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英语语言学多维探索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语言并不是在人类出现之初便存在的,而是社会发展与人力结合的产物。下面就对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介绍。

一、语言的起源

关于语言的起源,这里分别从宗教和学术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宗教说法

世界上很多宗教都包含对语言的起源这一问题的解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基督教经典《圣经》的描述。《圣经》主要有《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在《旧约》的《创世纪》第二章19一21节中出现了最早的关于人类语言的记载。

And out of the ground the Lord God formed every beast of the field, and every fowl of the air, and brought them unto Adam to see what he would call them; and whatsoever Adam called every creature, that was the name thereof. And Adam gave names to all cattle, and to the fowl of the air, and to every beast of the field …

(The Old Testament)

神用土创造了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并把它们都带到那人面前,看看他朝它们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它的名字。那人便给一切牲畜和空中飞鸟、野地走兽都起了名……

(《旧约全书》)

以上两个记载均说明:上帝创造了亚当之后,赐给他命名事物的能力,并没有真正解释语言产生的原因,但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心,最初亚当和夏娃所说的是什么语言呢?被基督教广泛接受的说法是,他们说的应该是古代犹太人通用的希伯来语。但是,尽管《圣经》是用希伯来语写成,耶稣说的语言也是希伯来语,我们却不能就此判定人类最早的语言是希伯来语。《圣经》在另一处对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种类的语言进行了解释。

Now the whole earth had one language and few words. And as men migrated from the east, they found a plain in the land of Shinat and settled there. And they said to one another,“Come, let us make bricks, and burn them thoroughly.” And they had brick for stone, and bitumen for mortar. Then they said, “Come, let us build ourselves a city, and a tower with its^top in the heavens, and let us make a name for ourselves, let we be scattered abroad upon the face of the whole earth. And the LORD came down to see the city and tower, which the sons of men had built. And the LORD said, “Behold, they are one people, and they have all one language; and this is only the beginning of what they will do; and nothing that they propose to do will now be impossible for them. Come, let us go down, and there confuse their language, they may not understand one another's speech. ” So the LORD scattered them abroad from there over the face of all the earth, and they left off building the city. Therefore its name was called Babel, because there the LORD confused the language of all the earth; and from there the LORD scattered them abroad over the face of all the earth.

(The Old Testament)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讲的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了,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

(《旧约全书》)

由以上经文可知,基督教对于语言多样化的解释归因于上帝的旨意。除了基督教的《圣经》,在埃及神话、巴比伦神话或是印度神话中也有关于语言产生的说法,如印度神话中说语言的创造者是女神Sarasvati;埃及神话中语言的创造者是知识之神Thoth。

(二)学术理论

从学术理论上看,语言的起源主要涉及特创论(creationism)和进化论(evolutionism)两大理论。前文所探讨的便是前者特创论,又称“神赋论”。后者进化论认为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从进化论的角度提出的关于语言起源的说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下面就对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说法进行讨论。

1.摹声说

摹声说(the “bow-wow” theory)又称“汪汪”理论,其最早是由德国学者马克斯·缪勒(Max Mueller)提出的。马克斯·缪勒认为,人类最早的语言是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模仿,如原始人听见风声便会模仿风的声音说“呼呼”;听见水声便会说“哗哗”;听见动物的叫声也会模仿。可以说,“汪汪”理论的说法很好地解释了拟声词的起源,但又存在很大的漏洞。拟声词在词汇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这一说法无法解释非拟声词的来源问题。另外,如果语言真的是由人类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而来,那么人类的语言应该只有一种,即便是有多个语言,这些语言之间也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差异,而事实却是即便是拟声词在不同的语言中的表达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模拟狗的叫声的拟声词,汉语是“汪汪汪”,英语是bow wow,法语是ouah ouah,西班牙语是:guau/gua。这是因为多数拟声词在形成过程中都会受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自然界的声音,另一个则是参照某种语言的声音系统所规定的声音组合模式而产生的。

2.感叹说

感叹说(the “pooh-pooh” theory)又称“噗噗”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在远古时期生活非常艰苦,时常会本能地发出一些表达感情的声音,如受到惊吓时可能会喊:“啊!”;感到疼痛时可能会喊:“哎呦!”。但是,该理论存在两个方面的漏洞,首先感叹词对几乎所有语言来说数量都比较有限;其次不同语言中表达同一情感的感叹词大不相同,如表达疼痛的感叹词,汉语中常用“哎呦”,英语中却是ouch。

3.杭育声说

杭育声说(the “yo-he-ho” theory)又称“呦嗨呦”理论,该理论最早是由弗雷德里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提出的。弗雷德里奇·恩格斯认为,人秀的祖先在一起劳动时,发明了一些用来表达某种含义的语言。例如,狩猎突发危险时同伴可能会喊:“快跑!”,在搭建房屋时可能会喊“拉”、“起”,在打造金属工具时可能会喊“砸”。此外,人们一起拖拽重物时,为了协调动作和保持动作的一致,通常会发出一些有节奏的声响,这种声响类似于现在劳动者使用的“号子”,后来这些有节奏的声响逐渐发展为较为单调/的语调,最后演变为人类的语言。这样的说法缺乏根据,语言固然存在一些节奏用法,但是这种有节奏的声音与现在语言的用法相去甚远,所以杭育声说仅能作为对人类语言起源的一种猜测。

二、语言的发展

(一)语言的接触和融合

1.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是指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现象,特别是当这种接触影响了其中至少一种语言时。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必然会促使不同语言的接触。而语言接触的结果可以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特别是词语的相互借代上。例如,汉语中借词(loanwords)的情况非常多,如“狮子、沙发、电话、戈壁、葡萄、石榴、因果、菩萨、哈达、喇嘛、塔、马达”等,它们都借自于国外或国内民族的语言。同样,汉语中的“丝、茶、瓷器、台风”等词语也常常被其他语言所使用。

在语言不断接触的过程中,除了会产生大量的借词外,还产生了一些借词词缀(loanaffix)。例如,纳提(Narty,1982)列举了由英语词根和Adag-me语词缀构成的词,埃里亚松(Eliasson,1989)也发现很多由英语词根和毛利词语词缀构成的词。可见,语言接触既会影响到语言的词汇层面,也能渗透到语素层面。

随着各民族语言的进一步接触,语音和语法也出现了借代现象。例如,西双版纳傣语吸收了汉语的借词,增加了一个复合元音/au/语序原本是“主语+宾语+动词”的白语吸收了汉语的借词后,变成了“主语+动词+宾语”的语序。

处于同一地域中的语言,由于在长期的语言接触中相互借代一些语言要素,所以渐渐显现出一些语言共同点。例如,印第安语言联盟、南部非洲语言联盟、印度语言联盟等都是语言长时间接触的结果。再如,欧洲巴尔干半岛有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匈牙利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马其顿语等,这些语言属于不同的语族,但在语法方面却体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形成了有名的巴尔干语言联盟。

此外,语言接触还形成了双语现象(包括多语现象)。双语现象(多语现象)就是在一个语言社团中通行两种(或多种)语言,或者某语言社团的一些成员,能讲两种(或多种)语言。例如,新疆人既能讲自己民族的语言,又能讲汉语。

2.语言融合

(1)同化现象

语言的同化现象是指一种语言排挤或代替其他语言,从而使被排挤、被代替的语言消亡。在同化中幸存的语言称为“同化语言”,在同化中被代替、消失的语言称为“被同化语言”。

同化是语言发展的重要现象。一般来说,语言的同化主要包括两类:强迫同化、非强迫同化。

①强迫同化。所谓强迫同化,就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民族为了同化和奴役被统治民族而采取的语言同化政策,即强制被统治民族使用他们的语言文字,同时限制被统治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这种通过强势语言对其他语言的同化、兼并现象是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日本在占领中国东北和台湾时,曾在这两地使用同化政策。

某语言的强迫同化对该民族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具体来说,强迫同化的影响体现在如下方面。

A.经济同化。在世界范围的某些国家或在一个国家的某些地区,由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有着极强的经济优势,其所通用的国家语言或地方方言借助本国或地区的经济优势,渐渐获得了全国范围乃至全世界范围的优势语言、强势语言的地位,称为“广泛使用的标准语”,而原本流行的方言或语言在这种强势语言的逼迫下不得不逐渐隐退甚至消失,于是这种强势的语言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政治同化。对政治的强迫同化,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利用国家政治力量强制大家使用的语言,加大这种语言对其他语言的同化力度,加快这种语言的普及进程。

C.文化同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对语言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同样,语言的使用和推广,同样对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文化的强迫同化,是指占优势地位的某种语言,利用文化这一社会物质,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语言强势地位,进而同化、融合其他语言的过程。

D.教育同化。教育的普及同样也会进一步推动语言的同化进程。当今时代,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学习语言、应用语言和发展语言的重要场所。人们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接触语言,到了接受教育的阶段,开始学习母语的书面语言,同时学习一些外语。通过对母语的学习和扎实掌握,逐渐将其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②非强迫同化。所谓非强迫同化,就是一个民族自愿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采用他民族语言的现象。例如,公元5世纪,我国的北方建立了鲜卑族统治的北魏政权,为了巩固政权统治,就倡导学习汉语先进的文化,并提出要“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也就是主张王公卿士在朝廷上要禁止说鲜卑语(北语),要讲汉语(正音),极力推行“汉化”政策。

(2)混合现象

混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融合现象。语言混合现象并不是一种语言同化另一种语言,而是由两种语言“拼凑”而成一种混合语。这种用于临时交际的混合语被称为“洋泾浜”或“皮钦语”(Pidgin)。

洋泾浜原是指上海的一条河浜,在黄浦江的东西各有一条。在旧上海,洋泾浜是外商聚集的地方,在这里本地人与外国人频繁接触,逐渐就形成了一种混合语,即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英语,被称作“洋泾浜英语”。这种混合语的基本词汇来源于英语,语法则采用汉语语法,并且语音也有所改变。例如:

Two piece book.(两本书。正确说法为“Two books.”)

My no can.(我不能。正确说法为“I can not.”)

洋泾浜的特点是词汇贫乏、语法简单、交际功能有限。严格来讲,洋泾浜称不上一种语言,它只是一种外语水平不高时用来应急的语言。洋泾浜多是伴随殖民掠夺而出现的,所以人们对它没有太好评价,甚至将它看成是被压迫民族的耻辱。因此,洋泾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当然,洋泾浜在某些特殊时期也发挥过一定的交际优势。不乏有人始终使用并学习着这种“登不上台面儿”的语言。一些人将洋泾浜作为母语来学习和使用,于是就形成了克里奥尔语(creole),意思是“混血儿”。克里奥尔语多发生在由殖民劳工构成的社会或国家、地区中。这些殖民劳工来自不同的部落、种族和民族,由于彼此使用不同的语言,无法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于是他们开始使用一种洋泾浜化了的殖民者的语言。但经过长期的使用,他们的后代便把这种洋泾浜作为母语来学习,并逐渐扩大词汇量,规范语法规则,进而就形成了克里奥尔语。

(二)影响语言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因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借助语言可以相互讨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社会的经验。语言要想真正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敏锐地反映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各种认识和各种社会经验,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社会各物质的发展变化必然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变化。例如,现代英语词汇中之所以包含大量的法语词汇,是因为英国历史上,从11世纪到14世纪,诺尔曼王朝统治了大不列颠。据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Eck-ersley)的粗略统计,现代英语的词汇有50%左右来自法语或拉丁语。

2.心理因素

语言除了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还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在用于交际和思维的过程中,必然会受使用该语言的人的心理的影响。这种心理影响就会引起语言的变化发展。

诸多心理因素中,对语言变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思维。先民们长期使用具象思维,使抽象思维发展迟缓,所以他们的语言有着较浓的具象色彩。先民们的这一心理特征,从一些古代语言中就能找到端倪。例如,在爱斯基摩语中,有15个名词是用来表示不同形态或下落到不同地点的雪的,但却没有“雪”这个概括性的词语。在英美国家,人们习惯给孩子取一个保护性的小名,如Little Death, dirt等,他们认为取了这个贱名,孩子就能健康长寿。在新西兰,孩子们不可以说“地震”这一词语,人们认为一提到这个词,就会真的地震。

3.语言自身因素

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因素,它们仅能为语言的变化发展提出要求和提供动力。语言能否接受和满足外部因素的要求,如何将这些外部因素转换为具体的变化和发展,最终取决于语言的自身因素。例如,语言和言语的矛盾运动这一因素。

言语是一种对语言运用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人们的口头和笔上。言语要想充分发挥交际功能,就要同交际对象、交际语境、交际信息和情感等建立起联系。这些联系是开放的、具体的、灵活多变的,因而将会使其与语言系统发生矛盾。这种矛盾又将引发各种“出格”现象。人们会根据具体的需求,创造出一系列语言中原本不存在的新词和表达,这就是“出格”的表现。

一些“出格”现象只能昙花一现,而另一些将会遗留下来,成为语言系统的一部分,从而促使语言的变化发展。因此,语言的变化发展有一部分是来自“出格”现象的。

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矛盾是语言变化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语言形式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而社会和心理因素则要求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灵活多变的,还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些有限且稳定的语言形式将会制约语言的意义,并且会“固化”人类的思维、心理的变化和发展。但是,因表达需要而决定的无限的、灵活多变的意义,将会对形式产生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就使语言的形式得到了更新与衰亡。

总之,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矛盾运动,将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各种外部因素,通过意义吸纳转化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内部因素,从而使语言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