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历年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主要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是(  )。

A.音调

B.音高

C.音响

D.音色

【答案】B

【解析】音高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声波频率不同,人们听到的音调高低也不同。人的听觉的频率范围为16~20000赫兹。

2词干补笔作业通常用于测量(  )。

A.内隐记忆

B.外显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答案】A

【解析】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其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词干补笔作业和知觉辨认。词干补笔作业通常包括两个阶段: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学习一些项目,如“cognition”;测验阶段不要求被试回忆刚才学过的项目,而是给出学过项目的词干,如“cog”,并要求被试用心里想到的第一词来完成填空,然后观察被试在学习阶段获得的信息是否会影响这一作业的成绩。结果发现,一周之后,词干补笔的作业成绩前后没有显著的变化,表明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

3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呈现绿色,这种视觉经验属于(  )。

A.视觉适应

B.视觉对比

C.正后像

D.负后像

【答案】B

【解析】A项,视觉适应是指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B项,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颜色对比是指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例如,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呈现绿色,放在黄色背景上,圆环呈现蓝色。总之,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方向变化。CD两项,后像是指在视觉刺激停止后的形象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形象感觉有一种残留现象。正后像是指刺激消失后残留的亮度或颜色与刺激相似的视觉后像。负后像是指刺激消失后残留的亮度性质与刺激相反、颜色性质与刺激互补的视觉后像。

4从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区分智力活动的学者是(  )。

A.斯皮尔曼

B.斯腾伯格

C.韦克斯勒

D.吉尔福特

【答案】D

【解析】A项,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一般能力或一般因素,简称G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B项,斯腾伯格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和智力情境亚理论。C项,韦克斯勒编制了若干套智力量表。D项,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智力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智力活动的产品是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位计算,可以分类处理,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

5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这一发展任务大致在(  )。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学龄期

D.青年期

【答案】A

【解析】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婴儿前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婴儿后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幼儿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童年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青少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成年后期(5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6幼儿的道德认识大致处于(  )。

A.道德相对论阶段

B.自律道德阶段

C.习俗水平

D.前习俗水平

【答案】D

【解析】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0~3岁),他律道德阶段(3~7岁),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7~12岁);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可以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0~9岁),包括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和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习俗水平(9~15岁),包括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阶段。

7反映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  )。

A.方差

B.全距

C.平均数

D.变异系数

【答案】C

【解析】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三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反映一组数据离中趋势的统计量皆称之为差异量数,其反映的是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常用的差异量数有全距、方差和标准差、平均差、变异系数等。

8回归方程解释力的指标为(  )。

A.回归系数

B.确定系数

C.相关系数

D.通径系数

【答案】B

【解析】确定系数,又称为决定系数、测定系数或判定系数,记为R2,取值范围为0~1,是指回归平方和占总的平方和的比例,主要说明列入模型的所有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联合的影响程度,即回归效果的问题。一般来说,确定系数越大(越接近1),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越高。

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A.命题和命题网络

B.正例和反例

C.变式和比较

D.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答案】A

【解析】知识的表征指知识在头脑中的表示形式和组织结构。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头脑中以不同方式表征,陈述性知识以概念、命题、命题网络、表象或图式表征,而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10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掌握学习

D.意义学习

【答案】B

【解析】B项,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发现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C项,布鲁姆提倡掌握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倡意义学习。D项,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奥苏贝尔提倡的。

11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的是(  )。

A.罗斯

B.麦独孤

C.奥尔波特

D.勒温

【答案】C

【解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 H. 奥尔波特用实验方法系统地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1924年出版了以比较系统的实验材料为依据的《社会心理学》一书,宣告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正式开始,他本人也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

12解释“过度理由效应”的理论基础是(  )。

A.归因理论

B.控制点理论

C.符号相互作用论

D.认知不协调理论

【答案】A

【解析】过度理由效应是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13适合于表示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统计图是(  )。

A.折线图

B.直方图

C.圆形图

D.条形图

【答案】C

【解析】A项,线形图,更多用于连续性资料,凡欲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或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变化的情形,用线形图表示是较好的方法,常见的有折线图和曲线图。B项,直方图,是以矩形的面积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图形。C项,圆形图,又称饼图,目的是为显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较。D项,条形图,是以条形的长短表示各事物间数量的大小与数量之间的差异情况,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资料。

14当两总体为非正态分布,样本数据为等级数据时,对两总体平均数差异进行检验的适用方法是(  )。

A.t检验

B.Z检验

C.非参数检验

D.F检验

【答案】C

【解析】非参检验对总体分布不做严格假定,特别适用于计量信息较少的资料,往往仅依据数据的顺序、等级资料即可进行统计推断。t检验、Z检验和F检验均为参数检验,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抽样总体为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各抽样总体为等方差或方差齐性;各变量值间是相互独立的。

15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  )。

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混合设计

D.时间序列设计

【答案】D

【解析】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它的特点是被试不能进行随机抽样,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非实验设计要严格,但不如真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控制得充分和广泛。主要包括单组准实验设计(时间序列设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和多组准实验设计中(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计)。ABC三项属于真实验设计。

16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的“因素”是指(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答案】A

【解析】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指在实验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即自变量,并且每个因素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各因素的各个水平互相结合,构成多种组合处理的一种实验设计,又称完全随机析因设计。

17能够用以探索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问卷法

C.测量法

D.实验法

【答案】D

【解析】实验法是一种按照某种因果假设设计的,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人为操纵某些因素,以检验两现象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又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18由偶然因素引起的、不易控制的误差叫做(  )。

A.过失误差

B.恒定误差

C.随机误差

D.系统误差

【答案】C

【解析】A项,过失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一些非随机性事件所引发的测量数据严重失真现象。C项,随机误差也称偶然误差,是由于测定过程中一系列有关因素微小的随机波动而形成的具有相互抵偿性的误差,这种误差不容易控制。D项,系统误差是在对同一被试进行多次测量过程中,出现某种保持恒定或按确定的方法变化的误差。

19通过率通常用来衡量题目的(  )。

A.难度

B.区分度

C.效度

D.信度

【答案】A

【解析】难度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如果不考虑被试作答是猜测成功的机遇,二分法记分测验项目的难度通常以通过率(P)来表示,通过人数越多,P值越大,其难度越小;通过人数越少,P值越小,难度越大,题目越难。

20测量的两个要素是(  )。

A.对象和工作

B.单位和参照点

C.目标和量表

D.分数和常模

【答案】B

【解析】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学习

答: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一概念有三个含义:首先,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其次,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无论是外显的行为变化还是行为潜能的变化,只有行为改变的持续时间较长,才可以称为学习;最后,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经验既可以指个体通过活动直接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过程,也可以指在这一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果。

2标准分数

答:标准分数是一种具有相等单位的量数,又称Z分数。它是将原始分数与团体的平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即

它是以标准差为单位度量原始分数偏离其平均数的分数之上或之下多少个标准差,以明确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它是一个抽象值,不受原始测量单位的影响,并可接受进一步的统计处理。

3投射测验

答:投射测验是指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然后通过分析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

4社会助长

答:社会助长又称社会促进,是人们在完成简单任务或熟练任务时,如果有观察者在场(观众效应),或者有竞争者(合作者效应),将会激发起优于独处时的表现的倾向。但是对于复杂任务或不熟练任务,情况则相反,常会出现表现较差的情形。对于人类,关心他人意见者,以及在不认识观众的情况下,这种效应表现得最为强烈。

5印象管理

答:印象管理又称印象整饰,是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常见的印象管理策略有,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投其所好。

6程序性知识

答: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它通常与一定的问题相联系,在问题情境面前被激活,而后被执行,这一过程几乎是自动进行的,不需要太多意识的参与。

7自我中心性

答:皮亚杰在解释儿童认知发展时,认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具有自我中心性,即儿童是站在自己的经验中心看问题的,认识不到他人的认知过程,并认为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别人也会知道,自己看到的就是别人看到的。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和利己主义不同。

8个性心理特征

答: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它的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个性结构中并非孤立的存在,受个性倾向性的影响。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1简述表情的基本内容。

答:表情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1)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如高兴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面部表情模式能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

(2)姿态表情是指面部表情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如人在痛苦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摩拳擦掌等。语调也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

(3)语调表情是通过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来表达的;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

2简述测验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答:测验的标准化就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测验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1)测验内容的标准化

所有接受测量的个人都应该实施相同的或等值的测验内容。

(2)测验条件的标准化

所有接受测量的个人必须在相同的施测条件下接受测验。其中包括:

相同的测验情境;

相同的指导语;

相同的测验时限。

(3)评分规则的标准化

要求评分结果具有客观性,因此测验中所制定的评分规则要足以使不同的评分人的评分结果保持最大限度的一致。

(4)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编制测验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编制测验的常模,常模的功能就是给解释测量分数提供一个可比较的参照点。

3简述问卷法的优点。

答:问卷法是根据一定的调查目的,以严格设计的问卷为工具,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问卷法的优点包括:

(1)问卷法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问卷调查调查范围广,样本规模较大,能获得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资料,所耗时间相对较短,具有较高的效率。

调查程序相对简单,在调查人员的挑选和培训上,投入也较少(通过电话询问、邮寄问卷的方式实施调查时,经费与人力的投入尤其低廉)。

(2)问卷调查结果容易量化

问卷调查是一种结构化的调查,其调查问题的表达程序、提问的顺序、答案的方式与方法都是固定的,而且是一种文字交流的形式,因此,无论是研究者还是调查员都不可能把主观偏见带入研究调查之中。

(3)问卷调查结果便于统计处理与分析。

问卷的标准化程度高,调查结果易量化,所获得的资料便于整理,可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

(4)匿名性强

当被调查者面临社会现象、个人隐私、社会禁忌等敏感性问题时,被调查者往往难以与陌生人交谈。而问卷法无需被调查者署名,也不易受他人影响,这样就使得回答的隐秘性、客观性、真实性更强,同时这种方法大大减轻了被调查者的心理压力,充分尊重了他们的个人隐私。

(5)避免偏见、减少误差

在问卷调查中,每个被调查者所得到的都是完全相同的问卷,问题的表达、题目的顺序、答案的类型和回答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即被调查者受到了相同的刺激。问卷法可以更好地避免人为的各种误差,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不同被调查者的情况。

4简述正态分布的特点。

答:正态分布又称常态分布或常态分配,是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正态分布的特点包括:

(1)正态分布的形式是对称的(但对称的不一定是正态的),它的对称轴是经过平均数点的垂线。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数、众数三者相等,此点y值最大。

(2)正态分布的中央点最高,然后逐渐向两侧下降,曲线的形式是先向内弯,然后向外弯,拐点位于正负1个标准差处,曲线两端向靠近基线处无限延伸,但终不能与基线相交。

(3)正态曲线下的面积为1,由于它在平均数处左右对称,故过平均数点的垂线将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4)正态分布是一簇分布。它随随机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的大小与单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布形态。如果平均数相同,标准差不同,这时标准差大的正态分布曲线形式低阔;如果标准差小,则正态曲线的形式高狭。

(5)正态分布中各差异量数值相互间有固定比率。

(6)在正态分布曲线下,标准差与概率(面积)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平均数上下各延伸一个标准差,包括总面积的68.26%,正负1.96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的95.96%;正负2.58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的99%;正负3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99.74%;取值在±4s之间的概率为0.9999,即包含总面积99.99%。

5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答: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包括: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搜集信息,整理资料,作前期准备的阶段。由于对要解决的问题,存在许多未知数,所以要搜集前人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形成新的认识,从而为创造活动的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2)酝酿阶段

酝酿阶段主要对前一阶段所搜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以便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问题由于一时难以找到有效的答案,通常会把它们暂时搁置。但思维活动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这些问题会无时无刻萦绕在头脑中,甚至转化为一种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容易让人产生狂热的状态。所以,在这个阶段,要注意有机结合思维的紧张与松弛,使其向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发展。

(3)豁朗阶段

豁朗阶段即顿悟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准备和酝酿,思维已达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进入一种豁然开朗的状态。这种顿悟并不是个人有意识努力得来的,它的出现大都是在疲倦经过一段休息之后,或正当在别的事情上入神的时候。

(4)验证阶段

验证阶段又称实施阶段,主要是把通过前面三个阶段形成的方法、策略,进行检验,以求得到更合理的方案。这是一个否定-肯定-否定的循环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检验,从而得出最恰当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6简述研究课题选择的策略。

答:(1)从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选择课题

心理学课题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解决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应审时度势,根据社会的需要,看清时代的潮流,选择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2)从理论观点中选择课题

具体来说有:为证实他人或自己的某一理论观点而选择相应课题;根据不同理论观点之争选择课题;通过对现有理论、观点进行质疑而提出研究课题。

(3)从研究文献中选择课题

通过查阅与评价研究文献可选择课题,其中应特别注意和思考在已有研究文献中忽略研究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和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某些研究进行必要的重复。

(4)在研究过程中选择课题

随着研究的进行和深入,将会发现许多新的线索、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遇到各种意外事件,进而提出或构思出需要研究的许多新课题。

此外,还可根据当代科学在理论、方法、学科交叉等方面的新进展选择课题。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阐述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某些占统治地位的传统观念(如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受到日益猛烈的攻击,而新的心理学思潮相继产生。这些思潮不是以学派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种范式、一种潮流、一种发展方向去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门户之见的对峙和分道扬镳的局面缓和下来,而学科中的整合趋势加强了。这种研究范式,我们就叫做研究取向。

(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用生理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是当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采用这种取向的心理学家,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把生理学看成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认为我们所有的高级心理功能(知觉、记忆、思维和情绪等)都和生理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有:脑功能的定位,心理免疫学,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理学、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神经成像和脑成像的技术已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形成了认知神经科学的新方向。

(2)行为主义的研究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等人。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作为一个学派已接近销声匿迹了。但是,作为一种研究取向,它仍活跃在某些心理学的应用研究领域中。与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不同,行为主义主要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而不关心有机体的内在过程和机制。行为主义强调,人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的,正是学习和经验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行为主义要探索的问题主要有:在什么条件下某种行为能发生,不同刺激对行为可能有什么作用,行为的结果又怎样影响随后的行为等。

(3)精神分析的研究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一批后弗洛伊德主义者,如安娜、克莱因和艾里克森等,将精神分析的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和弗洛伊德不同的是:他们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主要以精神异常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他们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只重视无意识的研究;他们把青年期看成力必多(libido)活动的高潮时期,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过分强调它在儿童时期的影响。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初,在5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认知心理学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下诞生的。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在这一理论看来,环境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了。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并进而影响人类的行为的。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人本主义还相信,人都是单独存在的。心理学家应该对人进行单个的测量,而不要把他们合并在不同的范畴之内。

2阐述维果斯基对教学与智力发展关系的看法。

答:维果茨基指出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的思想。维果茨基认为,广义的教学是指人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则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最系统的实际形式,它“创造着”学生的发展。

(1)教学类型

维果茨基把教学按不同发展阶段分为三种类型:

自发型教学

3岁前儿童的教学为自发型教学,是儿童是按自身的大纲来学习的。

自发反应型教学

学龄前期儿童的教学称为自发反应型教学,教学对儿童来说开始变为可能,但其要求必须属于儿童自己的需要才可以被接受。

反应型教学

学龄期学生的教学称为反应型教学,是一种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进行的教学,以向教师学习为主要形式。

(2)文化-历史理论的教学观

维果茨基指出,由于人的心理是间接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在心理发展上,作为传递社会文化经验的教学就起着主导的作用,即人类心理的发展不能在社会环境以外进行,同样,心理发展离开了教学也就无法实现。在社会与教学的制约下,人类的心理活动,首先是属于外部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并随着外部和内部活动相互关系的发展,就形成了人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靠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所差异,由于教学,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即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根据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理论。他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关于学习的最佳时期

怎样发展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茨基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时期。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看来都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要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