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失衡与婚姻挤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小结

对于中国出生性别比数据质量有很多研究,在承认瞒报漏报和溺弃女婴对于登记的出生性别比存在影响的前提下,本章考虑了样本量对调查数据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在判断出生性别比数据是否正常时要考虑样本量的大小带来的影响。

首先,样本量的大小会导致出生性别比的置信区间范围的变化。虽然观测到的出生性别比高于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但是如果它的置信区间范围较大,那么有可能置信区间里面很大一部分在正常范围之内,或者虽然观测到的出生性别比处于正常范围,但置信区间里面很大一部分在正常范围之外。所以单凭观测到的出生性别比判断是否正常,就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为了准确判断,可以增大样本量。

其次,就过去中国的出生性别比来看,不管是城市、城镇还是农村,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偏高,二孩尤其偏高。虽然部分年份由于数据样本量小,出生性别比可能处于正常范围,但是几次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证明了出生性别比是偏高的。2000年之后,二孩出生性别比呈现下降趋势。

最后,伴随着偏高的出生性别比的是流产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存在性别选择性流产,农村的性别选择性流产比例最高,城镇次之,城市最低。而如果同时考虑男婴和女婴的流产比例,那么流产水平还要再高一些。

但是,目前并没有别的可靠数据对于当前的出生性别比数据给出具体的调整和修正,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历时比较长,而且在普查年份不仅涉及全国的数据还涉及分省的数据,很难找到普遍接受的校正标准。所以本书后面的分析仍是基于没有校正过的出生性别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