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章 私心
回答的依然只有背影,喉咙哽咽得难受,眼睛有些费力地看着何预,走上前,手刚搭上何预的肩膀,何预一声:“拿开。”
王南吓了一跳,嘴唇动了动,手颤着挪开,“那你倒是告诉我究竟是为什么生气?余小会只不过找你说了一会儿话,你回来就对我翻脸,理由呢?”
做任何事都需要理由,何预自嘲似的讥笑,语气却极为平静地问:“是你帮我转卖了我深圳月供的那套房子对吗?”
心咯噔一下,轻悄悄的,王南感觉有蚂蚁转进血肉里啃咬,麻麻木木,丝丝疼痛,何预直视的目光有些刺痛,等了一会儿,王南答了句:“对。”
“手续完成之后呢?”
“……”之后,王南不语,还有之后?
“那你有用它来干别的吗?”轻飘飘的一句发问,莫名的沉重压迫感,仿佛他面对着一个提审犯人的警察,对方咄咄逼人,而他无力反驳。
王南眸子的亮光瞬间暗下去,低垂着头,身音沙沙哑哑,问:“你这是在怀疑我吗?”十几年的友谊就只因为死胖子的一句话,心殊的拔凉拔凉的。
“只是问一个事实,你老实回答我就行。”王南替他卖房的钱都转到自己的名下了,难道还有假吗?他不追求卖房的过程,只希望王南不要欺骗他。心里清楚的很,他谁也不信,只相信事实,任何长久的友谊在现实面前都是不堪一击。
“你想问什么?”
“转到你名下了对吗?”
“你骗我,你还说是一个富二代买下的?”
“王南,你为什么不和我说呢?”
一句刨问,一句戳心,一句失望。
“……我没想隐瞒你,你先冷静下来听我说。”
王南的心一下子奔到嗓子眼上面去,狠狠一咬嘴唇,久久不动,直到失去血色,费劲无力道:“我不贪图你那套房子,我也不是买不起房子,只是我手里暂有一部分余钱,你不肯接受我给你的钱,我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况耳你那房子地段不错,转卖可惜,若用来……”意思明了,他没再往下说,钱滚钱,利滚利,作为成年人道理他们都应该懂。
“你可以和我直说,我直接转给你不行吗?你去找何女士了是吗?”
“对。”
何预失笑,眼睛一动不动地聚焦在王南脸上,看不尽的失望。
恍如一个被看穿一切的傻子,王南无地自容,他有私心。
在何预一开始打算转让房子时他就看中房子周围环境,卖了可惜,若可以加以利用他也用不着朝九晚五,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做自己不擅长的投资。他急需用钱,比何预更急更渴望,别人都以为他过得很好,很轻松自由又没负担,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过得很丧。没女友,没供房压力,没亲人患病拖累自己,老王有足够的退休金。他每月的花销都用在自己身上,买的比收入的钱更多,他要打破常规的生活和工作,买游戏设备,买跑车,出入高档场所,到处旅行交友……
这些都是他的爱好兴趣,何预只每天看到他在打游戏,他在荒废时间,可又有谁知道他多么渴望过何预那样的生活,为工作忙碌,为女友分手伤心烦恼,为未来做个小计划……可他做不到像何预那样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他喜欢和上层人士打交道,他不能一辈子不动蜗居在破旧城房里,他想趁年轻多出去看看,偶尔当个背包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前提是他有足够的资金和自由。
他最怕的人是何阿姨。
何预就是在他妈妈的那套育人标准下生活,连一个自己不想见不想知道的弟弟都办不到,他有时觉得何预太过于窝囊了,何预拒绝不了何阿姨的任何请求,甚至连他不想见亲生弟弟的权利都没有,因为何预任何时候都得顺着他妈妈。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谈个恋爱就成家,他们是五六十年代还是七八十年代的人?还是骨子里依然存留着“听话”这个活跃分子。他做不到,他信奉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他宁愿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也不想乖乖听话,但他也跳不出“三好学生”这个模子,因为他也得顾着老王。该死的!王南咒骂一声,他活得像游戏里的敌方反派被主角一枪砰了就没然后了。
“你愿意听我解释吗?关于转卖房子的事情。”彼此之间的信任是友谊的基础,王南不觉得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可何预脸上的淡然冷漠令王南筑起的一头友谊之桥轰然坍塌,很颓废,就像块不值钱又令人厌恶的口香糖死粘着这一块不放,心里有个声音对他说,没什么,说清楚就好了。
“不用,我猜到原因了。”毕竟相处了十几年,谁还没留个底,王南的为人做事风格他都一清二楚,何预终于转过头,面容依旧清冷,嘴角却是笑得温和:“王南,你先回去,我想自己一个人静静。”
“希望不会因为这件没解释清楚的事情影响我们十几年的友谊。”王南说道。
话已摆明,何预说到这个份上说明他们之间并没有受到余小会的影响,事情可以挽回。王南心中平静不少,“那我先走,你好好想想,明天我和你一起送一依去深圳。”
抵不过还没释然的气氛,王南闭眼深吸一口气,离开了。他和何预一样,需要重新考量俩人的友谊,一直牢固紧密的防线墙一旦有了裂痕,无论及时修复还是等待一段时间裂痕始终在俩人面前,现实的利益终是抵不过十几年的哥们儿。
王南走后,何预为没心情回去继续听大学同学们唠嗑,酒杯间谈笑谈笑风生他也办不到,终究过于年轻,他学了五年人情世故在现实面前一再崩溃,心智幼稚,他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一个小孩子,心思单纯的可怕,如一张防了水的白纸没什么污浊能渲染同化自己。
告别了同学聚会,他选择漫步于热闹喧哗的街道上行走,人来人往,每走一步都在心里默读一遍,“何预。”没入人群中,他反而更能深入思考和回忆自己五年的经历,卖房这一件事激起的波澜不是偶然,也不是蓄谋已久,他和王南从来都是先从自己自己的角度出发再去思考度量别人。他曾以为自己是个先例,与别人不同,他能守住初心,现在看来,自己才是变化最大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