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3.1 复习笔记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
1.生平和教育活动
苏格拉底一生的主要事业是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他在从事教育活动时,从不收取学费。当时没有学校,没有教科书,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是以讲演、交谈的方式在各种场合进行的。广场、作坊、市场、街道都是他施教的地点。他的教育对象以自由民为主,也有奴隶。
2.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意义
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就有差别,但是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不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都必须勤学苦练。越是秉赋好的人,越需要受教育。仅凭财富不能使人有才德,以为富有就不需要受教育的人是愚人。对于治国者来说,受教育更为必要。
(2)论教育目的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备各种实际知识。苏格拉底是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这一观点是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思想渊源。
(3)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①实践的哲学——道德。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的研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哲学应从天上回到地上,从自然回到人间,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类自身的问题,研究伦理、政治,哲学应当是能够实践的。
②寻求道德的“一般”。苏格拉底汲取自然哲学家探讨万物本原的思想方法,要求在真理、道德问题上探求普遍有效的“一般”,寻求本质,研究伦理概念的一般定义。苏格拉底第一次提出了伦理学的理论问题。他的寻求普遍有效的真理的观点,是哲学思维的一次飞跃,影响了柏拉图对共相、理性的探求。
③教人学会做人。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怎样做人”。
④智慧即德行。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做坏事的人按照错误的判断行事,没有人会明知故犯,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地行事,智慧就是道德。
⑤自制是德行的基础。苏格拉底要求人们以明智的认识约束自己的行为,抑制自己的欲望。他认为自制是“一切德行的基础”。
⑥守法就是正义。苏格拉底认为,正义的行为和其他一切道德都是智慧。他认为“守法就是正义。”正义的本质含义就是遵守城邦的法律。
⑦身教重于言教。苏格拉底不仅劝人向善,他本人就是崇高道德的榜样,严于律己,以身教人。
(4)要求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为此,他孜孜不倦地以各种知识教人。苏格拉底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以外,还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学习这些学科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
(5)苏格拉底方法
①定义
苏格拉底方法是指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中形成的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②优点和局限
优点: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为问答法,这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为后世的教学法所吸取。
局限:苏格拉底这种原始的教学方法是在当时没有成熟的教材、教科书和没有正规课堂教学制度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具体而言:
第一,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
第二,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否则问答便无法进行。
第三,苏格拉底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6)认为健康在于锻炼
健康不是天生的,锻炼可以使人身体强壮。那些天生体质脆弱的人,只要锻炼身体,就会在他所锻炼的方面强壮起来,比那些忽略锻炼的人更能够轻而易举地经受住疲劳。
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是古代西方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1.政治观和哲学观
(1)政治观
柏拉图在头脑中构建了一个“理想国”。在理想国中,爱智慧、掌握了真理的深明事理的哲学家居于统治地位,居于辅佐地位的是具有勇敢美德的军人,这两种人都是护卫者。第三类人则是具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三类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互不逾越自己的本分,分工而又合作,不同而又和谐一致,这就是正义。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这就是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为了防止争夺,在哲学家和军人中废除私有财产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实行儿童公有公育。
(2)哲学观
柏拉图认为从感性事物中不能得到真实知识,哲学的任务是超越变幻无常的感性世界,追求常驻不变的、无生无灭的永恒世界。柏拉图相信轮回说和灵魂转世说,认为身体是灵魂的囚笼、坟墓,灵魂只有脱离肉体,才能升华,达到灵魂的净化。
根据自己的政治观和哲学观,柏拉图提出了两个世界的理论,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不完善、不真实、暂时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哲学应追求真实知识、追求共相,追求普遍永恒的真理。在理念世界的众多理念(共相)中,最高的理念是善的理念。柏拉图关于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划分,实际上是他对感性、现象与理性、本质的关系的扭曲,而最高的善的理念不过是他的思维在头脑中的产物——理想国。
2.《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1)《理想国》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建立和保持,都依赖于教育,一个人得到的培养如果不合适,那么最好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甚至会比差的天赋还要坏。理想国中有公民身份的男女儿童的教育从音乐和讲故事开始,歌词、曲调和故事内容都要经过严格审查,禁止不健康的东西。然后经过2~3年体育训练,锻炼吃苦、耐劳、勇敢等品格。10岁时所有男女孩子都被送到乡下去受教育,除识字、阅读、道德教育外,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20岁时,进行第一次筛选,被挑选出来的青年要能将学过的课程加以综合,以考察他们有无辩证法的天赋。30岁时,根据第一次挑选出来的人在学习、作战和工作中的表现,作第二次筛选并进行考试,被选出的人用五年时间专心致志地学习辩证法。35岁再放到实际工作中锻炼。50岁时在实际工作锻炼和知识学习中成绩优异并通过考试的人接受最后考验,从事管理国家事务并继续研究哲学。理想国中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这种教育贯串于人的整个一生,学习和实际锻炼始终紧密结合。
②柏拉图认为女子应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
③理想国中重视早期教育。
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这实际就是看问题的立脚点和世界观的转变。
⑤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们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但是游戏必须有选择,孩子们参加的游戏必须符合法律精神。
⑥柏拉图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节制的思想,认为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2)对《理想国》的评价
①积极评价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与政治结合,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四门课程列入教学科目,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主张课程学习与实际锻炼结合、净化教育内容,反对强迫学习,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这些就是《理想国》中的教育观的积极因素。它们对后来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长期影响。
②消极评价
a.《理想国》的教育过于强调一致性,用一个刻板的模子铸造人,忽视个性发展。
b.它拒绝变革,“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
3.“第二个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柏拉图晚年写成《法律篇》,重新设计了一个最接近于理想的政治制度,被称为“第二个理想国”。在新制度中,柏拉图的教育观有重要变化,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在教育管理上,有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他是社会中最优秀、最杰出的人物,一个五十多岁的有子女的人,由行政官员投票从“护卫法律”的团体中选举产生,任期五年。
(2)《法律篇》规定了学校的兴建。
(3)对专职教师有了明确规定。
(4)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哲学家地位的改变,《理想国》中作为王冠学科的哲学被取消了。最高级的课程限于三门:算术、几何与天文。
(5)“第二理想国”中首次提到强迫教育。
(6)《法律篇》提出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7)对早期教育比《理想国》规定得更具体。
(8)《法律篇》更详细介绍了埃及人在“寓学习于游戏”方面的经验。
(9)在恢复一夫一妻制家庭的新制度下,人伦关系、孝道成了道德教育的必要内容。
(10)《法律篇》对儿童的管理持更严厉的态度。
(11)《法律篇》对诗人有更严格的限制。诗人的作品不得违背法律和真、善、美。
(12)对于音乐和舞蹈,《法律篇》详尽地推荐了埃及人的严格审查和十分具体的法律规定。
4.学习即回忆
柏拉图认为从感性的个别的事物中不能得到真知识,只有通过感性事物引起思维、认识共相,才能达到对真理的把握。他把思维、共相看成与外界无关的、存在于人的灵魂内部。他说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认识就是回忆”。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它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观点主要见于《政治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两部著作中。
1.世界观
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他认为事物是质料和形式的统一,质料含有发展的可能性,只是由于形式的作用,它才转化成为现实。他承认自然界是处在运动发展中的,发展即是质料形式化的过程,即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但是他又认为发展的动因是由于神的“第一次推动”。在认识论上,亚里士多德认为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经验和感觉的泉源,而经验和感觉则是理性思维和概念的泉源。概念是由感觉产生的,它是知识的高级阶段。认识事物的一般,从感觉上升到理性思维,认识共相、概念,这是科学的任务。
2.教育思想
(1)教育理论
①论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两个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两种成分,所以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这三个部分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是属于植物的,如果它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如果它既是营养的,也是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组成部分的理论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它们与生俱来,采取不承认主义或企图消灭它,是违反人的本性,也是做不到的;
第二,人具有理性,人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
第三,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②论教育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他认为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在这三个因素中,教育显然有其特殊作用。
③白板说
亚里士多德在说明自己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时指出,理智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先已在感觉中的。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感觉与感觉对象的关系。感觉只是采纳被感觉的东西的形式而不要它的质料,在感觉里面只有形式达到我们而没有质料。他说,人的灵魂(意识)正如一本什么也没有写上的书,或什么也没有写上的一张白纸,一块白板,它能接受对象的知识。这种观点确认知识是从外面经过感觉进入意识的。
④普遍的公立的教育与教育立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是国家的事务,立法者应首先注意少年人的教育。他认为人人都是国家的一分子,“既然全邦具有一个目的,显然所有的人就应该受到同一的教育,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亚里士多德提到了教育立法,“教育应由法律规定。”
(2)对实际教育工作的意见
①胎教和婴幼儿教育
亚里士多德主张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孕妇应自己保重,应当从事运动、吃富于营养的食物,保证心理的安静。婴儿出生以后,应吃含乳分最高的食物,应有适合于年龄的运动,在幼年时习惯于寒冷,但这种锻炼应是渐进的。在5岁以前,不应要求儿童学习课业或工作,以免妨碍其发育。游戏是有益的,但应避免鄙俗的游戏。对神话或故事要加以选择,其中大部分应是他们将来要认真从事的事业的模仿。应注意儿童语言的纯洁,防止下流的语言,不要让儿童接触不健康的演出。
②初等教育
亚里士多德提出应遵循自然,将人生以七年为一期进行年龄划分,儿童7岁开始上学。他认为初等教育的分科有四种,即阅读、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他认为在教育上,实践必须先于理论,身体的训练应在智力训练之先。儿童的体育练习应是比较柔和的,应避免粗劣的膳食和痛苦的劳作,使身体的生长不受损害,幼年的过度训练只有害处。他还主张必须把音乐列入教育。
③高等教育
由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已残缺不全,现在已经无法知道他关于中、高等教育的概述。关于高等教育,从吕克昂学园的实践略知其大要。在学园中,学科的门类十分广泛,它不仅仅是哲学学校,讲授与自由讨论相结合。
④兴趣与学习
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学习中的兴趣原理,他认为引起学习兴趣是重要的。
⑤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
亚里士多德认为个别教育优于共同教育,因为每个人都应得到与他相适合的对待。
3.伦理思想
(1)论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高目的,它就是人的目的。幸福部分地依赖于外部财产,但伦理学必须讨论的只是那些在人们掌握之中的东西。幸福就是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幸福生活离不开勤劳。人应该主宰自己的命运,善于利用一切机会,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永远做得尽可能地好,尽其在我,自求多福。
(2)论美德
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分为两类:理性美德和伦理美德,后者才是伦理学讨论的对象。伦理美德就是中道,中道在两种过错之间,一方是过度,一方是不及。道德品质是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的。所以,美德就是适度,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3)美德在于实践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以潜能的形式存在,然后再以现实活动的方式展示出来。在实践德行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