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绪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背恶寒

人身背为阳,背恶寒者,阳虚之验也。然阳气内陷,亦有此证,是以背恶寒有阴阳之异。若风寒在表,则一身尽寒矣。但背恶寒者,阴寒气盛可知。以阴气不能消耗津液,故少阴病二三日,口中和,背恶寒者,宜附子汤及灸气海。

热病初起,口燥心烦,而背微恶寒者,此阳气内伏于阴中,肌表之阳不胜邪,及阳明中暍,俱有是证,以阳邪内消津液,故烦渴引饮,并宜白虎加人参汤。若误认阳虚而用温药,必致斑烂不救也。故曰口中渴,知其内有热,口中和,知其内有寒,此理皎然(13)矣。

劳役内伤背恶寒者,必寒一阵,止一阵,为阳虚内热,东垣升阳散火汤。

又湿痰证亦背恶寒,必肢体重痛,导痰汤加减。

若寒热屡作而背恶寒,脉来弦数,身有痛处者,为发痈疽之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