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714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考试科目:714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报刊的有机运动
2信息茧房
3王韬
4每周评论
5人民日报的《致读者》
二、简答题
1简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谈谈你对美国1984年和2017年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理解。
3简述中国新闻界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的作为。
三、论述题
1真人秀最近很火爆,学界对此现象引起的娱乐化、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以及价值导向方面的问题都给予了关注。你对真人秀的定义是什么?真人秀存在哪些问题?请运用相关理论和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2简述焦点小组访谈法,并说说其与深度访谈法的异同。
3论述《新青年》的创办、改组过程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报刊的有机运动
答:“报刊的有机运动”是马克思1843年提出的关于报刊报道新闻的过程理论,它被通俗地解释为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马克思根据报刊的工作特点,论证了报道某一具体事件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整个报刊的有机的运动。该运动具有两层含义:①每篇报道由于侧重面的不同,单独看起来可能是片面的和有偏差的,但只要报刊的有机运动在正常地运行,事件的真相就会逐步清晰地表现出来。②新闻报道是一个动态过程,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如果有明确的消息来源,报刊作为新闻发布机构,有义务迅速发表,也有责任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证据,纠正以前所发布的消息中的误差,直到整个事件真实、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因此,报刊报道的真实,应当表现为从相互矛盾的报道中得出的历史的真实。要求报刊一开始就把整个事件都十分真实地报道出来,不符合事物本身发生的规律;要求报刊等到全部事实都十分明了时再进行报道,违反了报刊作为新闻发布机构的职能要求。
2信息茧房
答: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这一概念由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选择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因而公众的信息结构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
3王韬
答: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报人和报刊活动家,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1867年,王韬旅英三年,两度访法,不断加深其对西学与西方时政的了解。王韬的主要文章有《倡设日报小引》《论日报渐行于中土》等。1869年,王韬参与《六合丛谈》的编撰。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并主持笔政十年,撰写大量评论,评论中外时事政治,鼓吹强中攘外变法自强,成为中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其政论文体不拘一格,有所创新,后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文坛和以后维新报人影响极大。1883年,王韬将其部分政论汇编成《弢园文录外编》,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19世纪70年代后,王韬撰写了一系列文章阐述他对报业的认识和有关办报、特别是中国人办报的主张与思想,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4每周评论
答:《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仁创办的小型4开政治报纸,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次年8月被北洋政府查禁。《每周评论》政治思想内容丰富,议论精辟,栏目新颖多样。在报纸类型上,《每周评论》是一种机关报,它与《新青年》相互配合补充,“重在批评事实”,支持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斗争,并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起了舆论先导的作用。《每周评论》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具有统一战线性质,团结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仅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鲜明色彩,而且显示出社会主义倾向。后因陈独秀被捕和李大钊出走,从第26期起在胡适接手主持下,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改变了革命的政治方向,转而大肆宣扬实用主义。
5人民日报的《致读者》
答:《人民日报》的社论《致读者》是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改版社论,标志着《人民日报》的新闻改革工作展开,拉开了新闻改革的序幕。《致读者》阐述了《人民日报》改版的目的与重点:①扩大读者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力求适应读者的需要;②开展自由讨论,在讨论中,把社会的见解引向正确的道路;③改进文风,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成章,并且提倡写短文,形成生动活泼的文风。中央认为《人民日报》改进工作的办法是可行的,还希望各地党委所属的报纸也能够进行同样的检查,以改进报纸的工作。
二、简答题
1简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答:(1)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
①新闻工作的党性,是指传播者站在一定党派的立场上,以该党派的利益和主张,作为选择和评价新闻事实的标准。在阶级社会和政治环境中,新闻事业必然带有党派色彩。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行为准则,它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主办的新闻舆论工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贯彻和表达本党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的谈话》中提到,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是党工作中的一项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
②新闻领域的人民性,是指新闻事业对待人民的态度以及运用新闻手段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的一种特性。报纸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报纸属于人民所有,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报纸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报纸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觉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报纸要广泛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
(2)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与人民性是统一的
①党性包含人民性。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党性包含了人民性的全部内容。当谈到新闻工作应当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与要求时,我们可以沿用“群众性”概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三贴近’、以人民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创造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等所谓的“人民性”内涵。
②人民性建立在党性基础上。若把党性与人民性对立起来,用人民性去补充党性的主张,实质上是把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分开或对立起来,使党报摇摆于两性之间,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将设置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党性体现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上,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既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又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这就要求新闻机构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觉悟,而不能片面地反映群众的要求,更不能去迁就某些群众的不合理意见。
③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不能把党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不能把党报对党负责,同党报对人民负责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党性原则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要求,都是为了办好新闻事业,有效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因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党的根本利益。
我们创办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时,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三位一体”的,是不容分割的。
(3)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要求
①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树立新闻记者的全局意识,报道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新闻,用敏锐的眼光捕捉与人民群众有关的政令政策的变化。
②坚持人民性原则,尊重新闻规律,反映群众需求。深入调查研究实际,用生动活泼的文风,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
③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牢记社会责任,提高业务能力,转变作风文风,既坚持中央精神又密切联系群众,既宣传党的主张又通达群众心声,真正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让党和人民满意,真正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2谈谈你对美国1984年和2017年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理解。
答:2017年10月12日,美国宣布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8年正式生效。这是美国继1984年后第二次退出这一联合国机构。美国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原因都与世界信息传播环境及美国国内外环境有关,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别。
(1)1984年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原因
1983年12月28日,美国政府通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84年12月31日起退出该组织。此次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教科文组织逐渐摆脱了某些大国特别是美国的操纵,使美国影响下降。美国对自身的不利处境早已不满。早在1974年,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制裁以色列等决议后,美国就曾拒交会费两年。
②美国公开阐述的理由最主要的是“教科文组织处理每个问题都带上政治色彩”。分析认为,其背后所指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的国际宣传,纠正西方新闻传播的偏差,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所做出的努力,也包括该组织对以色列侵略扩张的谴责、揭露南非种族主义政策等。这些立场与美国的利益相悖,导致美国与教科文组织之间的矛盾积累下来。
③美国指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费管理不善,造成预算增长过大,违反美国对联合国预算零增长的原则。但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是美国用经费问题向教科文组织施加政治压力。
④苏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争夺也是美国退出该组织的一个潜在原因。当时苏联以支持第三世界国家为名,利用美国与第三世界的矛盾乘机扩大影响,在教科文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孤立和打击美国,也触碰了美国的利益。
(2)2017年美国再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原因
2017年9月,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告知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正在考虑退出教科文组织。10月12日,美国国务院正式宣布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次美国退出该组织的原因包括:
①美国国务院声明的官方主要原因包括不断增加的欠费、教科文组织需要根本性改革及对该组织“针对以色列的持续偏见”的关切。截至美国宣布退出,美国中止向该组织缴纳会费已有6年,欠费超过5亿美元。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认为,美国此次“退会”部分原因是为了消解拖欠巨额会费的压力。
②与在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否决权不同,美国在教科文组织无法完全掌控局面。美国与教科文组织的宿怨——巴以问题就是一个例子。教科文组织2011年接纳巴勒斯坦为会员国,美国和以色列对此表示不满,随后停止缴纳会费。美国称,美国国内相关法律禁止向那些在巴以达成和平协议前就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的联合国机构提供经费。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派系之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其1946年11月4日正式成立以来,其总部一直设在法国巴黎丰特努瓦广场,长期身处法国政治中心,深受法国政治文化传统影响。历届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也往往选择有意倾向法国,特别是配合法国政府的教育文宣工作。在以欧陆文明价值观为主的导向影响下,教科文组织往往违逆美国等大国的意志,在法国政府支持下,以特立独行的态度政策应对问题;此外,由于该组织深受法国社会影响,往往主动将法国社会(尤其是巴黎)舆论、民众趋向与价值判断视为当务之急。这种历史传统埋下了教科文组织长期的派系矛盾。
可以看到,美国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在该组织中的话语权有限,这种话语权有限既有教科文组织本身目的与宗旨的原因,也有该组织的长期历史传统和自身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拖欠会费和退出组织都是美国反击的手段。
3简述中国新闻界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的作为。
答: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从此结束。中国的新闻事业开始拨乱反正,回归新闻本位。在拨乱反正中,新闻媒介积极发挥其宣传、组织特别是舆论先行的作用,为即将兴起的改革开放进行舆论准备。其中影响最大、意义最深的是新闻媒介从批判“两个凡是”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新闻界“真理标准”讨论中的作为
1977年2月7日,根据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的指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发表“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提出“两个凡是”的口号,继续推行“左”的错误路线。针对“两个凡是”的观点,重新恢复工作的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
1978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介发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从理论上批判“两个凡是”的观点。3月26日,《人民日报》第3版发表了一组关于拨乱反正的理论文章,其中一篇题为《标准只有一个》的千字短文指出:“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会实践”。5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日,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这篇文章。5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7家省市报纸转载了这篇文章。至5月底,全国共有30家报纸转载了这篇文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观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重要原则: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到主观领域去寻找,思想理论本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只有千千万万人的社会实践,才能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文章明确指出,任何理论包括毛泽东思想都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其理论自身也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两种截然相对的强烈反响。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热烈赞扬这篇文章,而坚持“两个凡是”的人则强烈反对,新闻媒体为此展开了广泛的争论,使之成为一次广泛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批评坚持“两个凡是”的人是口头讲毛泽东思想而实质上反对毛泽东思想,号召“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6月3日《人民日报》以《精辟地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光辉思想》为题报道了邓小平讲话的内容,为这场讨论定下了基调。接着,中央及地方报刊先后投入讨论热潮,理论联系实际,纷纷发表阐述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文章。
(2)“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
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长期禁锢,打破了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的沉重枷锁,为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以及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思想理论与舆论上的准备。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助于全党、全国人民肃清极“左”思想,使拨乱反正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③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不难发现,在中国发展的重大的历史攸关时刻,新闻工作往往肩负着澄清理论是非、引导社会舆论的重大责任。在这场讨论中广大的新闻工作者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坚持真理的立场,显示了他们的理论追求和知识水准,改善了新闻界自身的形象,重塑了在广大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三、论述题
1真人秀最近很火爆,学界对此现象引起的娱乐化、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以及价值导向方面的问题都给予了关注。你对真人秀的定义是什么?真人秀存在哪些问题?请运用相关理论和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答:(1)真人秀的定义及其发展现状
真人秀(Reality Show)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形式,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记录和加工。自愿参与、规定情境、给定的目的、特定的规则、竞争行为、记录和加工七个基本元素构成了真人秀节目的共同点。真人秀在内容上,是真(真实)与秀(虚构)的一种结合;在形式上,是记录性与戏剧性的一种融合;在传播方式上,则是观看与参与的互动。
2000年6月,《生存大挑战》在广东电视台开播,是国内首个独立制作的真人秀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后,诸如《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各类电视真人秀节目先后涌现,受到热捧。
(2)真人秀存在的问题
国内真人秀节目在带给观众欢乐,受到热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缺乏创新性
从当前的节目播出情况来看,有很多节目都是模仿、借鉴外国节目而来,自己原创的内容相对较少。例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节目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至多加入了一些本土元素,并非原创。
②过度娱乐性使受众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
真人秀的圈层传播令娱乐信息地挤占了公共话语的空间,塑造了“全民娱乐”的拟态环境,给人以“所有人都在娱乐”的错觉。长时间接触此类节目,会降低受众的文化品位,导致受众对教育、政治、公益等严肃信息关注度的丧失,削弱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其结果是我们变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③消费明星现象严重
从当前的真人秀节目来看,大多数节目请的都是明星嘉宾,因为普通人参加的节目收视率不是很乐观。很多节目都存在过度消费明星的现象,既包括外在的容貌也包括个人的性格个性等,同时还存在过度消费明星隐私的问题。此外,亲子类节目中很多明星的孩子也被过度消费,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发展。
④冲击主流文化,解构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力、影响力
真人秀中宣扬的娱乐文化规避宏大的叙事与主流价值,暗含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这些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意识形态内容凭借真人秀节目背后强大的资本及媒体资源力量,强势侵入受众的日常生活,并将一些跟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等相关信息甚至主流价值观都纳入消费娱乐的对象,致使主流文化丧失了意义,成为被解构的对象。
(3)提升真人秀节目质量的对策
①加大创新力度,弘扬民族文化
当前,我们所熟知的多档真人秀节目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很多都缺乏本土特色。广电总局在对真人秀的要求中提出“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创新创优”,不能一味地从国外引进,要加大创新力度,将我国的优秀文化融入节目中,不断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大力提升节目的质量和水平,打造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节目。
②提高节目品位,引导主流价值
当前真人秀节目数量较多,水平也参差不齐,很多节目只顾提升收视率,而忽略了节目本身传达的价值观。而且有些真人秀节目表现得不够真实,前期策划设计过多。提升真人秀节目的质量,应尤其注重提升节目的内涵和品位,引导主流价值观。
③提高群众参与度,避免过度明星化
2015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普通群众,避免过度明星化。要根据节目内容确定参与节目的嘉宾人选,提高普通群众参与真人秀节目的人数比例。”要适当提高普通人参加节目的比重,让更多的素人参与真人秀,让节目更加平民化。
2简述焦点小组访谈法,并说说其与深度访谈法的异同。
答:(1)焦点小组访谈法及其执行过程
焦点小组访谈法又称焦点群体访谈,是指由主持人引导,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一定时间的座谈讨论,来搜集与特定主题相关的数据。焦点小组访谈法可以简单和迅速地了解消费者和受众的态度和行为;但由于其研究对象人数少,代表性不足,一般只用于探索性研究,帮助研究者寻找思路,或找出特殊现象背后的特殊原因。焦点小组访谈的执行过程如下:
①选择座谈对象。焦点群体的座谈对象是研究者逐一主动联系的,只有存在大量合适人选时才从中抽样选取。选择座谈对象的标准,取决于研究问题。一般来说,最好选择有相似特点且彼此不认识的人。大部分的焦点群体座谈人数为5到10人。确定了合适的座谈对象后,研究者需要鼓励他们参加实际的座谈。
②设计焦点群体座谈提纲。如果需要焦点群体座谈提纲,需提前设计,保证原定的所有座谈内容都已涉及。设计提纲问题时,可从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获得灵感。要考虑如何在座谈中充分利用结构式讨论和非结构式讨论两者的长处。随着座谈对象慢慢适应了讨论,主持人就可以提出更具体的问题来引导讨论。
③实施焦点群体座谈。研究者根据讨论的实际进行情况而灵活掌握座谈的进行。结构性较强的座谈往往采用标准的问题;结构性较弱的座谈,则可能仅从几个问题出发,而更多地依靠座谈者之间的互动。大部分焦点群体座谈的时间需要90分钟,主持需要介绍各座谈对象,以提纲为基础展开讨论,总结座谈内容,并提取座谈对象的反馈等。
④编写焦点小组访谈报告。
(2)深度访谈法及其执行过程
深度访谈又称长时间访谈,是一个带有指导性的、与访谈对象对话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获得访谈对象对某事、某物的观点和看法。深度访谈能够揭示访谈对象对传播行为的想法和感觉。深度访谈的执行过程如下:
①界定研究设计的各个概念并提出研究问题,明确该研究中的“为什么”和“是什么”,然后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
②设计访谈问题,为研究问题寻求解答;选择访谈的对象、次数和地点等,确定访谈的实施计划。
③实施访谈。研究者必须对问题进行仔细的设计。访谈提纲规定了访谈涉及的内容以及实施的顺序。提纲可以结构性很强,研究者必须严格遵守;也可以比较宽松,在访谈过程中仅仅起提示作用。
④如果做了访谈录音,需要转写录音内容。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应对访谈做录音记录,这可使研究者集中于与访谈对象的互动,而不必忙于记笔记。
⑤分析访谈内容。以分析框架和研究问题为参照,研究者应详细而全面地阅读录音撰写材料,并用数据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⑥撰写研究报告,汇报对访谈内容的描述和分析。
(3)焦点小组访谈与深度访谈的相同之处
①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都是非常实用的定性研究方法,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获得调查内容,可以深入地探询和追问访谈中出现的感兴趣的话题。
②在市场调研中,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一般都用于开发和迭代的初期,用于收集用户需求、态度、偏好、期望等信息。
③对于如何实施访谈,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都没有严格的标准。研究者一般对访谈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同时要照顾和利用访谈过程中提到的词语、事物和主题。
④为了搜集到满意的数据,研究者(或焦点群体访谈的主持人)都必须具有多样的交流技巧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熟悉研究情境。
(4)焦点小组访谈与深度访谈的不同之处
①从参与对象上看,焦点小组的参与对象是一群人,样本数量在5到10人,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大家相互之间讨论;而深度访谈往往是一对一采访。
②从访谈形式上看,焦点小组访谈法能够提供引起、刺激和详细阐述受众理解的动力和方法——群体互动,而这是一对一的深度访谈无法实现的。在焦点小组访谈中,访谈参与者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和社会来往来形成他们对媒介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这些内容的态度和观点。而深度访谈法允许对被访者非言语反应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也能让被访者给出针对某一问题具体回答的详细背景和原因。
③从研究效率上看,焦点小组访谈花费高而效率低,而深度访谈花费相对低且效率较高。
④从访谈内容上看,焦点小组访谈中多人参与讨论、相互影响,适用于广泛地收集意见、态度和倾向性等;而深度访谈中的观点和意见来源于个人,不受他人影响,适合于深入探讨用户的感受、观点、个人习惯等。
在实验研究上,经常要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配合使用。如何发挥两者的优点,对实验结果有所助益,是研究者需要格外注意的。
3论述《新青年》的创办、改组过程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答:(1)《新青年》的创办、改组过程
《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创办并主编,原名《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改名为《新青年》。1922年7月终刊,共出版了9卷2号。《新青年》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的创办改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15年9月至1918年11月,它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的宣传舆论中心。
《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创办并主编。1917年初,陈独秀应聘赴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新青年》也随之迁至北京出版,并由个人主办的刊物发展为一批进步的教授、学者共同编撰的刊物,发展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战场。1918年1月第4卷1号开始,该刊实行轮值主编,主编者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主要编撰人有鲁迅、周作人、高一涵、陶孟和、王星拱、陈大齐、张申府等。
这一阶段的《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激进民主主义者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
②第二阶段:1918年12月至1920年8月,由民主主义刊物逐渐向社会主义刊物过渡,以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作为过渡的标志。
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新青年》的社会主义因素明显增长起来。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他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并写了著名的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向中国民众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
陈独秀到五四运动前夕写文章表示同情十月革命。1919年12月,他在《新青年》第7卷第1号上发表《本质宣言》,这是《新青年》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步骤。1920年初,陈独秀由北京到达上海,《新青年》从第7卷第4号起由他主编出版。他在筹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过程中,把第7卷第6号编成“劳动节纪念”专号。它发表了陈独秀的《劳动者的觉悟》和李大钊的《MAY DAY运动史》。这一专号的出版是《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重要起点,是其向社会主义刊物明显转变的标志,为《新青年》后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奠定了基础。
③第三阶段: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和党成立之后的理论刊物。
1920年9月,中共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改组为自己的机关刊物。采用先树旗帜的方法,从第8卷第1号起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表明刊物性质的变化。改组后的《新青年》扩充了编者作者队伍,内容上加强了对社会主义的宣传,但是它仍然保持原来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面貌,与在北京的编者作者保持联系,照旧采用他们的来稿。这样,既争取了原有民主主义作者读者逐步跟上来,同时也避免反动当局的注目。《新青年》坚定地走上了新的道路,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改组后的《新青年》,向广大读者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激励、团结了许多人从民主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积极准备。
(2)《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兴起。《青年杂志》创刊之初就高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作了大力宣传:
①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斗争
《新青年》大力介绍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新思想、新道德,批判中国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并针对当时甚嚣尘上的尊孔复辟逆流,展开批判孔孟之道的斗争。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新青年》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文章不多,主要是倡导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反对偶像崇拜、迷信盲从、主观武断和一切黑暗愚昧现象。《新青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痛斥所谓“灵学”,从多方面论证鬼神为无稽之谈,进行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宣传。
③发起文学革命运动
《新青年》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反对把文学作为宣传封建主义思想的工具,提倡建立民主主义的民国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发起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学革命运动。1917年初,《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为了呼应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文学革命主张,陈独秀在《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进一步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鲁迅、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也都是《新青年》发起的文学革命运动的英勇战士。同时,《新青年》还从第4卷第1号起大量译介世界近现代文学名著,发表俄、法、英、德、日、挪威、美、丹麦、印度等2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作家的作品。
当然,这一时期《新青年》对民主与科学的宣传,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但是它唤醒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此外,《新青年》在发起新文化运动时期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对于历史与现实不是肯定一切就是否定一切,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