耕地、田园、山水、丛林、花草、飞禽、家畜、渔业、牧业等,以及农民房舍、院落、生活设施及建筑,以此还原乡村特有的安静闲适的感觉,营造没有污染、没有喧闹、远离浊世、清净悠然的田园意境。同时,还要融入历史、文化和景观三大元素。任何一个村落、一幢建筑或者一株古树都有它特定的历史和文化的底蕴,有它独有的景观效用,是村庄中的一员,是与村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生命体。所以,在乡村建设规划中强调原始古朴、自然生态的村庄环境特色,强调历史、文化和艺术元素地融入,主要是对现有村庄空间格局的保护、建筑的维护与更新、生活环境及基础设施的改善,以此节制乡村建设向城市特色发展的趋势。
其次,因地制宜与切实可行的原则。按孙君的话就是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做规划。每个乡村有自己的自然环境特色,也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风俗特点,要尊重这种差异性,在制定乡村建设规划时坚持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才能使规划具有合理性、前瞻性和生命力。为什么很多干部都不停地修改乡村建设规划?不是他们想改,而是规划总是找不到方向,感觉远离现实,很难落地,更难操作。如果规划做得到位,让农民喜欢,且具有操作性,乡村干部就不会总改规划。
第三,效用与自愿的原则。一个好的乡村建设规划不仅要切实可行,而且要可持续,既要满足当前的建设需要,也要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效用的问题。为此,一方面要把握好“三性”:前瞻性,即在乡村建设规划中要坚持用超前的意识、长远的眼光、发展的思路来进行规划;特色性,即在规划布局时要结合乡村的自然特点、人文景观、产业特色和发展趋势;合理性,即在前瞻性、特色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土地利用、景点绿化、交通通信、环境保护、排灌系统等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安排,形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且各成体系又相互依托的功能区块。另一方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主要的受益者,一个好的、科学的规划应该是“从村民中来,又还与村民,才是真正地为民祈福”。所以,在规划中必须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吸纳农民的建议。农村村庄规划,不能简单看作农居点的规划和老村庄的改造,除了使它既能反映乡村的特色,又要适应区域的产业结构,还要做好农村住房个性设计,尊重农户住房习惯,方便生活和耕作,引导农民竖立科学的建房观念,改变他们对于住宅拆了建、建了拆的观念。
(三)乡村建设规划的作用与意义
乡村规划是乡村建设的依据和指引,一个科学的、实用的、具有前瞻性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规划先行,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成效与预期目标的实现。正如孙君所言,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这里的规划涵盖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很多因素。要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就要从做系统性的规划开始,这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希望之本。规划对一个乡村的建设来说是第一位的,它能给村民们一个希望、一个对未来的向往,是令村民们满意的,能通过村民及政府的努力实现的,才能得到村民们的拥护与支持,并最终得以实施和完成。
另一方面,重塑新的、符合当前及未来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乡村规划,是乡村建设的紧迫需求。自新农村建设开始以来,随着各地新农村建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许多地方的乡村建设规划都是“应付”式规划,而且有的地方政府或设计部门一个月能出几十个村规划。这样的批量生产,不仅体现不出每个乡村的个性,更谈不上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合理的引导。所以,加快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乡村建设规划迫在眉睫,也是重中之重。
(四)乡村建设规划制定的依据与方法
一个乡村建设规划的制定,不仅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划制定的原则,还要探寻乡村建设规划制定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只有这样,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1.乡村建设规划制定的依据
所谓乡村建设规划的依据,就是乡村建设规划的“根”;寻找乡村建设规划的依据,就是寻找乡村规划的“根”。这个“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来自国家的政策层面要求。通常一个乡村建设规划的制定要根据乡村的资源条件、现有生产基础、国家经济发展方针与政策,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效益为前提。另一个方面是来自乡村自身历史、文化、艺术的深刻内涵,来自“乡村文化底蕴”,是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在规划中最难的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规划中的文化与精神内容,这部分的软件规划是规划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我们项目的定位。目前不少地方的乡村规划基本是用城市的概念来设计农村,做得好一点的规划大多也就是通过园林设计来体现。这些做出来的规划中很多理念是从北京和上海搬来的,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生命基础,特别是没有本土文化的根基。说得再形象一点,规划做得很漂亮,像一个美丽而没有思想的“傻姑娘”,其结果就像今天城市千篇一律的结局。所以,“绿十字”认为,一个科学可行的规划,应是从“探寻乡村文化底蕴”的方向来“寻求乡村规划的根”,并由此“根”而制定出规划。
2.制定乡村建设规划的方法
如前所述,一个好的乡村建设规划要求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当地的实际、符合农民的意愿。如何做到这两点呢?
首先,走进乡村,了解乡村的民俗与文化。不同的乡村村落有着不同的地理、气候、自然条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民俗精神信仰。乡村的建设作为体现这一差异性的载体,其规划必须符合这种差异性表征。而要了解这种差异性,就必须走进乡村、走进农民的生活、走进记载和反映乡村文化与民俗特色的地方。对此,孙君认为,好的规划来源于“请教本地的文化名人、老人和村干部,他们通晓乡村的发展历史及文化渊源;观察本地人的生活习惯,从地方志查询当地的地域资料,到博物馆和展览馆寻找乡村的历史;要经常到乡村去走走,对该地域的遗址、古建、名胜进行旅行考察;参加他们的红白喜事,体验乡风民俗;更重要的要了解政府近三年的发展规划。这样,对一个乡村的情况有整体的把握,才能看清乡村的发展方向,也才能为乡村做一个符合地域特色的可实施的规划”。正是因为在乡村规划中对乡村文化元素的极为重视,才使得“绿十字”提出了“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以及把公众参与作为新农村建设原则的乡村建设理念。
其次,是要尊重乡村的个性,反映乡村的特色。一方面是要体现在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上。乡村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乡村的基本生活模式是自然化的,这种自然化通常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开放性,即“它与周边的农田和自然环境是高度地相互渗透的”。二是同质化,即村庄的自然特质和周围自然环境的空间特质大体上是同质的,村庄拥有独有的、闲适的生活方式,没有朝九晚五的节律、只争朝夕的渴望和诱惑,也没有城市内甚至城际间马不停蹄的奔波。乡村的生活是日出日落的循环、春夏秋冬的交替,缓不得也急不得。因此,树荫下的小憩、村头井边的闲聊、社火和村戏就形成了典型的乡村意象。所以,乡村规划的目的“是有意识地为这种意象的存在和延续安排和提供恰当的空间场地”,是要体现出“乡村具有一种天然的质朴气息”和“创造性的功能简约”,即“乡村营造一般总是直白、干净利落的,它不矫揉造作,不铺金陈银,但它充满了逻辑、创造和想象。乡村建筑简洁明了,但并不简单”。
第三,把握乡村规划的内涵与未来发展方向。在“绿十字”看来,规划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是“集建设、文化,生活、生产、艺术于一体”的综合体,这是乡村规划应把握的内涵实质。但在现在乡村建设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如果政府还是用原有的规划理论、传统的旧观念来面对新的农村,显然不专业。这时政府察觉出问题了,他们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迷惑了”。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农村毕竟是农村,要与他们的收入相对称,要与他们的文化、生活、习惯相对应”。在“绿十字”看来,“乡村人的精神、乡村人的友善、乡村人的爱心是那样质朴,是现代化的都市人远远不可比拟的。乡村人的状态离我们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很近,他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在某些方面就是都市人所向往的,也是后现代主义推荐的理想境界”。所以,体现乡村多样性,体现乡村人的精神、友善、爱心与质朴,是乡村规划的未来发展。
第四,乡村规划中的动态规划与静态规划的区别。乡村规划因为资金不确定、项目不确定、土地不确定、政府领导任职不确定(换届),所以我们不能做确定的规划。更重要的是规划一旦挂出来了,哪儿是商业区、开发区,村里的地价、房子的拆迁,会出现新农村建设与新的不稳定、不和谐同步发展,最怕的是新农村没有建设,村里的平静与稳定被打破了。所以旧村改造的规划只是不动产规划。不动产是指路、桥、水系、塔等,这些村干部知道就可以了,村民只要知道村庄要发生变化了,要发展了、要有希望了、要参与和有风险就可以了。乡村规划是以动态规划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这样的规划才有可能落地。同时,乡村规划是村规民约建立的过程,是文化修复、道德回归的过程,家的建设是“民约”,村的建设是“村规”,民约是家、村规是国,这是对国家最有利的也是最重要的基因。同时,要尊重民俗,更重要的是还权于村支两委,谁的家谁做主,这是所有规划设计人员要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