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护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外周血管疾病概述

外周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s),也称周围血管疾病,中医称之为脉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狭窄、闭塞、局限性扩张、破裂,以及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倒流。可分为外周动脉疾病与外周静脉疾病。人体由心脏泵血经动脉将氧气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若动脉发生狭窄、闭塞(器质性病变)或动脉痉挛(功能性病变)造成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相应器官氧气和营养物质缺乏,则产生相应临床表现。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包括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降主动脉及其分支和所有的肌性动脉的疾病。人体体循环静脉系统将血液和各器官代谢产物运输回到心脏后,经肺排出CO2、再经肾排出代谢产物。当静脉狭窄、阻塞及静脉瓣功能不全后,导致回流受阻,静脉压增高,出现静脉曲张、淤血、肿胀,最后发生缺血缺氧。外周静脉疾病包括影响颈部、躯干和肢体所有静脉通路的疾病及肺部血管、门静脉系统等的疾病。广义的外周血管疾病还包括淋巴系统疾病,但目前介入治疗尚未广泛涉及,本书暂不做介绍。

外周动脉疾病

常见的外周动脉疾病有: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主动脉夹层及夹层动脉瘤;胸、腹、髂动脉瘤)、内脏动脉疾病(内脏动脉瘤、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其他动脉疾病(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外周动静脉瘘)。外周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好发部位有:锁骨下动脉、主-髂动脉、股-腘动脉、胫-腓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是外周动脉疾病最常见的原因。

【临床表现】

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在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变的进展可出现胸背部和(或)腹部疼痛。夹层或动脉瘤破裂后可导致休克、循环衰竭症状。

内脏动脉疾病常见的症状为腹痛,有时进食后腹痛加重,但腹部体征常不明显。

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根据狭窄、闭塞动脉的部位不同,出现相应肢体缺血的症状:

1.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近端受累时,可出现患侧肢体发凉、麻木、无力。左锁骨下动脉近端受累时,由于患侧椎动脉压力下降,可致血液从椎动脉倒流,脑供血反流入左锁骨下动脉使脑遭受缺血损害,出现“锁骨下动脉窃血症”,表现为患肢运动后脑部缺血症状加重甚至产生昏阙。

2.下肢动脉阻塞的最典型症状为间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肢体在静息状态下也可以出现疼痛等症状,称为静息痛,此时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缺血性溃疡、坏疽。

3.下肢动脉阻塞主要体征为狭窄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部位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急性或慢性动脉主干闭塞时,闭塞远端皮温降低的范围随闭塞平面的高低而不同。如急性动脉栓塞时,皮肤温度降低的平面要比栓塞平面低一掌宽至一个关节的范围,而颜色改变、感觉和运动障碍的平面较栓塞部位低一至两个关节平面。

【治疗】

1.内科治疗

一方面是控制或降低使疾病恶化的相关风险或因素,如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患者破裂出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积极控制血压、心率、疼痛等,并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以及针对病因与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治疗干预,例如调整饮食、控制体重、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戒烟等。另一方面是针对血管舒缩功能及凝血功能的相关药物治疗,主要包括:

(1)抗血小板药物:作为PAD治疗的一级预防,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有效,并可降低与本病并存的心血管病死亡率。血管介入治疗的围术期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应至少在术前3天开始,并可长期维持。

(2)溶栓药物常用的有: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纤溶酶原激活物阿替普酶。

(3)血管扩张剂常用有:己酮可可碱、西洛他唑、前列腺素E等。对严重肢体缺血者静脉滴注前列腺素,对减轻疼痛和促使溃疡的愈合有一定效果。

(4)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改善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患者的长期预后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血管外科治疗

常规外科手术有内膜剥脱术、各种类型的动脉转流手术、血管成形术、自体血管旁路移植术等。近年来,血管外科的基础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效的抗动脉硬化,抗血管内膜增生措施已经在前列环素、5-羟色胺、氧自由基、一氧化氮、抗高脂血症、抗糖尿病、促血管形成因子、干细胞移植和基因疗法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型抗凝剂(抗Xa因子)有望给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的抗凝治疗。

3.介入治疗

随着新型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开发,合成血管的生物相容性、抗血栓形成性和机械性方面可望得到升华,内皮细胞(特别是带抗凝基因的内皮细胞)、干细胞种植人工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转基因支架也会逐渐应用于临床,以期阻止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内膜增生和提高支架植入后的远期通畅率。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为复杂组织构建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选择。另外,新一代的介入治疗设备及其性能将进一步提高,植入装置和技术会更加先进。覆膜大支架后释放技术对支架准确定位有更积极的帮助,分支型支架血管、烟囱技术、支架开窗技术等应用,使原来介入技术的禁区得以开放。载药球囊的应用可望进一步消除支架材料长期慢性刺激的弊端,多种技术的斑块旋切技术得以发展,为支架内再狭窄和关节部位的血管病变提供了新的技术。机器人操作在血管外科手术中也必将占有一定的地位。外周动脉疾病介入治疗手段种类很多,详见本章第二节。

外周静脉疾病

临床最常见的外周静脉疾病包括下肢浅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并发致命性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LEDVT和PE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LEDVT如果在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称为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常见的外周静脉疾病还有: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肢体静脉畸形和静脉性血管瘤等。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感觉异常(痛觉、温度)、形态异常(肿胀、异常增生、萎缩、色泽)、皮肤及其附件结构异常及组织破坏(溃疡、坏疽)。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皮温升高等。疼痛多为程度不等的胀痛,可伴有压痛。肢体肿胀由静脉血不能回流,血液淤滞所致,常伴有患肢浅静脉代偿性怒张。患者常伴有体温升高,多不超过38.5℃,伴脉搏加快和白细胞增多。如病程持续至血栓后综合征时,可出现踝部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和溃疡形成。

2.肺栓塞主要表现为缺氧、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大面积肺栓塞常突然发病,临床表现为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晕厥、休克等症状。

3.下肢浅静脉曲张表现为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增粗、迂曲,小腿和膝部常见。

4.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常表现为患肢肿胀和静脉功能不全的症状。

5.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常表现为头面部水肿,上肢肿胀,部分患者伴有头痛。

【治疗】

1.一般治疗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患肢抬高30cm,以缓解肢体肿胀程度。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

2.抗凝治疗

为防止血栓增多增大,可启动内源性溶栓过程。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阿加曲班静脉注射,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倍于对照值为调整指标。在使用以上抗凝治疗时或使用后1周开始,华法林(warfarin)需与其重叠用药4~5天。调整华法林剂量的指标为INR(国际标准化凝血酶原时间比值)2.0~3.0。临床上除了常用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外,还有新型抗凝药物,如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目前在我国上市的有磺达肝癸钠和利伐沙班等药物。急性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至少持续6~12个月,以防复发。对复发性病例或恶性肿瘤等高凝状态不能消除的病例,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可无限制。

3.介入治疗

详见本章第二节。

(李 燕 刘艳艳)

【参考文献】

[1]陈忠,罗小云译.周围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王深明,常光其.外周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3]杨镛,王深明,谷涌泉,等译.实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刘昌伟.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指南.中华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1):923-924.

[5]李海燕,景在平,毛燕君,等.血管外科实用护理手册.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5.

[6]甘辉立.肺动脉栓塞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7]祖茂衡.介入放射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

[8]顾建平,徐克,滕皋军.DVT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3):293-296.

[9]宋进华,何旭,楼文胜,等.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治疗中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初步应用结果.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49(10):758-762.

[10]万圣云,徐周纬,潘升杈,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诊断的研究进展.当代医学,2009,15(34):25-26.

[11]杨牟,张居文.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