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研究结果的呈现与评价
1名词解释
(1)变量关系
答:变量关系是在解释研究结果和建构理论中,首先要明确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三种类型:正交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正交关系指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相关关系指变量之间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包括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三种;因果关系指某一些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些变量发生变化的关系。
(2)统计表
答:统计表是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研究的数量化结果的方式。统计表的类型主要包括原始数据表、次数分布表和分析结果表等。一个统计表通常包括表题、表体和表注三部分。①表题是统计表的标题。②表体是统计表的主体内容,包括研究的对象或特征,研究对象或特征的指标、类别、数据结果等内容。研究的对象或特征名称一般列在表的左边一列;研究对象或特征的指标、类别名称一般列在表的上边一栏;同一纵列上的数据所保留的小数位要一致,位数要对齐。③表注是对统计表中有关内容的说明,包括对表的来源,对统计表中所作的注的说明,有时可以说明统计推论的结果和结论。
(3)元分析
答:元分析是一套将大量围绕相同课题的独立研究加以综合的统计方法,即对众多文献进行定量评价,并用综合统计量作为数据指标的一种统计方法。元分析假设每个研究提供对总体潜在关系的一个不同的估计,并通过积累不同研究的结果,可以获得比单个研究更精确的总体关系。
2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有哪些思路?
答: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要遵循以下原则、方法:
(1)解释研究结果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解释结果时必须客观、真实。在解释研究结果时要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为了解释的方便或偏向某一理论而歪曲、忽视数据,也不能为解释某一结果而捏造、曲解有关理论。此外,还应注意避免受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故意作出不符合实际的解释。
②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解释结果时必须综合考虑、全面思考。解释时要对全部数据分析有整体的看法,不能只选取局部的数据进行变量关系的说明。
(2)解释研究结果的方法
①推论法,即从已知的数据或事实,推导出未知的原理或规律的方法。
②演绎法,即从普遍的一般性原则推论出局部原理的方法,常见的如三段论。
③归纳法,即以许多特殊的事例为基础,归纳出普遍的、一般的原理的方法。
④因果推论法,即通过由因推果或由果溯因来确定因果关系及其方向的方法。
3研究结论的概括性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研究结论的概括性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划分。
(1)外部维度的概括性
①被试之间的概括性。这是指从某一被试群体获得的研究结论推广到其他被试群体的可能性及程度,它与研究被试的代表性直接相关。
②物种之间的概括性。这是指从一种物种获得的结论推广到另一种物种时的适用程度。在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是将动物实验的结论推广到人类被试。
③情境之间的概括性。这是指从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结论普遍推广到其他不同的情境的适用程度。最常见的情境之间的概括是从研究情境向实际生活情境的概括。
(2)内部维度的概括性
①变量的概括性。这是指某一研究结论所涉及的某一特定的变量在其他同类研究中产生一致效应的程度。如果在许多研究中均涉及到的同一个变量在这些研究中具有一致的效应,便可从中推知变量的概括性。
②方法的概括性。这是指某一研究所使用的某一特定的方法在其他同类研究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③心理过程的概括性。这是指某些研究关于心理过程及其原理的结论在其他研究中同样存在的程度。
4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是什么?
答: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如下:
(1)标题。标题既要反映出研究的问题,说明研究的主要变量和范围,又能作为编制分类索引和查找文献的线索。标题部分应标明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2)摘要。又称内容提要,应概括反映出研究的所有主要内容,说明研究的问题、被试情况、研究方法与步骤、结果及结论。摘要必须精炼而完整,一般在300字以内。
(3)前言。又称序言、引言或问题的提出,一般应包括对拟研究问题的界定和说明、对以前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提出研究假设。文献综述并不是以往研究的简单罗列,而是着重对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结果的演变进行分析,应直接有助于研究假设的提出。
(4)方法。主要包括被试情况和取样方法、研究工具及材料、研究设计与程序、统计方法等几方面的内容细节。读者应能够根据方法中提供的信息,重复研究的各个环节。
(5)结果。主要对研究过程中观测到的现象及收集到的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予以呈现,但不必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解释和讨论。呈现时可使用表格和图形,以直观地表达数据结果。
(6)讨论与分析。前言是讨论的参考框架,讨论应与前言前后呼应。这一部分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解释研究结果、依据结果进行综合和推论、根据结果建立或验证理论、指出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等。
(7)结论。结论是研究报告正文的最后一部分,它概括了研究的全部结果,使读者对于研究发现有简明而全面的认识。结论应该具有客观性和恰当的概括性。
(8)参考文献和附录。参考文献又称引文,即研究过程中所参考引用的主要文献资料。应写明所参考文献的编著者、篇名或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以及参考内容和引文所在的页码等。书写参考文献应遵循一定的格式。附录中主要列举不便在正文中介绍的有关数据资料、研究工具,如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未公开出版的测验、较繁杂而冗长的处理和分析方法等。
5如何对研究报告进行阅读和评价?
答:对研究报告进行阅读和评价的方法如下:
(1)问题提出部分的阅读与评价
在阅读这部分时,要问自己三个问题:①作者要解决什么问题;②该研究要检验的假设是什么;③如果自己是研究者,怎样去检验研究假设。
(2)研究方法部分的阅读与评价
在这一部分要问自己四个问题:①作者的研究方法是否能够检验研究假设;②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什么,被试如何取样,是否合理;③按作者的研究方法,预测将取得怎样的结果;④自己提出的检验假设方法是否比作者的好。
(3)结果部分的阅读与评价
将该研究获得的结果与自己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若一致,试问自己将如何解释这一结果;若不一致,试问为什么预测的结果与作者的结果不一致,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讨论部分的阅读与评价
将自己对结果的解释与研究者的解释相比较,当出现不同时,要思考为什么自己不那样解释或者为什么作者不那样解释,谁的解释更合理。
(5)结论的评价
主要是判断结果的概括性,即结果的普遍推广程度。考察研究结论的可重复性,即对不同的被试在不同的情境中采用相同的方法、程序和变量控制进行研究,所获得的结论的相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