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及理化检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转基因食品原料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在基因重组与改变过程中,可能产生某种毒性、过敏性,生成抗营养因子,引起营养成分改变,或者某种抗抗生素基因随食品转移到肠道,使抗生素对该机体从此失去疗效。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但同时也缺乏证据证明它的无害性,因此产生了一些争论。如果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得不到社会支持,这一研究将被扼杀。并且强调,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的确切证据。

【知识点概要】

一、转基因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转基因

科学家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生物。将具有某种特性的基因分离和克隆,再转接到另外的生物细胞内。比如发着水母荧光的猴子。克服了天然物种生殖隔离的屏障,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新的生物功能和类型。

2.转基因技术

是指使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技术(不包括传统育种、细胞及原生质体融合、杂交、诱变、体外受精、体细胞变迁及多倍体诱导等技术),将遗传物质导入活细胞或生物体中,产生基因重组现象,并使之表达并遗传的相关技术。

3.转基因生物

是指遗传物质基因被改变的生物,其基因改变的方式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而不是以自然增殖或自然重组的方式产生。

目前已经进入食品领域的三类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最多、最重要)、转基因微生物。

4.转基因食品种类

第一批列入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五大类17种)如下:

大豆: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

玉米: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

油菜: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

棉花:种子。

番茄: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5.转基因食品

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作为一类新资源食品须经过卫生部的审查批准后方可生产或进口。

6.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

(1)是否产生毒素和增加食品毒素含量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转基因食品里转入一些含有病毒、毒素、细菌的基因,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增加其中原有的微量毒素的含量。

(2)营养成分是否改变

英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试验报告表明,在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具有防癌功能的异黄酮含量减少了,与普通大豆相比,两种转基因大豆中的异黄酮含量分别减少了12%和14%;而且一味地提高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也可能打破整个食物的营养平衡。

(3)是否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2007年,法国基因工程信息与研究独立委员会指出,孟山都公司的MON863转基因玉米可能会对试验鼠的代谢系统造成危害;用转入甜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黄瓜饲喂老鼠后发现,老鼠对蛋白质及粗纤维等营养成分的消化能力受到影响。

目前还没有转基因食品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的报道,但是这种潜在的风险通过目前所采用的短期试验(一般为13周,最长至104周)是无法确认的。

(4)人体是否会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性

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常使用具有抵抗临床治疗用抗生素的基因作为标记基因。2002年,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质陆续报道:纽卡斯尔的研究人员发现转基因食品中的DNA片段可以进入人体肠道中的细菌体内,并可使肠道的菌群对抗生素产生抗性。

(5)转基因食品中外源DNA的降解

研究发现,大部分DNA在动物胃肠道中被消化降解,有一些DNA片段可能在胃肠道、血液及其他组织和器官存留比较长的时间。WHO和其他一些国际组织认为现有转基因食品直接产生毒性或通过基因转移、DNA的功能重组等产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很小。

7.转基因食品的环境安全性

①转基因作物演变成农田杂草的可能性。

②是否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③目标生物体是否会对药物产生抗性。

④转移基因是否可以通过重组产生新的病毒。

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1.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

转基因食品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类新型食品,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其中,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之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目的是从技术上分析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潜在危险,对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商品化生产和应用的各个环节的安全性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以期在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生物技术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可以归结为:①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②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③回答公众疑问;④促进国际贸易,维护国家权益;⑤促进生物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2.安全性评价的原则

实质等同性原则:

①转基因食品与现有的传统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

②除某些特定的差异外,与传统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

③与传统食品没有实质等同性。

实质等同性比较的主要内容有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对植物来说包括形态、生长、产量、抗病性及其他有关的农艺性状;对微生物来说包括分类学特性(如培养方法、生物型、生理特性等)、侵染性、寄主范围、有无质粒、抗生素抗性、毒性等;动物方面是形态、生长生理特性、繁殖、健康特性及产量等。

营养成分比较包括主要营养素、抗营养因子、毒素、过敏原等。主要营养因子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抗营养因子主要指一些能影响人体对食品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对食物消化的物质,如豆科作物中的一些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以及植酸等。毒素指一些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在植物中有马铃薯的茄碱、番茄中的番茄碱等。过敏原指能造成某些人群食用后产生过敏反应的一类物质,如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一般情况下,对食品的所有成分进行分析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其他特征表明由于外源基因的插入产生了不良影响,那么就应该考虑对广谱成分予以分析。对关键营养素的毒素物质的判定是通过对食品功能的了解和插入基因表达产物的了解来实现的。但是,在应用实质等同性评价转基因食品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和宗教等的差异进行评价。

【思考题】

1.什么是转基因?

2.简述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的影响?

3.你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并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