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操作技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消化专业基本技能

第一节 腹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是除手术以外最直接、最迅速获得腹腔内情况的简便手段,对各种腹膜炎、腹部闭合性损伤有诊断价值。可根据穿刺液性质及常规化验,确定腹腔内病变。

(一)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可诊断创伤导致的腹腔出血和空腔脏器穿孔。鉴别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鉴别机械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等。

2.大量腹水者适当放液减轻腹内压。

3.腹腔内注射药物。

小贴士

• 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

• 当大量腹水影响到患儿的呼吸或患儿腹胀症状重而难以忍受时,可采取放腹水治疗,以减轻症状。

(二)禁忌证

1.肠管严重扩张。

2.腹腔内粘连。

3.腹壁蜂窝织炎。

4.膀胱膨胀。

(三)设备及术前准备

1.药品 2%普鲁卡因或0.5%利多卡因。

2.器械 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口罩、帽子、5ml注射器、2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消毒用品、胶布、500ml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所需药品、无菌试管数支、多头腹带等。

3.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4.术前嘱患儿排尿,以防刺伤膀胱。

5.向患儿及家长说明手术目的及方法,解除紧张情绪。

6.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四)操作方法

1.体位 侧卧位、斜坡卧位或平卧位。

2.穿刺点 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

3.消毒皮肤、铺巾。

4.局部麻醉 2%普鲁卡因或0.5%利多卡因,注药须深达腹膜。

5.穿刺针于穿刺点与腹壁呈垂直方向进针,进入腹腔有落空感时,再进针1~2cm抽吸,若未能抽出液体,则改变进针角度和深度,边退边抽,抽取液体后拔出穿刺针,压迫针孔,盖上无菌纱布。(图3-1)

6.腹腔放液减压时,穿刺针外连消毒橡皮管,先用止血钳夹住橡皮管,穿刺针进入腹腔,腹水自然流出后,再放液于容器内。放液完毕后,用力按压局部,无菌纱布覆盖,缚紧腹带。

图3-1 腹腔穿刺术

小贴士

穿刺针刺入肠管时

• 穿刺针误刺入肠管的表现:有气、胆汁或混有粪渣。

• 此时不可拔针,须继续抽吸至无张力时再拔针。

小贴士

穿刺为阴性时

• 可注入生理盐水50~100ml灌洗腹腔,再行抽出。

• 也可行对侧穿刺以对照。

放腹水时

小贴士

• 术中密切观察患儿,如有头晕、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

• 放液不宜过快、过多,一般每次不超过1000ml。

• 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 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

• 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五)术后观察
1.生命体征
2.腹部体征
(六)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1.肠管穿孔

肠管严重扩张、腹腔粘连、新生儿应尽量避免行腹腔穿刺术;误穿刺入肠管时,须抽吸至无张力时再拔针;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如有肠管穿孔导致腹膜炎,应及时处理。

2.腹腔感染

腹壁蜂窝织炎应尽量避免行腹腔穿刺术;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如有腹腔感染,及时给予处理。

小贴士

• 第一穿刺点层次: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 第二穿刺点层次:皮肤、浅筋膜、腹直肌前鞘、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小贴士

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征象

• 急骤发生的剧烈腹痛持续不减,或由阵发性绞痛转变为持续性腹痛,疼痛的部位较为固定。若腹痛涉及背部提示肠系膜受到牵拉,更提示为绞窄性肠梗阻。

• 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强直,腹胀与肠鸣音亢进则不明显。

• 呕吐物、胃肠减压引流物、腹腔穿刺液含血液,亦可有便血。

• 全身情况急剧恶化,毒血症表现明显,可出现休克。

• X线平片检查可见梗阻部位以上肠段扩张并克满液体,状若肿瘤或呈“C”形面被称为“咖啡豆征”,在扩张的肠管间常可见有腹水。

(彭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