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的增长黑客旅程
1.1 从一篇招聘启事起源的“增长运动”
2010年7月的某天,在硅谷,肖恩·埃利斯(Sean Ellis)正为找到自己的继任而发愁。他在担任SaaS公司LogMeIn的市场副总裁期间,发展出一套和传统模式不尽相同却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并最终帮助这家公司完成了IPO(首次公开募股)。之后,他先后在当时的早期创业公司Eventbrite、Dropbox等担任“代理增长负责人”,每家公司任期半年。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他通过数据寻找机会,通过测试驱动指标、搭建系统、设立流程,并倡导数据驱动的文化,到他离开时,这些公司的关键指标数据都有了令人十分满意的增长。但他却发现,他面临的最大挑战竟然是:找到一个合适的继任者,然后把这套模式交到继任者手上。
当贴出招聘启事后,他收到了很多看起来十分耀眼的简历,有的应聘者有名校的市场营销学历和明星公司的市场工作经验。但是肖恩知道,他们的背景里缺了点什么。肖恩所采用的策略并不是传统市场营销的做法,所以应聘者丰富的“公关”“活动”“广告购买经验”并不一定适用。而且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管理市场营销团队和外部供应商”“打造战略性营销计划”“管理上百万元广告预算”这样的技能也不一定用得上。
早期创业公司只关注一件事,那就是“增长”。
肖恩在一次和几个创业圈的朋友的交谈中,聊起了他的困境,没想到大家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交谈之下,他们开始定义这样一个新的“市场营销”角色:他有企业家精神,有着强大的内在动力能挑起增长的责任,迫不及待地要将产品推广给更多用户;他创造性地尝试新方法,对新技术充满好奇,而不只是依据所谓的最佳实践按部就班;他应用数据得心应手,通过数据分析寻找好的想法,并且按照科学实验的方法论,对这些想法进行测试。
受这次交谈的启发,肖恩意识到了他面临困境的原因:原来他的招聘启事写错了,他写的是招聘“市场副总裁”,自然招收到的是传统的“市场副总裁”的候选人。于是,他决定写一篇全新的招聘启事。没想到,他文思如泉涌,很快写就了一篇文章“给你的创业公司找一名增长黑客”,并发表在他的个人博客“创业公司营销”上。
这是“增长黑客”(growth hacking)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从那之后,人们对增长的兴趣和关注与日俱增(见图1-1)。增长黑客也从一个单打独斗的独行侠形象,演变为多个职能合作的增长团队,增长副总裁、增长产品经理、增长工程师、增长分析师等职位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在增长文化的发源地硅谷,所有快速增长的创业公司例如Airbnb、Pinterest、Slack等无一例外全都设立了增长团队,各大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公司如Y Combinator、Greylock、500 Startups也都设立了“增长咨询师”的职位,为旗下的公司提供增长咨询。不仅是创业公司,增长运动也开始向大型高科技公司延伸,Google、IBM、Adobe纷纷成立了增长实验室或增长团队,甚至传统行业的可口可乐公司也于2017年宣布设立首席增长官。
图1-1 从2010年到2017年,growth hacking的Google搜索热度持续攀升
如今,如果你搜索增长经理(growth manager),只看英文结果,会看到搜索结果的第一条竟然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文章的题目就叫作“Every Company Needs a Growth Manager”(每个公司都需要一位增长经理)。这篇文章的成因是哈佛商学院MBA专业的毕业生对“增长”职位趋之若鹜,于是哈佛商学院的两位教授经过一年的访谈研究,为学生们编写了一篇“增长就业指南”。这篇文章指出,“每个公司都需要一位增长经理”,他可能被叫作“增长黑客”“增长产品经理”或者“增长负责人”。具体来说,增长经理在公司里负责:搭建数据基础设施,定义增长目标,提供用户洞察,排序增长项目,设计并上线实验。增长经理将原先各自为政的产品开发和营销职能有机整合起来,科技公司如Facebook或Pinterest都通过这种全新的方式取得了爆发性的增长。
“我们认为增长经理在未来几年内会成为一个标准的职能,和其他许多组织创新一样,这场从创业公司兴起的风潮,很快会席卷那些希望以创业公司风格运行的大型组织机构。”两位哈佛商学院教授如是说。
加入这场“增长运动”,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